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02/8810065.html在西北边陲,有这样一位作家,他被誉为“*中保尔”,他数次从病魔的手掌中逃出,奇迹般生存下来;他只有初中文化,却从新闻报道写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写了三部长篇小说、两部长篇纪实文学,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写下去……他就是*旅作家刘志海。*门关前病房里寂静得像太平间一样。进来两个医生,他们失望地摇摇头。刘志海从他们的表情上看到了不祥。果然,几分钟后他得知,7号病床的战友经抢救无效,刚刚去世。三个人的病房,只剩下8号病床的他和9号病床的战友,病房里一下显得空旷起来,他仿佛看到一层层黑云正向他压过来,他感到窒息。第二天子夜,又一个噩耗传来,9号病床的战友在无菌治疗室也已去世。刘志海顿时像掉进无尽的深渊,恐惧感更加强烈地向他袭来。现在,只剩下刘志海一个人。护士不停地给他量体温、采血样,擦拭身体。他的病一直是个谜。刘志海躺在全封闭的无菌治疗室,身上还在不停地发着高烧。闷热、憋气、心悸,使他将要发狂。他感觉到死亡之神正向他一步步逼近。正是在十天前,刚副任参谋长的刘志海,一个一米八三的黑塔一样的汉子,在营区检查工作时突然倒下。他被火速送往部队急诊室。惊愕之余,所有官兵感到匪夷所思,那么强壮的大汉,怎么说倒就倒下了呢?接下来,是一系列的紧张抢救。为了查清他的病因,主治医生采取抽血、抽骨髓(腰穿,骨穿)方法化验,并命令他在一张木板硬床上平躺八小时,以防产生各种不良后遗症,这让他尝到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和磨难。即便如此,他的高烧还是忽起忽落,医护人员仍无法管控。于是,就采取输血、输液、服用大量激素,控制病情发展。经过抽血和抽骨髓化验,部队专家会诊,最终确诊:他患上了“变异性亚败血症”。当医生向他讲述这种病情时,他才得知,这种病因是下肢双膝感染所致,是极其罕见的病。经过回忆,他才想起这种病的源头。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春寒料峭,营区刚吹响起床号,官兵还没来得及走出宿舍,突然,窗外传来惊喊声:“发洪水了!发洪水了!”。随之,大喇叭又拉起了“呜呜”的警报声,各连队小值日吹起了“嘟嘟”的铁哨声,团值班员立即下达应急抢险救灾的口述命令。霎时,营区一片忙乱,仿佛敌人来到了跟前。此时,副参谋长刘志海一个箭步冲出屋外,猛得发现汹涌的洪水如排山倒海,一浪高过一浪地冲破营区围墙。恍惚中,他看到一些官兵怀抱木板,手持铁锹,肩扛沙袋冲向洪流。还有一些随*家属,顾不上穿好衣服,急忙冲出家门,蜂拥挤上一处拦河大坝。见此状,刘志海和上层领导马上意识到眼前形势之急,必须立即组织力量保护重要*事目标,紧急救援家属小孩,迅速转移贵重物品,加紧排除各种隐患,打通排涝泄洪隧道。迅速实施抢险救灾,刻不容缓!考虑到团主要首长在师部参加*委会,他主动与司令部值班员取得联系,及时向营连干部明确了抢险任务和夺控要点,对主要方向和目标营区实施救护。洪魔猖狂何所惧,挥舞铁拳搏激流。人在阵地在,决不能出现人员伤亡、物资丢失、器材损坏的状况发生,坚决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一股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刘志海心里明白,*和组织考验自己的时候到了。于是,他暗下决心,不管洪水有多大,不管任务有多重,都要义无反顾地拼下去,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他强忍着饥困,头顶着寒风,脚踩着冰水,一次次带领官兵冲进家属院,营救家属和孩子,一次次趟进训练场开辟泄洪通道,一次次潜入重点*事目标排查险情,几次昏倒,几次爬起,他只想着一口气啃下营区抗洪救灾这块硬骨头,让*营重新恢复昔日的平静。洪水无情,人有情。战友们很快发现,他在营区洪水中浸泡了三个昼夜指挥排涝、指挥定向爆破、指挥物资转移——他始终没有爬上高处歇一下脚、喝一口水。于是,有的机关干部主动给他顶班指挥,有的连队干部强行将他背出水面,非要让他在堤坝上躺一躺不可。如此可亲可爱的举动,让他深受感动,汗水、泪水和雨水,汇流而下……经过四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洪水被征服,一切恢复正常。一天午饭后,刘志海和往常一样,日常事务按部就班。他和营区领导对营区重点目标、重点岗位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人员失控和意外事故发生,确保营区安全高度稳定。谁承想,当他环绕营区各点检查到营门附近时,突然觉得头昏脑胀、心跳加快、走路打颤,随后,脑际一片空白……当他醒来后,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躺在卫生队急救室的床板上,嘴上戴着氧气罩,头上枕着冷水袋,胸上放着心电图线,手上吊着液体,两个卫生员不停地在他身上擦洗着,好像在扑灭他身上的烈火似的。“醒了!醒了!”一个卫生员见他睁开了双眼,惊喜地喊了起来。“我——我——”他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上身就是不听使唤,想说的话也说不出来,急得他嘴唇直打颤。“别乱动,你病得很重,老老实实给我躺在床上!”卫生队队长王志林眼疾手快,一双大手狠狠摁在了他的胸膛,带着命令的口气向他呵斥道。这时,他才知道,他已昏迷了一天一夜。面对眼前这残酷的现实,刘志海无力抗争,只好强忍着冲天的怒火,含着悲伤的泪水,双眼一闭任其自然。接下来,一连串的治疗方案,一连串的皮肉折磨,一连串的内心摧残……无论怎样,他无言可对,只是抱着一种心态:自己这一百多斤的肉体,让他们随便折腾吧。得知刘志海患重病住进卫生队,全团官兵几乎都难于置信,谁都知道他曾打篮球连续两场不觉得累,五公里负重越野不觉得吃力,从不打针吃药的硬汉子,竟会变成“压床板”的重病患者。就连卫生队队长王志林,听过*医汇报他的病情,也摇头否定。然而,千里马也会失蹄,他的病情尽在眼前,官兵们都已看到。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集合在一起。团首长给卫生队下达命令,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医院请专家也要尽快治好他的病。谁知尽管卫生队拿出了看家本领,可他的高烧还是不退,汗流不止,病情不减,卫生队队长王志林只好请求团首长将他火速医院抢救治疗。看来我的病情确实严重,卫生队治疗已不管用。想到这,他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渐渐产生了悲伤、恐惧情绪,脾气也随之变得暴躁起来。恰在此时,由于病情复杂,主治医生诊断失误,致使用药错误,导致他全身产生皮肤疱疹,红肿、瘙痒,胸闷,气短,不仅高烧不退,而且各种异常症状也相继而来,真是雪上加霜。入院半个月,他的体重骤降20多公斤,脸就像刀削一样。他有时对着镜子看看,总觉得自己这副面孔,人不人*不*,谁看了都会望而却步。入院三个月,他的治疗没有明显好转,医务处又联系将他火医院。此时,他只有无奈地摇头叹息,心中那股子火就是发不出来。他只能挥舞着拳头,流着眼泪,扭动着身子,发泄着心中的不快。医院血液科病房,医生把他列入危重病号名单,并采取特别护理方式,要求陪床战士24小时陪护,这使他步入更为恐惧、更为痛苦的生死绝地。医生们对症下药,采用进口药加量,想一股作气地药到病除。然而,病魔好像故意与他作对,各种药物用上,他的高烧就渐渐消退,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可是,药劲一过,又旧病复发,害得医护人员手慌脚乱,医生们不得不重新确立治疗方案。有时候,白天治疗结束,高烧随之消退,可到了晚上,高烧突然迭起,弄得值班医护人员不得安宁,连陪床战士也跟着受累受苦,整夜站在他的病床前不敢轻离一步。让他更为烦恼和不安的是,当病情刚刚稳定,身体渐渐恢复,双脚能缓缓下床时,病魔又发起了新的反扑,高烧再次猛涨,迫使他再次入院。几度出院,几度入院,病情反复无常,让医生倍感头疼。病治不好,院出不了,刘志海一天24小时躺在病床上,如遇病情加重,还必须即医院血液科无菌室,与空气和人隔绝治疗。每当病情稍有缓解,总院医务处就将他医院观察治疗,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指派相关科室专家,密切注视他的病情发展,扼制病情复发和恶化。得知自己的病情只能维持、不能治愈的残酷现实,一切希望变成了绝望,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由于他长期服用激素,脸腮肿得像个西瓜,后背胀得像个水牛,下床还要拄双拐。曾有几次,他不慎全身重重摔倒在地上,当即磕掉了5颗牙齿。种种打击致使他不断产生轻生的念头。唉,看来自己到了无可救药的境地,干脆立马死掉算了,免得给家人和部队战友造成不应有的麻烦和痛苦。想到这儿,他开始琢磨着各种各样的轻生方式。这期间,他从阳台上试图跳下高楼,被病友们发现双手拽住,强拉进了病房。他服过安眠药,被医护人员察觉,急救脱险。他触过电线、撞过汽车、开过煤气……凡此过激方式,他都用过,他对生的希望灰飞烟灭。目睹他四次病危,住院八年治疗疾病仍未能根除,医护人员心里着急,陪床战士心里着急,家中亲人心里着急。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在他们看来,刘志海这辈子恐怕死不了也活不好,十有八九会变成残疾人、植物人。而他心中只想一死了之,谁也阻拦不住。随之,身边人加大了防范意识,使得他一次次轻生举动化险为夷。领导和战友劝他放弃轻生念头,珍惜人生美好时光。战友帮他走下病床,走出病房,希望他多见阳光,尽快走出阴影。然而,他总觉得自己是出窑的砖———定型了,谁也改变不了他轻生的念头。探寻路径就在刘志海轻生的时候,护士长张发荣带领护士们像往常一样查完病房、交完班,正准备走出护士值班室办理其它事宜,迎面碰上他拄着双拐从病房走了过来。忽见他这副既可怜、又可恨的狼狈相,张护士长手指着护士值班室窗口前站着的一个老人说:“你看看,那个老爷子都比你强,看病住院从没见郁闷过,活得比谁都潇洒。”听罢,他用余光扫了那位老人一眼,并不当回事,心想,就这么一个小老头,有啥牛的,还用他来教育说服咱。“你呀,可别小看这老爷子,他可是个老红*,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给周恩来总理当过卫生兵。”当看到他满不在乎的样子,张护士长突然提高嗓门,脸色聚变,一本正经地道出了老人的真实身份。“啊?”他不禁吃惊,睁大了双眼。“你啊什么啊,还不赶快向老爷子问个好,敬个礼?”张护士长看着他站在原地发愣,单刀直入地提醒他。“老首长好!”他似信非信,急忙拄着拐杖走上前去,用力抬起右臂,向老人家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想探个虚实。“小家伙,看样子你也是个当兵的?”老爷子个头不高,块头不大,戴顶小白帽,说话慢慢悠悠,腔调倒像幼儿园阿姨呼唤孩子。“是,老首长,我在‘老虎团’当干部。”回答完,他凭着多年与上级首长接触的职业嗅觉,立马意识到眼前这位老人非同小可。见机行事吧。于是,他忙向老人汇报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你是‘老虎团’的兵,我看不像吧,说话有气无力,身体三摇两晃的,过去我们红*可不像你这个样子。”老爷子打量着他,微笑着调侃道。所说之言,令他汗颜。“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得病?可得病怕什么,红*长征中挂彩的、得急病的,谁都不愿上担架。周副主席翻越夹金山时,全身发高烧,走路直摇晃,可他就是不骑马,不吃药,非要拄着木棍和我们一块走,让我这个当卫生兵的拿他没办法……”老人说着,眼睛湿润了,全身跟着抖动起来。“老首长,别说了,我扶你回病房吧?”见老人心情格外激动,生怕他的身体吃不消,刘志海便吃力地向前迎去,试图去搀扶他一把。“别动,你把自己照顾好就行了,我没事。”老人家并不领他这份情,说着,右手握着中药瓶,左手摸着后脑勺,步伐有力地返回了高干病房……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这位带有江西方言、身材瘦小的老年人名叫陈诗林,是宁夏*区后勤部原副部长,曾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担任周恩来副主席的卫生员。原来如此,何不趁机拜访拜访他,听他讲讲红*过去的真实故事,以圆自己学红*精神、走红*道路的梦。想到这儿,他壮着胆子,鼓足勇气,走向老人的高干病房。在老人病房坐下后,老人收起笑脸,一声高一声低地问起他当兵前、当兵后的成长过程。听了他的叙述,老人语重心长地说:“身体有病不可怕,就怕心有病,治病先治心,心治好了,病就没了。“什么,我心不好?”他没听清老人那浓重的江西方言,只是假装听懂反问着。“嗐——嗐”只见他摇了摇头,似乎有点生气的样子,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并不想再说点什么。初次进门相谈,就逢尴尬。刘志海正想来个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谁知老人的大儿子,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临江推门而入。未等他开口,老人便急忙向儿子介绍他的情况。陈主任对他略知一二,就主动说起了他父亲的过去和现在。父亲坐在椅子上,边听边打断儿子的话,不时向他更详细地进行描述。这时,他对老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彼此接触久了,交情便日渐深厚。从那以后,刘志海打起了精神,甩掉了包袱,确立了目标,他暗下决心,不能再浪费生命,要利用病房狭窄的空间,干一点有意义的事。一天中午,他正躺在病床上输液,老红*走进他的房间。当看到老红*右手握着一张报纸时,刘志海无奈地叹息道:“唉,可惜我没那个本事,要是能写个稿子就好了!”老红*听了,两眼望着他,摇了摇头说:“小刘,写作不一定像你说的那么难,只要钻进去、靠上去、拼下去,什么样的稿子都能写好,当年红*宣传员、指挥员都是这样干的。”就是啊,我为什么不试一试,利用住院这段清闲时间学学知识,写写东西,充实一下精神生活呢?随后,他让陪床战士从老家寄来中、小学语文课本,让病房战友代购《现代汉语字典》《成语字典》和《写作技巧》,让哥哥邮寄爷爷在建国初期发表的作品。从此,刘志海一边输液,一边看书练笔。他白天捧着书本看,晚上握着钢笔练,一篇稿子写了一遍又一遍,改了一遍又一遍。定稿后,他兴冲冲地让大家看,可大家看过后只是摇头。难道说就此罢休吗?回想起老红*的教诲和期盼,他鼓足了勇气,继续埋头笔耕。一天晚上,他边上厕所,边手里拿着稿子默默读着,突然间头重腿软,眼冒火星,一头撞到了侧面的墙壁上……忽听厕所里发生剧烈的碰撞声,值班护士迅速赶到。当发现刘志海坐靠在门边,微弱地呻吟着,双手还紧握着一张草稿时,护士勃然大怒,将他的书本和笔墨全都收了起来。当他渐渐苏醒过来,护士长绷着脸说:“看看你,光知道看呀写呀,连自己的命都不要了。以后再也不准这样了!”一天上午,刘志海刚从走廊返回病房,见一位白发老太太给一个刚做完阑尾手术的新兵洗脸、喂饭,忙得不亦乐乎,他问护士,才知道这一老一少素不相识。原来,由于这名新兵所在部队没有及时派陪床战士前来护理,邻床护理病床上老大爷的老伴,见此情景,主动承担了这份献爱心的义务。看到眼前的情景,刘志海肃然起敬。他详细了解情况后,深受感动,立刻趴在病床上,一字一句地写起来。次日上午,他服完药、输完液,悄悄溜出病房,登上班车,奔向报社。猛然发现他双手拄拐杖、头戴大皮帽、口捂大口罩、脚穿大头鞋的样子,正在《银川晚报》社值班的女编辑先是一怔,而后镇定地说:“师傅,这是报社,医院,你走错地方了吧?”他忙回答:“老师,我没走错,就是来你们报社投稿的”。说着,他慌忙从大衣兜里掏出了稿子。女编辑接过稿子,浏览了一遍,说:“事倒是挺好,你先回去吧”。第二天上午,他刚躺在床上输液,突然陪床战士疾步走来,向他喊道:“领导,你上报了,你上报了!”刘志海一把从战士手中夺过报纸,一看,这份当日出版的《银川晚报》一篇《住院战士的好妈妈》署名竟是自己的名字!他顿时热泪盈眶。他连读好几遍全文,心潮澎湃。但是,他把发表的文字和原稿做了详细对比,这个短讯竟几乎被编辑全文改过。他找出差距,下定决心,以后选题要再新一点,写法要再活一点,说啥再也不能让编辑代劳,必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写出好作品。拿不动枪杆子,咱可以拿动笔杆子。刘志海想,我要在写作上写出名堂!从此,他开始了艰辛的创作。这一年,刘志海34岁。从此,在八年的病榻笔耕中,《银川晚报》《宁夏日报》《*河文学》《朔方》《西北*事文学》《解放*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杂志相继为他打开了大门。他始终铭记老红*陈诗林的谆谆教诲,勤奋而笃定地写着。由豆腐块逐渐写成一两万字的*事报道,刘志海的写作道路逐渐宽阔起来。初成大作年秋天的一天晚上,刘志海走进银川医院外科大楼看望本团住院新战士,可当他迈上三楼走廊里,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抱着一个小女孩在哭泣,看样子哭了很久,真让人揪心。刘志海急忙走上前,问老太太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过了好一会儿,老太太才止住了哭声,擦掉眼泪,一五一十讲起了事情始末。原来,这小女孩名叫刘艳,不到十六岁,家住永宁县望远镇的一个村庄,那个老太太是她的奶奶。由于三年前刘艳的爸爸违法,被判刑入狱,妈妈改嫁到外地,家里只剩下小刘艳,由爷爷奶奶代替抚养。刘艳今年秋天上学时突然感觉右大腿钻心得疼,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奶奶领着他来到银川医院检查,谁知诊断结果为“骨上瘤”,急需手术治疗,费用三万多元。天啊,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哪?老两口卖掉了三只羊、十只鸡,二百多斤大米和玉米,仅凑了一万多块钱,还差两万多块钱。为此,老太太一看傻了眼,抱着孙女大哭起来。孙女哭喊着:“奶奶我不治了,我们回家吧!”这个场景让人泪流满面。“老奶奶,小姑娘,你们都起来,赶快回病床上去,我给你们想想办法。”刘志海一边安抚,一边搀扶一老一小返回了病房。救人一命胜过神仙。刘志海拖着沉重的步子,流着伤心的眼泪,缓步走进了内二科病房。他开始了熄灯前的构思。思绪万千中,大体框架渐渐清晰起来。真不凑巧,这时,偏偏开始闹肚子了,刘志海一阵疾步进了卫生间。可是,他心里还是惦记着那篇稿子。他看着那篇稿子,只觉得两眼直冒火星,恍惚间,双腿一软,一头栽了下去……卫生间“咚”的一声巨响。护士闻声赶到,只见刘志海坐在地上,背靠着门,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双手紧握着一篇没有写完的稿子。看到这种情景,护士大怒道:“你呀你,你不要命了!”说着喊人将他扶进病房。次日清晨,刘志海清醒过来后,又偷偷握起笔来。在艰难中,最终完成初稿。紧接着,刘志海偷偷溜出病房,反复辗转公交车,找区妇联、团委,到中央媒体驻宁记者站,进《宁夏日报》周末版编辑部,苦口婆心地请领导帮助挽救这个小女孩。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天后,《宁夏日报》周末版与新华社记者共同走进银川医院外科楼,对刘艳的遭遇进行了跟踪报道。并且,《宁夏日报》周末版头版用整版篇幅,以“谁为她留下了花季”为标题,详细介绍了刘艳的家境及其所遭到的不幸,当即在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府机关、学校团体、部队官兵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包括医院领导,也公开表示免除刘艳部分住院费。当刘艳成功医院时,刘志海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写作有了收获,看到了希望,刘志海又用“我所经过的四渡赤水”为题,把素材进行归类、加工,写成一篇撼人肺腑的文章,在《银川晚报》以整版形式,全文报道,当即受到*内外领导的充分肯定。
之后,刘志海听青铜峡市民*局同志介绍,叶盛有一位西路*女战士,经过打听,他找到了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他和老人先后交谈了三次,最终弄清了老人的身世,以及所被人遗忘的历史。刘志海在病床上写了改,改了写,历经半个月精雕细刻,终于在《银川晚报》周末版,以“一个西路*女战士的回忆”为题,全文报道了西路*女战士的艰难历程。不少报道纷纷转载,当地*府也给了老西路*诸多优惠*策,让老人愉快地度过晚年。
上了小报不算上,上了大报才算上。刘志海的文章常常在《银川晚报》见报,可谓小有名气。可是,他并不满足,他还要上头条。开始那阵子,刘志海写了十几篇稿子发往《宁夏日报》,都不见音讯,最后他抱着豁出去的想法,硬着头皮乘车到《宁夏日报》理论评论部编辑室。当听到刘志海是经常写稿的作者,这位名叫杨登贵的编辑,毫不留情地对他说:“你寄来的稿子我看了,都是流水账,大而空,没有针对性,观点不鲜明,以后在这方面多动动脑子。”说着,就将其他作者稿件拿来,让他细细致致看。没过多久,刘志海再思考,再深挖,再加工,又将《自己要学会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一稿发到报社,不出三日,《宁夏日报》在“谈心会”栏目全文刊登。过了一个星期,刘志海又将《爱国贵在行动》一文寄出,周末,《宁夏日报》头版以“爱国贵在行动”为题,全文刊登,这篇文章不仅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而且在*内也有较大影响。时任“老虎团”*治处主任陈海辉,在机关交班会上对干部讲:“你们的身体好好的,不爱动脑动笔,看看人家刘志海在病床上是怎么搞写作的。”并把《宁夏日报》刊登刘志海的文章,摆在他们面前。在地方写稿见报,在部队写也要见报。刘志海又开始把写作目标对准了官兵,开始以豆腐块的形式见报,后又大块大块地见报。年10月1日,兰州*区在宁夏部分地域组织开展了有史以来首次“特种兵大比武”。刘志海身体并未恢复,医生也曾反复叮嘱他少外出、少参加剧烈活动,可他觉得此次机会难得,必须与各路记者合作。经过上级领导批准,他一路紧跟参赛队员,四天三夜不休息,写出了实地实战的长篇追踪报道《西部特种兵》,并在《中国青年报》《中国国防报》等中央媒体全文刊登,让广大读者真正了解了中国西部特种兵的战斗素质。此后,刘志海用手中的笔,歌颂了一等功荣立者“爱*精武”标兵一等功荣立者*和平,国际特种兵大比武“卡列夫勇士奖”荣获者何健,全*优秀指挥员王炳*、顾京涛、王*贤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进行了报道,为部队实现强*打赢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刘志海看来,光能在报纸上写报道还不够,如果能在报告文学创作上有突破,并且能够出版一本成型的作品,才算创作上了路。也正因如此,他躺在病床上思考了很久,也构思了很久,并一边写报道,一边列提纲,写了”老虎团”*和平重返亚马逊、国际特种兵大比武等八个阶段。期间,他边输液,边服药,边笔耕,一个字一个字斟酌,一句话一句话推敲,历经八年艰辛,共写40多万字,最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西部刀锋》。《西部刀锋》不仅圆了他的出书梦,而且还给他精神上巨大的鼓舞。有人说,刘志海之所以病好得快,身体越来越健康,写作起了作用。也有人对刘志海说,*内外报纸写了一大堆,现在又出书了,够成功的了。年,《西部刀锋》荣获兰州*区第四届“昆仑文艺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七次文学艺术作品展奖、共青团中央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人生界碑年是刘志海极具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他历经三年,创作完成的长篇小说《天边犟兵》出版,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具有开拓意义。《天边犟兵》描写的主人公郭威来自普通农家,因为家庭成分原因,参*时受到重重阻碍,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冲破道道障碍,最终穿上了橄榄绿。郭威克服了文化底子差、头脑反应慢、身体素质差等因素,稳步成长起来。但是无情的病魔却缠上了他,使他在生命的边缘一度沮丧、徘徊,而后振作起来,用山东汉子的犟劲,再度向生命发起了冲锋,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驱逐了病魔,最终回到他*牵梦绕的绿色*营。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郭威身上有着刘志海的影子,抑或说,郭威就是刘志海的写照。刘志海寄人生种种思考于郭威,用充沛的激情刻画了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正如刘志海在小说中写道:郭威脾气犟得像头牛,一千次倒下,再一千零一次站起来;一万次磨难,再一万零一次与磨难作斗争。他始终坚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也正是凭着这种信念,郭威不怕苦、不服输、不言败,凭借牛一样的犟劲,最终攻克了人生道路上一个个困难,征服了一个个精神高地。在写作《天边犟兵》过程中,刘志海输着药水,在健康与疾病的路口苦苦追求;喝着冷水,在天堂与地狱的路口苦苦挣扎;擦着汗水,在失败与成功的路口苦苦守候;含着泪水,在嘲笑与奋起的路口苦苦坚持。他昼夜笔耕,种下一粒又一粒希望的种子。青年*旅作家孙华伟在《醇厚清香的*旅人生——品读*旅作家刘志海和他的长篇小说天边犟兵》中写道:轻巧的是文字,厚重的是著作;轻快的是心情,凝重的是心血;轻盈的是精神,沉重的是人生。作家(刘志海)已经完全跨越生活的羁绊,攀达精神的顶峰,创造出人生不可思议的人生奇迹。他在海一样广阔的文学世界里搏风击浪,一次又一次向精神高地发起冲锋,一次又一次演绎出精彩绝伦的人生奇迹。正是这种对崇高理想始终如一的执著和坚守,使刘志海甘愿舍弃人生的许多喧嚣浮华,从而获得内心的坦然与止水般的宁静。写作《天边犟兵》时,刘志海多次身体严重不适,这让他很难受。既要一鼓作气完成作品,又要不敢太劳累,这个度极其难以把握。要知道,医院得到消息,“变异性亚败血症”随时都会再度复发。后来他才得知,这种病的生存率仅有二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他得以幸存,是从二十万患者的人堆里爬出来的。《天边犟兵》的完成,使刘志海从写实性的纪实文学过度到长篇小说的创作,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是他的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挑战。事实证明,这次尝试很成功。最重要的是,刘志海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在一部长篇小说中实现到了自我精神领地的构建,这部小说,是他整个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异峰突起年是刘志海创作的又一个关键年份。这年冬天,刘志海申请*区总部,要求到内蒙古和*实地采访当地官兵,他要写另一部长篇小说。他先到武警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和鄂齐纳边疆部队体验生活。他克服了大漠高温炎热、气候干燥、饮水苦咸、沙暴袭击等自然条件的侵袭,从中找到了大量边防官兵爱*精武、追捕逃犯、拥*爱民等一手资料。随后,他到另一个条件更恶劣的地方实地体验,这个地方就是*阿勒泰。完全在刘志海意料之外,到了阿勒泰,他才知道条件多么恶劣。在帕米尔高原,零下51度,高原,缺氧,眼胀,眼盲,肚子胀,脑袋胀。高原反应已经让好几个战地记者无法适应,从而退出。《中国画报》有一名记者因为高原反应强烈,突发心脏病,来不及抢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以刘志海的身体,这简直是冒险,是送死。但刘志海全然不顾,毅然决然留下来,誓死要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他白天忍着头胀头痛实地采访,晚上顶着眼胀恶心整理笔记,累了,他走出营地,冒着严寒,看着皑皑白雪。这几乎从不消融的雪的世界纯净圣洁,一如奋斗在边陲默默无闻的官兵。从春到冬,一棵棵胡杨巍然挺立,像一个个持重的老者,虽然身躯佝偻,但不屈不挠。在边陲,刘志海一待就是一年多。他强忍病痛,以超人的毅力,完成材料采集和作品框架构建。每天,当刘志海写完作品走出营帐,外面一望无垠的白色世界里,几只雪鸡把头深深扎在雪里,“人来鸟不惊”。走近,用力一提,雪鸡拔出,翕合着眼睛,仍沉浸在睡意中。或者,几只雪獭蹦蹦跳跳,像人一样直立起身体,眼睛炯炯有神,高度警惕,尔后,四散而逃。前前后后,刘志海六年如一日,十易其稿,终于撰写出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边陲胡杨》。作为*人,他是一名意志坚强的铁汉,他用写作拓展了生命的宽度,用笔墨铸造起西北*人的精神高峰。在*旅文学界,像刘志海这样把整个西北部队浓缩为“个体”的作品不多见。尤为重要的是,刘志海选择的创作对象不是处处皆有的部队,而是大西北部队中执行普通训练任务的个体,是一支肩负特殊使命的边防勇士。他笔下的部队既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是共和国新生的特殊国防力量。他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创作对象,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浸注在刘志海骨子里对国家安全和国防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