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转换,儿童不时会发生一些感冒、发烧等病症,医院后,医生第一反应就是让你去检查血常规。那么,到底为什么要做血常规检查呢?
一张血常规,可以搞定4大疾病,其实判断并不难。
一、感染
根据白细胞升高或降低来判断是否细菌或病毒感染,其实比较简单。首先看白细胞总数,再看白细胞分类。外周血白细胞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白细胞包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三大类,其中粒细胞又分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一般严重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会升高,而且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也会同时升高。典型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会降低,早期中性粒细胞升高,后期淋巴细胞升高。
下面2张血常规分别代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细菌性感染当然其实判断最常见的细菌还是病毒感染,还有很多其他指标,比如C-反应蛋白、血淀粉样蛋白A都是感染指标的重要补充。因为轻症感染,无论细菌还是病毒,白细胞都是正常的,单纯靠一个白细胞来判断,远远是不够的。所以多指标评估就能克服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只有大致判断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才能合理用药,即不至于用药过度,也不会用药不及时。当然,医院还有很多“大招”,手指血还可以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鼻咽拭子还可以检测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不同的病原。
二、过敏
血常规中嗜酸粒细胞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对判断近期是否过敏意义很大。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肺炎等疾病,嗜酸粒细胞都会升高。小婴儿出现经常吐奶,喉中一直喉鸣,腹胀、腹泻、便秘、便血,湿疹、甚至气喘,如果嗜酸粒细胞升高,就强烈提示过敏因素导致的。这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所有医生都十分重视这个指标。如果医生不重视,就很可能会把过敏问题忽略,误诊为其他疾病,“消化不良”、“气管炎”、“哮喘”,可能都是“坑”。然后孩子就可能治疗不得法,吃了一大堆没有用的药。
没有发热的咳嗽、流鼻涕、清嗓子等一样也可能是过敏导致的,“感冒”、“气管炎”、“咽喉炎”依然是最浆糊的诊断。部分家长遇到医生给孩子查血常规,就会质疑,我们家孩子没有发热,为什么需要验血?这样可能就错过了一次明确诊断的机会。
最新的上海地区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各类过敏的发生率44%,所以查到嗜酸粒细胞升高的机会非常高。
三、贫血
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承担着机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与红细胞增减的意义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是最常见贫血原因,其他包括胃肠道疾病、偏食、挑食等,引起铁、叶酸、维生素等造血物质不足,或蛋白质、铜、维生素C不足均可致贫血。其他先天失血或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急慢性失血性贫血、出血、恶性疾病;继发性贫血如各种炎症、结缔组织病等,同样也会造成贫血,所以“血红蛋白”测定是发现这些问题的关键线索。
四、出血
血小板主要作用有:①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通过黏附、聚集与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参与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而进一步止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血小板在一日内的不同时间可相差6%~10%。如果血小板下降,就会造成严重出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急性白血病、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出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症、某些感染(如伤寒、黑热病、麻疹、出血热多尿期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粟粒性结核和败血症)、血友病、坏血病、过敏性紫癜等都会引起血小板下降。
孩子的血常规会“说话”,现在你会看了吗?希望以后不再“蒙圈”。
虽然血常规信息量“很大”,但是离不开医生的专业判断,诊断疾病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医生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其他的检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