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药聊斋常怡勇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用药有一定的应用禁忌及各自特点,要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
重症肌无力(MG)主要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一种获得性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目前尚无根治MG的特效药,加之该病分型多样、病患人群多样,其治疗用药也有差异。为给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必须对中外相关指南和MG药物治疗进展有较详细了解。
1
症状性治疗药
溴吡斯的明是治疗所有类型MG的一线药物,可缓解、改善绝大部分MG患者的临床症状。溴吡斯的明应作为MG患者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依据病情与激素及其他非激素类免疫抑制联合使用。
▎用法用量:
一般成年人服用溴吡斯的明的首次剂量为60mg(儿童根据具体年龄使用),口服,3~4次/d,全天最大剂量不超过mg。
应根据MG患者对溴吡斯的明的敏感程度进行溴吡斯的明剂量的个体化应用,达到治疗目标时可逐渐减量或停药。溴吡斯的明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流涎、腹痛、腹泻、心动过缓及出汗增多等。妊娠期使用溴吡斯的明是安全有效的。
2
非特异性免疫抑制
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口服非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环磷酰胺等。
1
糖皮质激素
目前仍为治疗MG的一线药物,可使70%~80%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75%的轻-中度MG患者对20mg泼尼松即有良好反应。
特别提醒
超过50%的全身型病人在大剂量激素应用早期(7-10天内)可能会有短暂症状加重,一般持续1周左右,严重者会出现危象。医者应告知病人让其知晓;医护人员也应密切观察,必要时采取应对措施。
▎用法用量:
醋酸泼尼松以20mg/d作为起始剂量,每5~7天递增10mg,至目标剂量。目标剂量为0.5~1.0mg/kgd,清晨顿服,最大剂量不超过mg/d。
一般2周内起效,6~8周效果最为显著,达到治疗目标后,维持6~8周后逐渐减量,每2~4周减5~10mg,至20mg后每4~8周减5mg。
2
硫唑嘌呤
硫唑嘌呤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有助于激素减量以及防止疾病复发,为乙酰胆碱受体(AChR)-全身型MG(GMG)及部分眼肌型MG(OMG)的一线用药。
硫唑嘌呤起效较慢,多于服药后3~6个月起效,1~2年后达全效,可使70%~90%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用法用量:
以50mg/d小剂量起始,每隔2~4周增加日剂量50mg,至有效治疗剂量为止(儿童按体重1~2mg/kgd,成人2~3mg/kgd,分2~3次口服)。
如无严重和(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可长期服用。主要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脱发、流感样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等,多发生在启动治疗的6周左右。
3
靶向免疫治疗剂
靶向免疫治疗剂是以免疫细胞、补体、新生儿Fc受体以及细胞因子为靶点的治疗性抗体或拮抗剂。
目前临床上用于MG治疗的靶向免疫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的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适应证外用药的利妥昔单抗(RTX)以及治疗AChR-GMG的艾加莫德。
1
RTX
RTX用于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差的中重度及难治性全身型MG,特别是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一种致病抗体)-MG。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版)》[1](以下简称“中国指南”)和最新(年)国际指南[2](由来自美国、加拿大、智利、德国、意大利、日本、挪威、荷兰、西班牙、英国等10个国家的16位国际专家编写,以下简称“国际指南”)均指出RTX适合对初始免疫疗法反应不佳的MuSK-MG。其可减少类固醇药物的使用、减少复发和肌无力危象,并有一定的安全性。
有研究结果显示[3],小剂量的RTX可帮助患者减少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甚则可以停用,还可降低抗体水平、恢复肌电图正常,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表明对于难治性MG安全且可获益。
对于难治性MG,中国指南认为RTX对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疗效差的难治性GMG有效,对部分AChR-MG有效;
▎用法用量:
诱导剂量按体表面积mg/m2,间隔1周给药1次,连续给药4周,序贯给药1g,间隔2周治疗1次,共2次。
低剂量方案包括:按体表面积mg/m2,间隔2周给药1次,共2次。维持剂量为~mg/m2体表面积。
2
依库珠单抗
年关于依库珠单抗治疗难治性AChR-GMG的一项初步Ⅱ期研究[4]表明,依库珠单抗对该类患者有临床意义上的改善。
年3期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研究(REGAIN)[5]进一步评估了依库珠单抗在这一患者群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的来说,依库珠单抗治疗AChR-GMG有潜在益处。
REGAIN的开放性扩展研究[6]的结果显示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肌肉力量、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持续了3年,证明了依库珠单抗对该疾病患者的补体抑制的长期益处。
中国指南中纳入了对该药物的经济性考虑,其价格昂贵,建议用于中重度、难治性MG,可用于AChR-GMG成年患者的治疗。
国际指南指出,在使用依库珠单抗治疗之前,应遵循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的建议或其他关于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免疫接种的当地指南。
3
艾加莫德
一项评价艾加莫德治疗GMG有效性和耐受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67.7%接受艾加莫德治疗的AChR-GMG患者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即经过MG日常生活活动量表(MG-ADL)测评,患者连续4周的评分改善至少2分,而安慰剂组中的这一数字为29.7%。
此外,艾加莫德治疗组中有63.1%的患者经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QMGS)测评后表现出显著缓解,而安慰剂组中达到同等缓解的患者比例为14.1%。
40.0%接受艾加莫德治疗的患者实现了最小症状表现,定义为重症肌无力日常生活(MG-ADL)评分为0(无症状)或1,相比之下,安慰剂组中这一数字为11.1%[7]。艾加莫德于年12月17日被FDA批准治疗AChR-GMG。
4
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
和血浆置换(PE)
IVIG和PE主要用于MG急性加重期和围手术期,以及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之前,以减少或防止激素诱发的一过性加重[8]。
IVIG被认为可以中和致病抗体,并与自身抗体竞争突触后膜上的结合位点。治疗性PE通过血液离心或血浆分离,去除非细胞血液成分和致病抗体,对有感染者,需在感染得到控制后方可行该疗法。
二者也有一定的应用禁忌及各自特点,要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肾功能损害患者不可行IVIG治疗,败血症患者不可行PE治疗;对免疫抑制剂有相对禁忌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的MG患者或难治性MG,建议应用IVIG。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中度至重度MG患者中,IVIG已被用于短期替代皮质类固醇或PE;对MuSK-MG患者,建议行PE治疗。
▎IVIG用法用量:
按体重mg/kgd静脉注射5d。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无菌性脑膜炎、流感样症状和肾功能损害等,故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禁用。
参考资料:
[1]常婷.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版)[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8(1):1-12.
[2]NARAYANASWAMIP,SANDERSDB,WOLFEG,etal.In?ternationalconsensusguidanceformanagementofmyastheniaGravis:update[J].Neurology,,96(3):-.
[3]赵思佳,张慜,任凯夕,等.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长期疗效[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7(5):-.
[4]HOWARDJFJr,BAROHNRJ,CUTTERGR,etal.A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haseIIstudyofeculizumabinpatientswithrefractorygeneralizedmyastheniagra?vis[J].MuscleNerve,,48(1):76-84.
[5]HOWARDJFJr,UTSUGISAWAK,BENATARM,etal.Safetyandefficacyofeculizumabinantiacetylcholinereceptorantibodypositiverefractorygeneralisedmyastheniagravis(RE?GAIN):Aphase3,randomis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restudy[J].LancetNeurol,,16(12):-.
[6]MUPPIDIS,UTSUGISAWAK,BENATARM,etal.Long?termsafetyandefficacyofeculizumabingeneralizedmyastheniagravis[J].MuscleNerve,,60(1):14-24.
[7]HowardJF,,BrilV,VuT,etal.Safety,efficacy,andtolerabilityofefgartigimodinpatientswithgeneralisedmyastheniagravis(ADAPT):amulticentre,randomised,placebo-controlled,phase3trial[J].LancetNeurol,,20(7):-.DOI:10./s-(21)-9.
[8]DEZ?PORRASL,HOMEDESC,ALBERTIMA,etal.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smaypreventprednisoneexacerbationinmyastheniagravis[J].SciRep,,10(1):.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丨药聊斋常怡勇
本文审核丨邓才洪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丨陆离先生向宇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