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奖项:以史为鉴·历史精品故事奖
教师被称为世上最高尚的职业,高尚的并不是职业本身,而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如果不是教师,但也教书育人的人,同样高尚。
民国时期的教育家非常多,但这些教育家的眼光都非常高,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读到高中才有培养的可能。
不过当时有这么一个人,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扫盲,扫盲的对象大多数是家里的佣人。她就是张家四姐妹的母亲、张武龄的妻子陆英。
一、人前风光,冷暖自知
众人皆说陆英非常值得人们羡慕,自己出身名门,丈夫是合肥最大的家族族长,四个女儿都聪明伶俐。
但陆英可能不是多喜欢自己的生活,她曾有过十四个孩子,但只有九个孩子健康地活了下来。
此外,陆英的人生和张武龄的人生并不完全重合,陆英36岁时就因为拔牙去世了。
她去世的时候,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间,丈夫的事业彻底稳定了下来,此后再无风雨。四个女儿也成民国最著名的四姐妹,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陆英,连晚上睡觉,嘴角都是带着笑意的。
可要说陆英不值得羡慕也不对,她的一生是丰富多彩。
陆英出身盐商家庭。盐商的富庶可想而知,家中的佣人无数。可她觉得,还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娇生惯养长大的陆英,并不是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相反,她对家务事非常精通。
陆英嫁给张武龄时,光是嫁妆就让一众人跌破了眼睛,从金银细软到成套的紫檀木家具,数不胜数。
据说,婚礼当天,张武龄掀开盖头的时候也被吓了一跳,因为他觉得,这个新娘子实在是太美了。
当时家中老妈子说了一段话,大意是,这个新娘子的阵仗和美貌都太过锋芒毕露,不是长寿的人。
二、婚后生活,美满幸福
陆英的婚后生活非常美满。她本以为包办婚姻绝对不会有幸福,但却没想到自己和丈夫的共同语言如此多,尤其是两人对戏曲的喜爱几乎是相同的。
后来,张武龄在蔡元培的引领下,前往苏州开展新式教育。陆英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便参与了进来。
当时张武龄本想开办一个普通的学校,有男有女。陆英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当时男女比例相差不多,但更多人家都习惯让女儿在家呆着,所以要兴办女学。
夫妻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开办了两所中学,分别是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
这期间两人有过争论,但都是高兴的,因为自己找到了能够支持自己事业的另一半。
两人的婚姻并没有持续多久,只有20年,但是这二十年里陆英一共孕育了14次。要知道,这样的频率在当时是非常少的,也能够从侧面看出夫妻二人的感情深厚。
当时,妻子的主要任务就是传宗接代,虽说陆英是一代传奇,但是骨子里还保留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所以,当生下了三胎女孩后,陆英有些愧疚了。
万幸,她的第四个孩子是一个男孩。当时,整个张家在庆祝,但最开心的还是陆英。只是,这个孩子不久就夭折了。
当然,陆英和张武龄最后还是有了自己的儿子,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自己孩子中最出名的还是几个女儿。
三、扫盲运动,如火如荼
要说民国时期,有谁家真正做到了往来无白丁的话,那么张家绝对能够算一个。
当时,张武龄在苏州购买了一处园林用来居住,除却自己一家外,还有四十几个仆人。这样的一个大家,被陆英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个园林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四个书房,陆英夫妻各用一个,孩子们共用两个。这四个书房中的书,多到了书架根本放不下,就只是杂乱却有序地堆放在地上。
下人们其实很少打扫这个房间,因为这里看着杂乱,但其实非常干净。在陆英的熏陶下,孩子们都变得书生气满满。
可这个时候,陆英却觉得哪里有些不对。思来想去,她开始教这些下人识字。当时,陆英有一个丫鬟每天都会给她梳头发,陆英就每天在桌子上写二十个字。她让丫鬟一边梳头一边认字,长久以来,丫鬟认得的字也就越来越多。
不过,这样的效率还是非常低的。
陆英又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孩子们给下人讲课。
这种一举多得的做法,不仅让孩子们记忆的更加深刻,也让下人们真正脱离了所谓白丁的身份。
只是,陆英却在三十六岁时就去世了。据说,她拔牙的时候流血不止,现在只能猜测是否是败血症。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