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宝宝出生后不久,爸爸妈妈发现宝宝的皮肤变得硬硬的、肿肿的,这是新生儿硬肿症的表现。
该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部分甚至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及水肿,常伴有体温低及多器官功能低下,是新生儿时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
本病与受冷关系密切,单纯由于受寒所导致者,又叫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本病多发生于出生后7~10天的宝宝,在寒冷的冬春季节出生的宝宝比较多见,早产、感染和窒息可引发本病,故而夏季也可发病。病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第一,皮肤硬。全身或局部皮肤变硬,不能捏起,颜色青紫或发黄,肢体有僵硬感,活动不灵活。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从小腿开始,到大腿和臀部,然后是面颊,最后是全身其他部位。
第二,皮肤凉。皮肤摸着发凉,体温下降到35℃以下,严重的低于30℃,肛温可能低于腋温。
第三,皮肤肿。按压皮肤可见凹陷性水肿,即指压下去出现凹陷,手松开后皮肤不能正常回弹。
发生硬肿症的宝宝还可以伴随出现反应低下,哭声低,进食少,活动少,经常处于睡眠状态,小便少,大便干燥,心率变慢,易并发肺炎。重症患儿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甚至全身出血,从而危及生命。
硬肿症按照皮肤硬肿范围大小,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硬肿范围只是在大腿、小腿,并没有发展到臀部。
中度:硬肿范围已经发展到臀部和肚子,但没有影响到胸背和胳膊。
重度:硬肿范围已经发展到胳膊、面颊或胸背部。
家长可以通过这个来估计硬肿的范围,进而估计病情程度。
对于硬肿症,预防是关键。
妈妈怀孕期间要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规律做产前检查,避免宝宝出现早产、产伤和窒息等情况,积极治疗可能引起硬肿症的各种疾病。
注意保暖。宝宝出生后应立即用清洁的毛巾擦干皮肤,用预热的被毯包裹,有条件者放置温箱数小时,待体温稳定再放入婴儿床中。
尽早开始喂养。一般宝宝出生后2小时就可以喂奶了,每天至少要哺乳8~12次,这样可以给宝宝提供充足的热量。
同时应注意室内通风、消毒,防止发生新生儿感染。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治未病呵护柔嫩的幼芽》,总主编郑玉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书小言责任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