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fever)是指体温异常升高。体温超过39℃称为高热。高热是小儿最常见的急诊症状。高热时间超过2周称为长期高热。长时间高热可引起氧消耗增加、脱水、细胞代谢紊乱、神经功能障碍等。急剧升高的体温常伴随着抽搐发生,因此,对高热患儿应加以重视,及时处理。
一、临床表现
(一)热型
小儿热型多不如成人典型。
1.稽留热
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2.弛张热
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而最低体温始终高于正常。
3.间歇热
体温骤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4.波浪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复。
5.周期热
体温升高呈一定周期。
(二)伴随症状
高热伴随症状常有寒战、烦躁不安、头痛、面色潮红、皮肤发热、皮疹、出血点、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疸、昏迷等。
二、护理
(一)病情观察
观察患儿意识、体温、心率、呼吸、面色、皮肤温度、有无皮疹或出血点、有无寒战等。
1.高热时必须定时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以观察热型。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如超高热或其他特殊情况须1~2小时测量一次,降温处理后0.5~1小时需复测一次,以观察降温效果。
高热患儿宜测量肛门温度:取肛表将水银柱甩至35℃以下,液状石蜡润滑肛表前端后轻插入肛门3~4cm,2~3分钟后取出读数。婴幼儿及烦躁不安或意识不清的患儿测肛温时需在旁扶持体温表。
2.体温每升高1℃,颅内血流量增加8%,可增加颅内压,使大脑皮层过度兴奋或高度抑制,患儿表现为烦躁、头痛、惊厥或昏睡、昏迷。先高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性菌痢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颅内出血等。
3.由于发热时氧耗量增加,产热过多,需加速散热,所以患儿心率呼吸会随之增快。一般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15~18次,呼吸增加5~7次。临床上当患儿心率呼吸明显增快,在排除缺氧、心衰等原因外应考虑到高热的可能,及时测量体温。
4.小儿高热较成人多见,观察患儿时不能靠感觉其皮肤冷暖来判断体温的高低。在体温上升期,因产热大于散热,散热减少,患儿可皮肤苍白、皮温下降、畏寒或寒战。高热时部分患儿表现皮肤潮红且温度升高,部分患儿出现肢体发凉,常伴有精神萎靡、昏睡甚至昏迷,以严重感染患儿多见。
5.高热伴随有皮疹常见于麻疹、风疹等,观察皮疹性质、分布、出现日期以协助诊断。高热伴皮肤、黏膜出血常见于重症感染、某些急性传染病和血液病,如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急性白血病等。
6.高热伴寒战常见于败血症、急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输液(血)反应等。寒战是肌肉强烈收缩大量产热的过程,寒战后体温会显著升高,所以在患儿寒战时应予保暖,寒战停止后应及时测量体温,并积极降温处理。
7.小儿年龄越小,体温调节越差。因中枢神经调节功能未成熟、体表面积相对大、皮肤汗腺发育不良,尤其早产儿、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肌肉不发达,体温极易波动。但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力较好或反应不多,高热与病情轻重不一定平行,如小婴儿感冒时体温可突然上升至40℃左右而患儿一般情况可较好,热退后恢复亦较快。年长儿若高热时全身情况较差,往往反映有较严重疾病发生。
8.采用降温处理后应注意观察降温效果,避免体温骤降,观察有无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脉搏细速、四肢冰冷、大汗、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如出现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严重者需静脉补液。一般体温降至38.5℃左右即可停止物理降温措施。
(二)降温措施
1.物理降温
(1)宽衣松被解包:利用热辐射作用散热,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小婴儿。
(2)降低环境温度:开窗通风、利用空气的对流作用散热,但应避免对流风;可以利用空调控制室温在21~22℃;也可在室内放置冰块降低室温。
(3)头部冷湿敷:通过传导散热。一般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折好置于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或使用退热贴降温,将退热贴凝胶面直接贴于前额,使用过程中通过凝胶水分的汽化带走热量,从而降低体温。
(4)头部冰枕:通过传导散热,可以降温并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取冰块用锤子敲碎成小块,放在盆中用水冲去棱角,以免划破冰袋和导致患儿不适。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压挤冰袋排出袋内空气,夹紧袋口,倒提冰袋检查无漏水后装入布套内,放置于患儿枕部。冰块融化或布套浸湿应及时更换,并应观察枕部皮肤有无冻伤。做好交接班。
(5)冰敷:将装有碎冰块的冰囊置于腋下、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行走处,通过传导散热。需及时更换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冻伤。
(6)温水浴:适用于急性起病的高热患儿。水温比体温低2~3℃,洗浴时间10~15分钟,多擦洗皮肤,促进散热。危重患儿因病情危重,且监护设施及管道多,不适宜选用温水浴。末梢循环差的危重卧床患儿,可将其肢体浸入热水中擦洗,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使散热增多。
(7)0.9%冷氯化钠溶液灌肠:适用于体温高达40℃以上的患儿,达到深部降温的目的。新生儿一般不用,腹胀患儿禁用。婴幼儿对灌肠的耐受差,往往随灌随排出。高热患儿常有便秘,灌肠既可降温又可通便。
(8)酒精擦浴:适用于高热降温。酒精有刺激皮肤血管扩张而促进散热的作用,且酒精在皮肤上蒸发时,可带走大量的热。
酒精擦浴前置冰袋于患儿枕部以帮助降温,热水袋置于足底部,可加强擦浴的生理效应,促进发汗和增加患儿舒适。准备25%~35%的酒精~ml,擦浴从颈部一侧开始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从腋下、臂内侧擦至手心,下肢自髋部沿腿外侧擦至足背;自腹股沟沿腿内侧经腘窝擦至足跟。在大血管行经表浅的部位可反复轻轻擦片刻,以增加降温作用。左右两侧均擦浴后助患儿侧卧擦背部。整个擦浴过程为15~20分钟。
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底,这些部位对冷刺激较敏感。擦胸前区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腹部受凉可导致腹泻;足心对冷敏感,可引起产热增多及反射性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效果。血液病患儿凝血机制差,酒精擦浴可使皮肤出现散在出血点,不宜使用。新生儿、小婴儿因皮肤薄,毛细血管丰富,可经皮肤吸收而出现酒精中*,不宜采用。
2.药物降温
(1)对乙酰氨基酚:近年来推荐为儿科首选解热药物。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有退热镇痛作用。口服吸收迅速,服药后10分钟即发挥退热作用,2~3小时达最佳退热效果,一般可维持4小时。副作用少,安全范围大。
(2)氨基比林、安乃近:因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高,一般不用。
(3)阿司匹林:因其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现在多不主张使用。
(4)肾上腺皮质激素:不作为常规退热药物应用。降温是非特异性的,因可能使感染扩散,病*感染尤其是水痘时应禁用。应用指征:严重感染、中*症状重或合并休克者可以与足量抗生素联合应用;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细菌性或结核性感染时为防止粘连可以应用;变态反应性疾病或结缔组织疾病引起的发热也可应用。
(5)复方冬眠疗法:适用于持续高热伴烦躁、惊厥者。氯丙嗪、异丙嗪每次0.5~1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使用时必须注意血管扩张与体温过低引起的虚脱。应在血容量补足的条件下使用。
(三)营养与饮食
高热时体内分解代谢增加,各种营养素大量消耗,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高13%。又由于高热时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而影响消化功能,故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状。应供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少食多餐,不能进食者应予鼻饲补充营养。
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或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补充水分增加尿量还可促进体内*素排出。
(四)口腔护理
高热患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利于细菌繁殖,易发生口腔炎症。同时,由于高热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及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口泰液(含灭滴灵)清洁口腔或协助漱口3次。
(五)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2.卧床休息。因高热使患儿代谢增快、消耗增多,但进食减少,体质虚弱。
3.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加强皮肤护理,勤擦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汗腺阻塞。
更多精彩
尽在
“带你轻松读懂中国儿科的”
《儿科危重症监护与护理》第2版
儿科医师值得拥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