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被Weissenbach发现,命名为β2干扰素,在之后的研究中IL-6不断被其他人发现并先后命名为杂交瘤/浆细胞瘤生长因子、B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刺激因子等,直到这些细胞因子的基因被克隆出来后,才命名为IL-6[1]。
白介素-6(IL-6)是细胞因子网络中的重要成员,在急性炎症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介导肝脏的急性期反应,刺激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的生成。多种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血清IL-6水平升高,而且IL-6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IL-6简介
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肽。IL-6由2条糖蛋白链组成;1条为α链,分子量80kd;另1条为β链,分子量kd。α链缺少胞内区,只能以低亲合性与il-6结合,所形成的复合物迅即与高亲和性的β链结合,通过β链向细胞内传递信息。
IL-6结构
IL-6由多种细胞产生,对免疫应答、急性期反应、造血和神经系统有多方面作用。IL-6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包括6个方面:调节免疫应答、调节造血系统、诱导急性期蛋白、调节肿瘤生长、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其它。调节免疫应答:诱导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诱导T细胞表达IL-2受体和产生IL-2,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激素,保护神经原抵抗*CTL分化。
同时,IL-6可以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包括诱导神经细胞分化、支持细胞存活,诱导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性物质,促进神经重建,诱导急性期蛋白,诱导多种急性期蛋白合成和分泌。又可以调节造血系统,诱导造血干细胞生长,诱导巨核细胞成熟。调节肿瘤细胞生长,促进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IL-6的其它作用还有促进中性粒细胞分化、活化或骨细胞,促进角质细胞、肾小球细胞生长,诱导ACTH合成,结合HBV包膜蛋白。
IL-6功能
IL-6是一种炎症因子,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因子,多种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及若干肿瘤细胞等都可产生,其对生理和病理的发生发展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是炎症介质网络的关键成分。
炎症反应发生后,IL-6率先生成,产生后诱导产生CRP和降钙素原(PCT)生成。如在发生感染、内外伤、外科手术、应激反应、脑死亡、肿瘤产生以及其他情况的急性炎症反应过程中会快速产生。IL-6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血液水平与炎症、病*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它的变化比CRP更早。研究显示,细菌感染后IL-6迅速升高,PCT在2h后增加,而CRP在6h后才迅速增加。
IL-6分泌或基因表达异常往往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在病理状态下IL-6可大量分泌进入血液循环,检测IL-6对于了解病情、判断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细菌感染后,不同炎症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
IL-6诊断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临界值
白介素6与炎症及细菌的感染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全身性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是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指标。白介素6检测不同疾病的临床意义。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感染与非感染组不同时间IL-6水平的差异
不同炎症性疾病,IL-6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细菌感染导致IL-6升高的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IL-6的水平随炎症和感染严重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通过测定血中IL-6水平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IL-6能更好的反应感染患者的预后
脓*症患者存活组与死亡组IL-6含量的变化
IL-6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增高幅度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全身性感染时升高更为明显,它的水平升高提示患者有发生脓*症的高风险。
与另一个诊断脓*症的指标PCT相比,PCT是一个更好的诊断脓*症的指标,而IL-6能更好的评估脓*症患者的预后,能更快的反映抗生素治疗的效果。一项研究通过对脓*症患者治疗后的0、12、24、48、72和96小时连续测量PCT、IL-6和CRP显示,存活者组IL-6浓度快速下降,而死亡者组显示出IL-6浓度延迟下降,并且IL-6的下降的动力学用来评估患者的预后要优于PCT和CRP。同时,另一项研究也显示,对于开始发热的患者,IL-6是最好的反应患者预后的标志物,显著优于PCT和CRP。
通过IL-6、PCT、CRP的浓度评估初试发热患者生存的ROC曲线分析
IL-6与CRP和PCT的比较
IL-6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血液水平与炎症、病*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它的变化比CRP和PCT更早。三者相比,IL-6敏感性优于PCT与CRP,但它特异性差于PCT,而PCT与CRP正好弥补它的不足,它们敏感性不高,但特异性高,因此,联检项目可以优势互补,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对于炎症和感染性疾病,联合检测PCT,IL-6,CRP既可以提高感染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又可以减少误诊。对于脓*症,IL-6是脓*症发生的预警和早期诊断的指标,PCT是脓*症(细菌性)的确诊指标,CRP是脓*症的辅助诊断指标。
不仅作为感染诊断的指标,近年来研究也发现IL-6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并与肿瘤预后相关联。有文献报道,IL-6的水平与EBV的病*载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鼻咽癌预后判断诊断的标志物[2];结肠癌病人术后相关实验也证明IL-6水平可以作为结肠癌预后指标[3]。不仅如此,很多相关实验也表明常规的肿瘤诊断联合测定IL-6的水平在肿瘤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白介素6作为一种感染诊断和肿瘤预后评价的新型指标,不容忽视。
[1]史继静,刘朝奇.白介素6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8(1):12-14.
[2]TanEL1,andetal.QuantificationofEpstein-BarrvirusDNAload,interleukin-6,interleukin-10,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andstemcellfactorinplasmaofpatientswithnasopharyngealcarcinoma.BMCCancer.Sep24;6:.
[3]ClinchyB1,andetal.Preoperativeinterleukin-6productionbymononuclearbloodcellspredictssurvivalafterradicalsurgeryforcolorectalcarcinoma.Cancer.May1;(9):-9.
文章来源:MIR医学仪器与试剂,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