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希川小亮皮肤科杨希川教授
|策划/编辑:雅韵责编:小雅cici
审核:李云
有喜欢吃海鲜的小伙伴吗?快举手!
周末的夜晚,和朋友一边看剧一边来点酱香麻辣蒜蓉的扇贝、螃蟹、生蚝....简直不要太美滋滋!(光看字已经开始馋了)
然而前段时间本亮看到了这样这样一个新闻↓↓↓
图源网络
啊?!被虾扎的小伤口竟然能导致截肢?吓得我赶紧放下手里的虾
难道就要因此和最爱的海鲜saygoodbye了吗?别慌!其实只要做好预防和保护措施,还是可以放心吃的!
想要吃的安心,我们得先来认识下这个导致感染的罪魁祸首——海洋创伤弧菌。
海洋创伤弧菌是什么
创伤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阴性弧菌,存在于河海交界之处,感染高发于气温较高的地区和季节。
它与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合称为致人类感染的三大弧菌,存在发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
感染途径
海洋创伤弧菌分布非常广,很多海鲜里都有,如海鱼、贝类、虾类和螃蟹。
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有两种:
生食海鲜感染
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的贝甲类海产品(尤其是暖海水中捕获的蚝)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不但会造成肠胃不适,还会引起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经破损皮肤感染
主要通过伤口接触海水或被海鲜刺伤形成感染。伤口感染可导致蜂窝组织炎、骨髓炎或败血症等多种炎症,如不及时采取治疗,致死率极高。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相互传染,因为海洋弧菌是一种需要较高盐分才可生长的嗜盐性弧菌。
症状表现
一般情况下,人体感染创伤弧菌后会有一周左右的潜伏期,如果有海产品接触史并发现以下症状,医院治疗。
感染主要引起3大症状:胃肠道感染、创面感染、原发性败血症。
胃肠道感染
以胃肠道感染为主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腹痛、恶心、呕吐、水样便等,不伴有皮肤和软组织损伤。此类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缺陷,但是鲜有因创伤弧菌感染而致死的报道。
创面感染
以创面感染为主的患者一般都曾经在皮肤有创伤的情况下接触过被污染的海水或海产品。轻者表现为轻度胃肠道反应,重者则可在24h内出现局部创面瘀斑、坏死性筋膜炎甚至坏疽,约15%的致死率。
原发性败血症
感染创伤弧菌的患者,大多以原发性败血症起病(食源性和接触性的感染皆有可能导致),常伴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继而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与创面感染患者的小面积瘀斑不同,原发性败血症患者会在下肢大面积出现大水疱、斑丘疹等,并进一步恶化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或肌肉坏死。此类患者病情十分凶险,病程短,病死率高达50%。
因刚开始的发热、寒战及胃肠道不适与流感症状类似,容易发生混淆延误病情。
所以若有类似症状并曾接触过海产品,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接触史并做血液检测!
易感人群
海洋创伤弧菌可发生在任何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相对更易感染。
比如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癌症等),以及酗酒、质类固醇激素治疗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者等等。
老人和小孩也是高发人群,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该如何治疗
临床上治疗创伤弧菌感染的措施,主要包括创面外科治疗、抗生素应用、对症支持治疗及重症监护等。
早期培养和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清创,血液净化、预防凝血障碍、甚至截肢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出现红肿、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状,并近期有海水、海产品接触史(包括食用),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医院,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目前,若能做到早期发现,对海洋创伤性弧菌感染的治愈率已在80%以上。
做好预防是关键
早期难以确诊,且病情进展快、预后极差,所以做好预防非常非常重要!!!
处理海鲜要戴手套
尤其是从事海鲜产业相关职业或爱吃海鲜的同学,留意鱼鳍、虾头和蟹等海产的尖刺部分以免被刺伤。
处理海鲜时最好佩戴厚一点的手套,一般的手套很容易被划破。
避免生吃海鲜
鱼虾蟹贝等加热一定要彻底,可以杀死致病菌。一些可生吃的海鲜(比如三文鱼),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经过超低温冷冻杀菌的。
有伤口不要接触海产品
如果你身上有伤口或破损,就不要触碰海鲜了,也尽量不要接触海水。
海鲜扎伤及时处理就医
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如果伤口较浅,应赶紧将血挤出,用清水冲洗,立刻用碘伏充分消毒伤口。如果刺伤创面较深,医院处理。
若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医院就诊。
总而言之,大家也不必害怕吃海鲜~只是在处理过程中需稍加注意。
点个在看,分享给爱吃海鲜的朋友,让大家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参考文献〕
[1]蔡瑞昭,祁少海.创伤弧菌生物特性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15(06):-.
[2]叶淑瑶,杨保伟,李凤琴.创伤弧菌致病性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30(02):-.DOI:10./j.cjfh..02..
[3]王明义,胡成进.创伤弧菌致病性及其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9(12):-.DOI:10./j.cnki.cjm.12026.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更新于年03月14日
由「皮肤科杨希川教授」原创,旨在为读者科普
科普内容不能代替医生诊治意见,仅供参考
如有皮肤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封面:稿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