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导致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众所周知,医院感染的传播载体主要包括环境因素(如呼吸机、病床、输液泵、各种管道)和医务人员的手。医院感染暴发被证实与医疗设备的使用有关,如导管、支气医院感染——尤其是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使用,这已成为院感控制的难点之一。临床内窥镜使用的高周转率、内窥镜本身结构与材质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形成生物膜,常规消*及灭菌均难以杀灭包裹于其中的细菌,容易造成内窥镜清洗消医院感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循证组的王凤田给大家带来的《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暴发》案例分享。
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关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暴发翻译:王凤田
校审/编写:覃婷
1前言(事件背景)为有效监测多重耐药菌,从年10月开始,美国华盛顿州通过自愿上报的方式,监测耐碳青霉烯(CR)肠杆菌。华盛顿州的公共卫生实验室对提交的菌株进行表型试验,并对所有确认CR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检测5种常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blaNDM、blaIMP、blaVIM和blaOXA-48)。对PCR阴性菌株进行第二次PCR,鉴别常见的广谱头孢菌素基因(blaCTX-M和blaCMY)。
在年初,该机构鉴定了一组3个碳青霉烯酶PCR阴性的CR大肠杆菌菌株,都存在blaCMY基因和特异的fumC/fimH表达谱新突变。这些遗传标记很特别,之前在华盛顿没有鉴定出过,也没有过相关的文献报道,这表明这些菌株可能存在共同的来源。年中的时候,没有鉴定出更多的菌株,到年9月,7株菌株确定匹配。对7名患者的疾病史进行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合并胰腺或胆道疾病,并在A医院接受ERCP操作。此外,3例患者恢复前分离的CR大肠杆菌表型为AmpCE.coli(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西丁耐药,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
本文就该起使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医院感染暴发案例进行分享。
2流行病学调查本案例为1起A医院内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暴发。该暴发发生于年11月-年8月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病人中,最终确认感染7例患者。通过基因测序发现blaCMY基因和特异的fumC/fimH表达谱有共同的新突变位点。通过确定暴发的程度和流行病学特征、确认传播的潜在来源,设计并实施感染控制措施,最终确定在A医院内CR大肠杆菌和AmpC大肠杆菌存在的循环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历、实验室、内窥镜报告和内窥镜使用后处理措施。回顾性调查记录中可能与CR大肠杆菌菌株流行存在关联的因素,共收集到63株可用于测试的大肠杆菌菌株(采集自年2月-年1月)。由于本研究中AmpC酶菌株可能与CR分离株有关,选取有高危因素的29株大肠杆菌菌株进行PCR和电泳分析,高危因素包括:胆道疾病的诊断、住院时间超过6个月,进行侵入性医疗操作或手术,进行过细菌培养,耐氟喹诺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对获取的内窥镜使用处理后样本及环境样品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对患者和内窥镜表达AmpC酶的分离株进行基因测序。将产AmpC酶菌株(包括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和CR)感染的患者和表达相同的blaCMY-2、fumC和fimH等位基因或相关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
结果显示:
包括所有的CR株在内,共有49株产AmpC酶的大肠杆菌符合病例定义。所有病例均合并胆道疾病,并在A医院经历了至少1次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普通患者30天病死率为16%,而CR患者病死率为56%。8例再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中有2例存在AmpC感染,脉冲场凝胶电泳与菌株分离情况一致。环境标本为阴性。没有发现不符合感染控制要求的处理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内窥镜再处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该院的60条内窥镜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该医院内窥镜清洗消*程序及步骤虽然符合厂家推荐使用的行业标准,全自动内镜清洗站评估显示无缺陷,所有操作都正确,但是,8个ERCP中有7个至少存在一项严重缺陷需要提交给厂家进行修复,但是设备测试不出来,其中包括3医院进行泄漏测试显示没有问题,但是厂家进行测试发现存在问题。年11月22日对所有内窥镜进行的细菌培养结果显示,共发现4株(7%)革兰阴性菌,包括2株AmpC大肠杆菌污染ERCP和2株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结肠镜。这2株ERCP分离株与患者分离株基因序列谱相同。
3问题与应对1.临床内窥镜使用的高周转率、内窥镜本身结构与材质的特殊性使其容易形成生物膜,常规消*及灭菌均难以杀灭包裹于其中的细菌,容易造成内窥镜清洗消医院感染。在内窥镜使用过程中,如何改进内窥镜生产制作工艺,制定更确切更规范的行业标准,医院感染产生的风险,成为行业难题。
2.多重耐药菌常规监测在及时识别疫情暴发中仍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常规监测中,不仅仅需要监督部门的参与,医院的主动监测。
参考文献:
KristenA.Wendorfeaal.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AssociatedAmpCEscherichiacoliOutbreak.Infect.ControlHosp.Epidemiol.;36(6):–图文编辑:杨亚红
审稿:高晓东/马嘉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