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朝就有了可穿戴设备 从戒指算盘到智能眼镜
【大比特导读】就和今天iPad的便携性一样,清朝的商人们为了随时快速运算,将长度仅有1.2厘米的金属算盘做成戒指。虽然算珠小到不能用手拨动,但当时用户只要借妇女头上一根簪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就有了可穿戴设备吗?清朝。
就和今天iPad的便携性一样,清朝的商人们为了随时快速运算,将长度仅有1.2厘米的金属算盘做成戒指。虽然算珠小到不能用手拨动,但当时用户只要借妇女头上一根簪子,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一百年后的今天,全球热门的智能可穿戴概念被热炒,就和戒指算盘一样,可穿戴技术在于把众多功能集中化、微型化,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新潮。
全球市场的智能可穿戴产品,停留在概念上的占据大多数,一部分已经量产的商品本身并不能带给消费者刚性的需求。比如美国一家公司生产一款售价为99美元的智能鞋垫,用来告知用户久坐了多长时间;加拿大一款叫做欢乐外套的外衣,当购买指定巧克力产品时,可以向顾客表达吃巧克力的喜悦。这些智能化的设备无疑带给人们新奇、欢乐的感觉,但是否可以带来产业化的浪潮,似乎目前还未体现。
根据信息技术产业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同样价格就会买到更多经过迭代的功能,然而根据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用户的调查,3个月新鲜期一过,人们往往就把产品锁进了抽屉。这种悖论意味着,一年半的研发投入只能制造90天的用户粘性。由于不能制造刚性需求,行业发展的成本和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之所以用户对产品没有依赖性,一是因为某些智能功能只是一些伪需求。有人虚构了一个远程冲马桶功能,来讽刺现在众多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无用功能,类似于远程调节空调温度、远程拉窗帘等一些并没有多少实际作用的智能选项。另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设备的检测数据还不够精准,也不能够给用户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说,现在市面上的手环只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来监测睡眠深度,实际上技术并不新奇。未来应该加入呼吸和心跳的数据,才能使智能手环成为真正的健康医疗可穿戴设备。
尽管微观应用层面的局面有待扩展,但大数据未来的多样化应用不可小觑。去年美国旧金山地区发生了6.0级地震,次日美国的两大可穿戴式设备运营商Fitbit和Jawbone便发布了大数据分析。数据表明,在距离震中较近的地区,93%的手环用户在地震发生时被惊醒,45%的用户之后再也没睡着过。这样大型的大数据采集如果运用到商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空间巨大。
但如此轻易的获得私密的个人信息,信息安全问题也让人们头疼。一经推出引起爆点的谷歌眼镜,就因侵犯隐私受到诟病,在今年初暂停了测试版智能眼镜的销售,并停止对个人消费者的服务。如果准确记载个人生理数据、地理位置等各种大数据非法传播,人们会面临更大的安全和隐私被侵犯的威胁。
也许到了被大数据完全包围的时代,人的生活被全方位地分解和分析,每个人就是移动的二进制数据。今天,电子技术的入侵尚且让同在一张饭桌上的人们低头不语,用朋友圈里的照片刻画自己。到了大数据普及的时代,恐怕人们得建设更为有自省意识的生活方式,用来提防对自我数据的陶醉。美国的计算机科学家Pantland专门研究智能可穿戴设备,当人们问到他会用到什么可穿戴产品时,他说:我可不戴什么可穿戴设备,我不喜欢它们,因为它们不够好。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