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保健品广告铺天盖地,经常能看到“宿便”两字,排毒养颜类的产品更是吸人眼球,打着“清宿便、排肠毒、润肠道”的旗号,让人难辨真假。不少人花重金购买,结果不但没“排毒”,反而“中毒”,成为“肚拉拉”。这些“保健品”中因为添加了泻药成分,实际上就是让你天长日久的拉,能不减肥消瘦吗?
那么,这些虚有其表的“保健品”中,到底有多少泻药藏在里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1]。
番泻叶:主要成分为绿茶、金银花、决明子、荷叶、番泻叶、蜂蜜等,其中番泻叶的泻下作用及刺激性很强,能使大肠急剧收缩,因而泻下时可伴有腹痛。番泻叶常用于外科肠道检查或手术前清空肠内容物或急性便秘治疗,对于慢性便秘,一般不主张使用。
芦荟:美容、护发和治疗皮肤疾病的天然药物,洗发水、化妆品、饮料、防晒霜、润肤膏、香水甚至卫生纸中往往都含有芦荟成分。芦荟看似能包治百病,但具体疗效、安全性却没有足够证据。其有效成分在大肠中发挥刺激性泻下作用,刺激性非常强,用量多时可发生腹痛和盆腔充血,严重时可引起肾炎、肾衰竭。
大黄:一些排毒养颜的保健品中含有大黄,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临床上有报道,某乙肝患者因为服用含大黄的中药导致病情加重,因败血症和多种器官衰竭而死亡。另外,也有学者提出长期服用大黄类泻药可致肝硬化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番泻叶、芦荟、大黄都是刺激性泻药,不宜长期使用,经常服用泻药反而能够引起药源性便秘。这是因为习惯了用泻药通便,会减弱直肠反射的敏感性,以后即使有粪块进入直肠,也不足以产生导致排便反射的神经冲动,就会造成便秘。
其实,“宿便”没那么恐怖,医学书籍中并没有“宿便”这个概念,“宿便”的说法是商家炒作,偷换了医学中“便秘”这个概念,而绝大部分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得到改善。
一般情况下,宿便是对储留于肠道几天而未排出大便的简称。近年来,由于厂家的夸大宣传,“宿便”对健康的危害被恶意放大,令人闻之色变,令许多消费者上当受骗。
从食物的消化过程来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转化为大便需要经历一系列过程,食物在经过口腔的咀嚼和初步消化之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和胃酸、各种消化液充分混合后,通过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排出体外,大概需要24小时~48小时的时间,因此大便在排出体外前在肠道内均有一定的时间停留,有一个由稀到软的过程,这是大便形成的自然过程和规律,因而每个正常人体内都有一定的大便存留。
对于我们来说,每天正常的排便是人体生理的需求,一般来说每天一次大便,成形的软便最好。每天定时大便固然是好事,偶尔隔一两天没有大便也不必惊慌失措。医学上广泛认同的便秘定义为:每周排便不超过2次;有时出现排便少、或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并常有直肠胀感、长期用力排便、排便不完全感、腹胀腹痛等一系列症候群。
如果刻意清毒,通过药物干预或者灌肠等方法促进大便提早排出,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多和慢性腹泻,同时也会使食物吸收不完全,长期如此的话容易导致肠道紊乱并引发一系列肠道疾病。如果长期一天超过2次以上的大便,食物残渣因吸收不完全,大便容易稀软,肛周皮肤多次的擦拭和稀便残留容易引起皮炎及湿疹,肛门直肠末端容易引起痔静脉充血、肛垫下移等,从而引发痔病、肛管炎、肛窦炎等。
另外,慢性腹泻还容易引起肠黏膜水肿甚至腺体增生形成肠息肉,久而久之就有癌变的可能。因此,对正常大便的人来说,刻意的通便排毒对身体是有害而无益的[2]。
另外,对于便秘的患者,虽然习惯性便秘可导致吲哚、胺类等毒素储留,从而引起腹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好、脸色晦暗甚至息肉增生及癌变等,但滥用泻药尤其是接触性泻药(又称刺激性泻药)就更加重便秘,因为接触性泻药成分中的蒽醌类可使致癌物质堆积于肠壁,久而久之甚至形成肠癌。因此,对于便秘患者来说,调理大便主要应从体质的锻炼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入手,促进肠道自我的恢复。如果一味用通便的药物,虽然暂时能缓解便秘症状,却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反而会加重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如果长期用泻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肠炎、医源性便秘等[2]。
而近年来根据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脂肪、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因为在这种膳食条件下,粪便中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多,同时低纤维饮食会导致肠道蠕动缓慢,排便时间延长,从而使致癌物质与大肠黏膜的接触时间延长,罹患大肠癌的几率增大。因此,食用粗纤维、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和水果,可以有效改善便秘情况,从而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
总之,开始有便秘症状时,不要乱买“保健品“,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生活方式,主要有3点:一是饮食别太精细,多吃些纤维食品,如玉米、蔬菜、水果等;二是多喝水;三是适当的运动锻炼。
参考文献:
方健.当心排毒不成反成“肚拉拉”[J].江苏卫生保
王爱华.通便“排毒”,不可取[J].中医健康养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