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陶然亭公园北门进入,过石桥到湖心岛,便是树林茂密的锦秋墩北坡。再往右侧走几步,便见一处墓地,这就是我*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治活动家高君宇和他女友石评梅的合葬墓。
墓地三面由松树环抱,左侧外的白杨绿柳之间,坐落着一座高君宇、石评梅拥肩而立的雕像。墓地有三块汉白玉墓碑。正前方一块上赫然刻着“高君宇烈士之墓”几个大字,这是年9月北京市人民*府立的。其后另有两块并排而立的汉白玉四方柱体墓碑:一块正面镌刻“吾兄高君宇之墓”,碑座上刻有其胞弟高全德题写的高君宇生平,侧面刻有诗句:“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同志的女友石评梅为他立的;另一块是石评梅女士的墓碑,正面刻“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校女教员石评梅先生之墓”,碑座上刻有“春风青冢”和石评梅女士的生平。这是一对生死相依得恋人,他们曾演绎过一个年轻有为的共产*人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之间的真挚而又凄美的爱情故事。那么,他们到底是怎样一对与众不同的年轻人?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死后为什么会安葬在陶然亭公园?我*早期的领导人之一高君宇
高君宇,年10月出生在山西省娄烦县一个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年,高君宇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年,高君宇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参加各种进步社团,广泛接触有进步思想的老师和学生,在北大崭露头角,成为学生领袖。年参加领导了五四运动,带领学生上街游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组织各校罢课,发表革命文章。年9月,高君宇由理科预科毕业升入地质系本科。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锤炼,使高君宇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自觉担当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任。年3月,高君宇和邓中夏在李大钊指导下,组织北大19名学生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这是我国最早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之一。年10月,北京共产*小组成立,高君宇成为北京共产*小组较早的成员。北京共产*小组成立后,高君宇、邓中夏等人深入工人中大力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北京共产*小组成立后,高君宇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开始着手筹备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壮大革命组织。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高君宇被公推为书记。经过他耐心细致的工作,年5月1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年7月,中国共产*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高君宇是全国50余名*员之一。年5月,他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高君宇不断组织各种活动,扩大团的组织,亲自指导青年朋友的工作、学习,称得上是中国共青团的开拓者。年7月16日至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高君宇被选为中央委员。年2月,爆发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高君宇等受*的委派,领导长辛店工人同反动*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年,高君宇与李大钊一起开展*的统一战线工作。年下半年南下广州担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该年10月,广州发生“商团叛乱”,他率领“工团*”参与平叛,掩护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安全脱险。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高君宇随同孙中山北上,协助进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筹备工作。年12月起当选为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高君宇去上海,参加了我*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君宇担任过*中央教育宣传委员会委员、中共北京区委宣传委员等重要职务,他还担任过《向导》《*治生活》《工人周刊》《先驱》等*团刊物编辑、记者,在宣传、捍卫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和青年运动,促进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加强*的思想理论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做出过很大贡献。由于过度操劳,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随孙中山北上,一路劳顿,病情愈加沉重。医院后,仍一心想着*的事业。年3月5日,他因急性阑尾炎恶化为败血症,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29岁。依照他生前的愿望,同志们把他安葬在北京陶然亭湖畔。一代才女石评梅
石评梅是五四时期著名的青年女作家,年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是高君宇的同乡,也是高君宇生命中最挚爱的女性。辛亥革命后不久,石评梅随父来到太原,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由于石评梅天资聪颖,再加上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学校里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年,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后,在父亲支持下,她走出山西,到北京求学。她本来要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科,但是当年国文科不招生,于是,她抱着“以健康之精神,做伟大之事业”的志向,干脆改考体育系。年,石评梅如愿以偿,考入位于北京石驸马大街(今更名为新文化街)“红楼”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在女高师,石评梅一面勤奋学习课业,一面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和新剧剧本,并向各报刊投稿。年,石评梅在女子高等师范毕业后,接受师大附中聘请,担任女子部学级主任和体育教员、国文教员。她一面执教,一面从事文学创作活动。她的作品经常在鲁迅主编的《语丝》上发表,成文当时颇有影响的进步作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石评梅创作了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和话剧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作品以诗歌见长,其中小说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石评梅因此被称为“北京著名女诗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另三位为吕碧城、张爱玲、萧红)。年9月30日,石评梅医院逝世,年仅26岁。年10月21日,世界日报社、女师大学生会、春明女校、蔷薇社及绿波社等在女师大礼堂开追悼会,根据石评梅生前遗愿,被安葬在陶然亭高君宇墓旁。在她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编辑成《涛语》、《偶然草》两个集子。生死不渝的爱情
革命者也是人,他们自有革命者的爱情,并且折射出他们崇高的灵*与坚如磐石的款款深情……年秋,高君宇与石评梅在一次同乡会上相识。当时,高君宇尚是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学生,刚从上海参加*的一大回来,而石评梅则还是北平女子师范学校体育科的一名学生。高君宇与石评梅有一定的渊源,石评梅的父亲就是高的老师。石评梅常听父亲提到高君宇,说他如何出色。石评梅与高君宇打了招呼。高君宇见到老师的女儿,自然也是非常高兴。当时石评梅已是京城小有名气的女作家,且高君宇很欣赏石评梅的诗,当场吟诵了石的几句诗句,这让石评梅喜出望外,二人从诗句聊到理想,很是投机。毕业之后石评梅当了教员,一面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两人经常书信往来,偶而也相约去陶然亭一带散步、谈心,共同的追求和兴趣使二人相互吸引,相见恨晚。高君宇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革命主义者,在与石评梅的相处中渐渐为她的人品与才情所倾倒,而另一方面,却因为不幸婚姻的而饱尝了煎熬,因此,他对志同道合的石评梅有了火一般的热情。于是,他将自己在老家有一桩封建包办的婚姻,以及自己对封建婚姻不满的事实如实告诉了石评梅。他相信,早已接受现代思想的石评梅应当能够理解他的苦衷。年的一个晚上,一封别致的信由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送到了有些倦意的石评梅手中。信封里,已张白纸包着一片精致的红枫叶。刚开始石评梅没有注意到里面的红叶,打开信封后,这篇精致的红枫叶飘落在地,当石评梅捡起来一看,发现这叶子上竟然还写着几行工整的小字:“满山秋色关不住,一片红叶寄相思。--天辛采自西山碧云寺,十月二十四日。”天辛就是高君宇。显然,这是高君宇的求爱信。按理说,收到心仪已久的男人的求爱信,石评梅应该欣喜若狂才对,可现实中,石评梅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于忧虑之中。她想了很久,最终在红叶上写下:“枯萎的花篮不能承受这鲜红的叶儿。”她实际上拒绝了高君宇的求爱!这看起来让人感觉到有点匪夷所思。那么,石评梅为什么要拒绝高君宇的求爱呢?原来,石评梅是因为早年初恋受过伤害,使她对爱情婚姻有了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恐惧--石评梅在北平女子师范学校就读时,曾和他父亲的学生、后考上北大的同乡吴天放谈过几年恋爱,而双方毕业之后开始谈婚论嫁时,吴天放的原配发妻从老家来京寻夫时,石评梅才知道吴天放从一开始就完全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石评梅的初恋美梦,就这样被破碎一地。当高君宇接到石评梅冰冷回信的时候,他很伤感,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在给石评梅的信中这样写道:“你的所愿,我愿赴汤蹈火以求之;你的所不愿,我愿赴汤蹈火以阻之,不能这样,我怎能说是爱你!......请相信,我是可以移一切心与力专注于我所企望的事业的......”而高君宇一旦知道了石评梅数年来只与其保持“冰雪友谊”的原委,反而释然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相信回家乡解除自己的包办婚姻之后,石评梅会接受自己的感情。于是,他专程回家乡与原妻解除了那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年10月,高君宇在广州率领“工团*”参与平定“商团叛乱”,掩护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安全脱险,但他在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伤愈后,也就是在石评梅即将过24岁生日前夕,他把在战斗中被流弹炸碎指挥车上的碎玻璃片和精心选购的一对洁白的象牙戒指,一枚寄给了北京的石评梅,另一枚戴在自己手上----他要以象牙戒指的洁白坚固来象征他俩之间的冰雪友谊。回到北京,高君宇又被北洋*阀通缉。在离开北京前的一个夜晚,高君宇约了石评梅,告诉她自己已经解除了包办婚姻,自己的原配现在只是自己父母亲的干女儿,仅此而已!此后余生,非你不娶!这时,石评梅嘴里虽然没正式答应高君宇的求婚,但高君宇却早就成为了她心中那个已经离不开的人。年10月,高君宇回到北京。由于长期南北奔波、出生入死,终于积劳成疾,因肺结核病住院。这段时间,石评梅每天都来探视高君宇,并戴着高君宇寄给她的那枚象牙戒指。年11月,高君宇从广州护送孙中山先生北上,和张作霖、段祺瑞等把持的北洋*府会商国是。高君宇太忙了!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得过肺结核的身体更加雪上加霜,阑尾炎的病痛折磨着他,但他硬是靠着止疼片撑着自己如纸片脆弱的身躯,最后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年3月,中共早期领导人、著名*治活动家高君宇因急性盲肠炎发作再次住院,因术后大医院,终年29岁。高君宇的突然病逝,对石评梅精神上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此后她把她的全部感情都放在了已故的高君宇身上。年3月29日,北京大学、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山西省立一中校友会召开高君宇追悼大会,石评梅送了挽联,上写:“碧海青天无限路,更知何日重逢君”。又在白布上亲笔题写一首挽词,悬挂在追悼会上。因为生前多次在陶然亭参加革命活动,同时,陶然亭曾经是高君宇与石评梅爱情的见证者,年5月8日,石评梅和高全德根据高君宇生前的的遗愿,将高君宇安葬在北京陶然亭,石评梅在高墓周围亲手植松柏十余株,并将高君宇写在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于自己的一席话镌刻于墓碑之上作为碑记:“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前面是海涅的一首诗,高君宇曾写在自己的像片后面送给了石评梅,后面是石评梅道白。石评梅在检点高君宇的遗物时发现了一片早已干枯的红叶,上面墨汁依旧。稍后,她以同乡、同事的身份,带着高君宇遗物返乡。高君宇原配拿给石评梅一本高君宇的日记本,开头的字是“梅”。睹物思人,评梅伤心欲绝。她在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昏,不论夜深,醉卧在你墓碑旁,任霜露侵凌吧!我再不醒。”在那段日子里,不论清晨傍晚还是严冬酷署、下雨刮风,人们在高君宇的坟前经常看到石评梅那文弱的身影,她要为君宇清扫墓地,用泪水悼念英灵。雪天在墓前石板上写下“我来了”三个字。“你的墓草*了又青,如我的心化做春水又成冰。”石评梅在高君宇墓前石评梅忍着悲痛,一面整理并出版高君宇的遗稿,一面把对高君宇的爱和思念诉诸于笔端,写出了掺杂着血泪的名篇《墓畔哀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三年后的年9月30日,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高君宇女友石评梅由于过度悲伤又因乙型脑炎而香销玉殒,年仅27岁。
依照石评梅“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意愿,她的生前好友*庐隐、陆晶清将其与高君宇合葬在一起。石评梅如愿了,死后合葬在高君宇的墓旁,墓碑上刻着“春风青冢”。“革命和恋爱并不矛盾”
近百年来,人们没有忘记这一对生死相依的革命情侣。新中国国成立不久,周总理曾到这里凭悼。周总理指挥大家高唱“没有共产*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用高亢的歌声悼念这两位亲密战友。公园建园时,墓曾被迁到南郊人民公墓,年,周总理在审定“北京建设规划图”时说:“革命和恋爱并不矛盾,留着它对青年人也有教育。”同年8月24日,在彭真同志的关怀下,高石墓迁回公园。邓颖超同志曾六次来园悼念这对革命情侣。“文革”时期,墓碑被破坏,直到年底在邓颖超同志的关怀下,才把高君宇的遗骨火化后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年,经北京市批准,由北京市园林局、北京市文物局在原址西侧重修了高石墓。年,北京市团委等16个单位在高石墓原址上建造了高、石半身大型雕像。年3月经市长办公会议决定为北京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年10月,由朱睿编剧、高峰导演,辛柏青、范志博主演的红色爱情影片《情归陶然亭》上映。该片真实反映中国共产*早期领导人之一、山西*组织的创始人高君宇短暂而光辉的革命人生,艺术再现中国现代史上被誉为“当代梁祝"的一代才俊与才女冰雪圣洁、为人传颂的爱情故事。
伟大的意志可以指引平凡的心灵,激昂的斗志可以唤醒沉睡中的爱情,革命成就了这对“红色恋人”,在世间留下了革命时代的爱情传奇,多少年来,这对革命情侣的纯真爱情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本文为报道与说明问题,引用了部分网文资料及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或注明)欢迎订阅《中国矿业报》
本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