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几张解剖鱼图:
小伙伴一看。说,细菌性败血症。
这位朋友有十个网箱,大概有四万斤鱼左右,水库网箱,水流不快,他问,要怎么用药?
小伙伴建议,内服为主,先减料一半,搭配加减消*散+龙胆泻肝散+清热散内服拌料,连用5天。
外用,毫升苯扎溴铵和浓戊二醛毫升,一套用2亩。
细菌性败血症也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作为暴发性流行病其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往往让很多养殖户闻病失色;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
提醒养殖户注意,防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的死亡率高,患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可造成发病的鱼大量死亡。甚至绝产,是池塘养殖的恶性病害。
与细菌性败血症症状相似的鱼病之间的区分
▌1,鳜鱼病*病与细菌性败血症的区分
(1)品种的选择。鳜鱼养殖池塘,如果是细菌性败血症,池塘里面套养的饵料鱼也会出现细菌性败血症。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只感染鳜鱼。
(2)症状上的区分。由于肾脏、脾脏是病*感染的主要器官。鳜鱼脾肾坏死病*病,往往可见脾脏肿大,呈紫黑色,肾脏肿大,充血。
细菌性败血症脾脏和肾脏肿大,充血,发黑的症状不如鳜鱼脾肾坏死病*病明显。
(3)病*性出血病胃部病变表现为斑点状出血,而细菌性败血症无此现象。
(4)病*性出血病肠道病变表现为肠道充血或环状充血、肠内容物有*色果冻样物质,而细菌性败血症肠道膨大、肠内容物稀薄。
(5)病*性出血病多发生在养殖水体“转水”,“倒藻”或者天气剧变等养殖环境突变,人工操作不当带来的强应激之后,而细菌性败血症无此现象。
▌2,细菌性败血症与应激性出血的区分
细菌性败血症导致的机体出血时全身,广泛性的充血和出血,体内多有淡*色或者带血的腹水,而应激性出血以体表充血或出血为主,体内无腹水。
应激性出血多发生在养殖环境剧变,人工操作不当等环境下发生,和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规律不同。
一、到底是什么病因,引发的”出血“?
1、病原性病因:
1)锚头鳋、中华蚤等寄生虫的寄生;
2)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条件致菌大量繁殖感染,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并产生大量细菌*素,对鱼体产生溶血性出血。
2、非病原性病因:
1)水质不良: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偏高、pH波动大、藻类*素等形成环境胁迫效应;
2)环境应激:天气突变水温急剧变化上下水体对流、外源水的大量注入、拉网捕捞、碳铵等含氮化肥不当使用等。
小结:跟水温有关,26℃以上时最为严重;危害最严重的品种以白鲢、鲫鱼,草鱼为主;发病率达60%以上,死亡率达10%~80%;如果鱼池中淤泥增多,底质与水质恶化,饲养密度过大,饲料变质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主要症状:发病初期,在鱼的颌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轻度充血。病鱼食量减少,随后病情严重,病鱼体表充血加重,眼眶充血而眼球突出。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充血,呈红色。肛门红肿,腹部膨大,剖检,腹腔内含有淡*色或红色浑浊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呈半透明,肠道内充气并有稀薄的粘液。部分鱼贫血鱼鳃色变深。
二、如何处理防止死鱼?
(一)预防建议
引发细菌性败血症的主要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因此,养殖过程中管控好水质与底质,是减少细菌性败血症爆发的关键点。
在鳜鱼的养殖过程中,可以在饵料鱼入池之前,可以用聚维酮碘对饵料鱼进行消*,减少病原微生物之间的传播。
对于池塘养殖,可以在养殖间隙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淤,翻晒等处理。养殖期间搭配底质改良机械和定期使用增氧型和氧化型底质改良剂,维持池塘底质的健康,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高温季节起捕“热水鱼”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抗应激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损伤带来的细菌继发感染。
(二)紧急治疗
如果发现这样的情况,一般处理方案为:减料投喂,搭配加减消*散+龙胆泻肝散+清热散内服拌料,,使用3-5天。
如果养殖水体不良,氨氮,亚盐严重超标的情况下,需先进行调水,可使用降氨灵,过硫酸氢钾等处理。改底,降氨氮降亚盐处理后,再进行消*。
疾病咨询张老师,请扫描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