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羊布病的发病原因
羊布病的病原为布鲁氏菌属的细菌,有关羊种布鲁氏菌最早的报道见于19世纪末的英国,在年从绵羊体内发现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羊主要感染羊种布鲁氏菌,有时牛种、绵羊附睾种也可感染羊发病。布鲁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鞭毛和荚膜,不会运动,该菌在体外培养时生长较为缓慢,培养周期为5~30d不等。布鲁氏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较强,但对日光、化学消*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较为敏感。
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10~10min布鲁氏菌即可死亡,在70℃的条件下10min菌株死亡,但在粪便中布鲁氏菌可存活8~25d,土壤中布鲁氏菌存活2~25d,在牛奶或羊奶中布鲁氏菌可存活3~15d,在病死的家畜脏器中可生存4个月左右。常用的消*药物,如1%~3%的石炭酸溶液、2%甲醛溶液、3%漂白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将布鲁氏菌杀死。四环素、链霉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也可杀死布鲁氏菌或抑制其生长。
二、羊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布鲁氏菌是一种可感染多种动物物种的人畜共患细菌病原,该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绵羊、山羊、牛、骆驼等动物可长期携带布鲁氏菌,而对人类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是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尤其是长期接触羊、牛、猪的畜牧兽医工作者是布病的易感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羊可通过乳汁、粪便、尿液或阴道分泌物排出大量布鲁氏菌污染草场、羊舍、饲料饮水等,使得布鲁氏菌进一步扩散。
当患病的母羊出现流产症状时大量布鲁氏菌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阴道分泌物一同排泄出,是含有布鲁氏菌的最危险的传染源。布鲁氏菌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或眼结膜感染养殖,易感羊只可通过摄入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或通过与病羊自然交配、直接接触病羊的流产胎儿、胎衣或阴道产物等感染。此外,吸血性昆虫叮咬病羊后可携带布鲁氏菌,当其再次叮咬其他健康羊只后可导致布鲁氏菌的传播。
牧民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羊、给病羊接生、疫苗接种操作不当、屠宰病羊或给病羊挤奶等多种途径感染布鲁氏菌。
三、羊布病的临床症状
羊感染布鲁氏菌后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可存在差异,主要与感染的菌株、感染羊的免疫水平、羊群的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疫苗接种情况有关。部分羊在感染后可在半个月内发病,但也可能在感染后的一至数年不发病,甚至还可能存在终生感染不发病的羊。
感染后发病的羊通常为性成熟的成年公羊和母羊,低日龄的羊对布鲁氏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母羊感染布鲁氏菌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流产,主要发生于母羊妊娠后期,流产前母羊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体温升高,随后会阴部和乳房肿大,阴道流出灰白色或灰色黏性分泌物,之后母羊出现流产症状,流产出死胎或弱胎,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阴道流出红褐色液体、子宫炎等症状。
在临床症状消退后患病羊仍可长时间带菌,成为传染源污染圈舍和草场。公羊感染布鲁氏菌后经常会出现睾丸炎,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睾丸肿胀、变硬,随病情时间增长睾丸萎缩,丧失交配能力。其他羊只还可出现关节炎、腱鞘炎、滑液囊炎等,导致病羊跛行。此外,眼结膜炎也是羊布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
剖检病羊可见子宫内有灰*色胶冻样渗出物,绒毛膜坏死且覆有*色坏死物,流产胎儿病变主要为败血症,可见多器官有出血点或出血斑。羊布病是牧区对羊群和牧民生命危害极大的一类疾病,因此相关畜牧兽医管理部分和牧民应提高牧区羊布病的防控意识,加强羊布病的防控意识,以降低羊布病的发病率,降低羊布病对牧民和羊群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