败血症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学史上的3月7日300死亡率的手术和
TUhjnbcbe - 2023/10/30 18:02:00

前言

年的3月7日是局麻技术的定义者,德国医生卡尔·路德维希·施莱奇(CarlLudwigSchleich)逝世的日子。本文将从一场%死亡率的手术讲起,来看看麻醉技术一路走来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局麻技术在麻醉历史中又扮演了怎样的地位吧。

德国医生卡尔·路德维希·施莱奇

%死亡率的手术

你们听说过死亡率达到%的手术吗?当看到这段历史的时候吴医生也是惊讶万分,在央视的《手术两百年》中,导演就给大家带来了这段故事:

在吸入式麻醉技术被普遍应用之前,许多外科医生都奉行屠夫式的闪电快手原则,19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外科医生罗伯特·李斯顿最快能用25秒完成一例截肢手术,被称作“李斯顿飞刀”。

19世纪截肢手术的现场如现在的综艺表演

老话常说,常在河边哪有不湿鞋。在李斯顿医生职业生涯的一场截肢手术中,让他经历了终生难忘的惨痛回忆。在这场手术中,他依然秉持着快刀斩乱麻的气势,但不幸的是,这一次他不小心将助手的手指和患者的一部分下体给切掉了。而后这两位不幸的人因为切空感染,身患败血症而死。更不幸的是,由于现场过于血腥,一名围观者心脏病发作,当场不治身亡。

如果说一场手术,死了三个人是因为术中感染,倒不如说是因为没有全身麻醉而导致的手术进程极其草率。虽然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个常态,虽然外科手术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因为缺少有效地麻醉手段,患者的就医体验极不友好。毕竟,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接受刮骨疗*的关公。

关羽刮骨疗*其实也是有麻醉的,比如喝

全身麻醉诞生了

其实自古以来,很多的文末都积累了一些传统的麻醉方法,比如曼陀罗花、古柯叶、鸦片的应用等。我国古代就有神医华佗发明的麻沸散,但这些方法的效果依然有限,也就导致了各种快刀手的诞生—通过缩短手术时长来减少患者的疼痛。就是在李斯顿医生那个年代,外科手术在西方国家被广泛的开展起来。为了解决术中患者疼痛的问题,一部分化学家和药学家都在尽力研究,试图找到可以批量生产的麻醉药物。

年英国化学家汉佛莱·戴维发现了笑气(氧化亚氮)的镇痛作用,年科学家法接第提出乙醚可被用来做全身麻醉,直到年10月16日,美国医生威廉·莫顿向世人证实了乙醚进行全身麻醉的可行性。

在乙醚被正式投入临床使用后,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患者的就医体验显著增高。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新的“要求”浮出水面,并不是所有的手术都需要大张旗鼓的全麻,能否有更针对性的麻醉方式呢?

乙醚麻醉在当时的应用

麻醉药的发明是医患之间互利共赢的范例

每每看到麻醉技术的发展史,我都会感受到这是一个医患之间互利共赢的经典案例。麻醉不仅仅是缓解了患者术中的疼痛,提高了就医体验,其实对于医生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麻醉让患者处于深度镇静的状态,肌肉也会适当地松弛,这样会让医生专注于手术的本身,而不用担心患者乱动。

当全身麻醉技术发明之后,人们又开始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学史上的3月7日300死亡率的手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