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容易治吗 http://pf.39.net/bdfyy/tslf/191002/7508091.html年生于新加坡,年回国,祖籍广东梅县桃尧镇*沙村。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一级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皮肤病学专家、医学真菌学专家。年毕业于第四*医大学医疗系,后进入第二医院皮肤科工作。年创立了中国医学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隐球菌专业实验室,明显提高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愈率;发现6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队真菌病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分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兼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与感染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编委等十八项学术兼职。年获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及*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荣誉称号、年荣获上海市“爱国奉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年荣获上海市“侨界十杰”荣誉称号、年荣获全*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以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及省部级各类成果奖18项;主编《真菌病学》、《病原真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等专著8部,其中《真菌病学》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总后勤部“一代名师”称号。
廖万清
他有着多重身份——院士、华侨,可他说自己归根结底是名医生;他幼年远离父母回到国内,靠人民助学金完成学业,为此他立志报效祖国;工作中,他不为权威所束缚,最终发现了新菌种;成名后,他说院士就是战士,继续着他的“战斗”。他就是本期采访嘉宾——医院廖万清院士。
★
生于新加坡,长于新中国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灾荒迫使广东梅县一对客家夫妇踏上迁徙之路,到南洋谋生。他们先是漂洋过海到达印度尼西亚,靠经营一家小车衣店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年,当这对夫妇又漂泊到新加坡时,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这个小男孩就是廖万清。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到了东南亚,当地居民的生命岌岌可危,在前途未卜、生死未知的情况下,廖万清的父母决定把三个孩子中的一个——廖万清送回中国,留根于祖国。那年廖万清才3岁,就被送回了广东梅县*沙村,开始远离父母、与叔叔相依为命的生活。廖万清叔叔家住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里,四周青山的主峰上有棋盘石、笠麻栋等王寿山十八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流过廖家祠堂和廖万清上学的明新小学堂。关于棋盘石、笠麻栋有着这样的民间传说:王寿山风光秀丽,常有仙人云游至此,有一回,两位仙人在棋盘石对弈,一位仙人觉得热,便把斗笠随手扔了出去,形成了笠麻栋。这是廖万清小时候最早接触的“科幻小说”。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给廖万清留下了幸福的童年时光——高高的山峰是廖万清孩童时代最喜欢的“游戏场所”,他上山采蘑菇、捉山鼠,或者干脆光着脚和小伙伴们一口气爬到最高的山峰,再俯瞰大地,感受“一览众山小”。直到现在,已是将*、院士的廖万清也还是喜欢登高望远。
★
珍惜学习机会,立志从医、参*
由于很小就不在父母身边,廖万清很早就懂事了,从小就知道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刻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牢记启蒙老师的教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日历、日历,挂在墙壁,天天撕去一页,使人心头着急,光阴如流水,转瞬无踪迹,想起我自己,年少少成绩”,廖万清给最后这句话又加上了“既往矣,来者可追!”以鼓励自己抓紧时间读书。这些话确实对廖万清起到了敦促的作用,他在学习上从没让叔叔操过心。提起启蒙老师,廖万清非常感激:“他不仅教导我认真读书,还教我如何克服障碍成功。小学5年级时我参加了一次演讲比赛,毕竟是小孩子,我心里很紧张,老师教我站在稻田上面,想象周围的稻田全是人,锻炼演讲,后来我得了小学演讲比赛第一名。”
土地改革开始,廖万清的叔叔被划分为地主,为了保护廖万清,叔叔和他分了家,从那以后,廖万清就开始独自过活,那时他只有12岁。廖万清上初中以后的生活几乎都是靠人民助学金度过的,“那个时候有人民助学金可以申请,经过老师、同学评选,结果我被选中可以拿助学金。开始是每月6块钱,我用1块8买菜,其他买米,所以我深深感受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
初中毕业,高中升学考试前,由于吃了一块野山蜂的蜂蜜,廖万清病倒了,还好他的叔婆懂医学知识,是助产士,及时对廖万清施以救治,他才病愈并及时赶上了升学考试,考上了省重点高中——梅州中学。廖万清的叔公廖罗士是留美学生,回国后当了乡村医生,并支持游击队,解放后医院第一任院长。在廖万清看来,叔公的医术好、为人好,人人都爱戴他,廖万清对他更可以用“崇拜”来形容,所以廖万清从小就希望能像叔公那样当医生,解决人们的病痛之苦。此外,参*、报效祖国也是廖万清所一心向往的,因为他深知他是拿人民助学金长大的,是*和国家培养了他,而他要回报这一切。
△与梅州中学内自己的雕像合影
年,廖万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恰逢*队院校到梅州中学招生。一开始是空*部队大学,廖万清的班主任推荐了他,但检查过后,廖万清因有海外关系被刷了下来;第二次是海*大学,但检查后,又因为廖万清体重达不到要求而再次落选(当时17岁的廖万清只有39公斤,但海*招生要求体重在45公斤以上);第三次是第四*医大学前来招生,班主任又推荐了廖万清,在看了廖万清的简历并进行了相关检查后,招生负责人决定录取廖万清。有了两次落选经历的廖万清怀着忐忑的心问道:“我有海外关系,收不收?”招生负责人爽朗地回答道:“出身是没办法选择的,而革命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你愿不愿意为国防卫生事业服务?”廖万清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愿不愿意到四医大?”“愿意!”“好,这就行。”廖万清又问:“我体重比较轻,身材比较瘦小,行不行?”招生人员答道:“不要紧,到了西安好好锻炼身体,会长大长高的。”一瞬间,廖万清参*、从医的愿望都实现了,他心花怒放,并暗下决心,要好好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
热血青年,一心报国
在跨越了十几个省后,廖万清来到了位于古城西安的第四*医大学。廖万清从小长于气候湿润温暖的广东梅县,而他刚到西安时正是秋季,漫天的*沙和刺骨的寒风是大西北给他的“见面礼”。除却适应环境,廖万清最先面临的“障碍”就是*训的超体能考验。17岁的廖万清个子不高且瘦,步枪和他差不多一般高,但不管教官怎么要求,廖万清都按要求训练,背着枪摸爬滚打、翻墙样样都照做不误。尽管个子小,但廖万清硬是获得了队形嘉奖。在学习上,廖万清也不输人,一直稳居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廖万清强烈的报国情:“我是祖国的儿子,是人民把我养大,我倾慕中国人民解放*的辉煌历史,我也渴望接受*队严格的训练来磨练自己的意志,为神圣的国防医学及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一生。”
5年后,廖万清以“五好学员”的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填志愿时,像当时的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廖万清怀揣满腔热情写道“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祖国需要我到哪里去我就去哪里”。当时*队已获得了大发展,出于建设的需要,一批优秀毕业生被分配到第二*医大学、第三*医大学、第四*医院,成绩优秀的廖万清便被分到了位于上海的第二*医大学。宣布分配结果的时候,同学们都很惊讶,因为廖万清只是一个农村小伙子,既无靠山又无后门,而上海的第二*医大学可是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地方。谈起往事,廖万清坦荡地说道:“那时候我没有任何私人欲望,就是抱定组织需要我去哪儿就去哪儿,结果竟被分到了大上海——进一步学习工作的大舞台,其高兴难以言表。”
★
开拓医学真菌学新领域
医院后,廖万清面临着人生又一个选择——专业和科室选择。当时很多医学生都倾向于选择大内科、大外科,但廖万清却选择了并不“受宠”的皮肤科。“我认为那个时候皮肤科需要人。那时候皮肤病很多,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病人的问题,所以我选了皮肤科。而且我觉得,现在的冷门有可能是将来的热门,现在的小科有可能是将来的大科。”
在皮肤科的工作过程中,廖万清发现真菌病人很多。20世纪70年代,廖万清参加了杨国亮教授牵头开展的上海市皮肤病调查,对上海11万人的调查显示,真菌病(如头癣、手癣、足癣、体癣等)的发病率是47.6%,大部分人都受真菌病困扰。在后来的工作中,廖万清又认识到,真菌不仅侵犯皮肤,还可以侵犯皮下组织、黏膜、胃肠、心肝脾肺肾、脑等深部组织,引起严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拿隐球菌脑膜炎来讲,如果不及时治疗,86%在1年内死亡,92%在2年内死亡。”
正是与隐球菌脑膜炎的正面遭遇,才使得廖万清真正走进了真菌世界。年的一天,一名40岁左右从事海运工作的干部因高烧、医院就诊,腰穿后发现,该患者系隐球菌性脑膜炎。廖万清参与了抢救,但由于病人就诊太晚、病情严重,又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几天后病人便不治身亡了。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年轻的生命逝去而束手无策,令廖万清非常难过,也备受刺激。这次事件后,廖万清开始钻研隐球性菌脑膜炎的治疗办法。为了了解“敌人”,廖万清骑着自行车去复旦大学微生物系当起了“走读生”,从基础理论、做实验到临床观察,他一步步越来越熟悉真菌家族。不久后,医院又收治了一名脑膜炎患者,这名患者是位27岁的司机,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高烧、意识丧失被抬到医院。由于之前已在他院接受过抢救,但均不见效,家属已觉无望,并已为患者准备了后事。廖万清凭着临床经验和科研积累,果断确诊该患者为隐球菌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败血症,且患者脑脊液菌体计数高达个/mm3。此时,廖万清打破常规,用最新的综合治疗方法——鞘内注射及联合抗真菌药治疗、降颅压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实施救治,最终患者被成功抢救了回来,并返回了工作岗位,随访至今无任何后遗症。
此后,廖万清成功救治了一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消息扩散开来,类似的病人纷纷前来找廖万清看病。年12月,在一例脑膜炎患者的腰穿脑脊液中,廖万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往脑脊液中的隐球菌大多数都是他所熟知的圆形或椭圆形,而此例患者脑脊液中的菌体却呈现出奇异的细长型,就像是针形或棒形。这是什么东西?廖万清不懂。于是他开始请教其他专家,华山、瑞金、长海,医院他都请教了一个遍,结果竟没人认得这种奇怪的菌,甚至有权威人士说这恐怕是污染菌,但这个回答却让廖万清心存疑问,“污染菌怎么会引起脑膜炎?”廖万清没有被权威所束缚,他不相信这样的回答,于是他继续做各种化验,并请南京皮炎所、复旦大学一起做,最后他们得出了一致结论——这种菌是致病菌,是一个特殊的菌种。廖万清将这种菌的菌号定名为S——S代表上海,第二医院首次于年12月发现。近30年来,廖万清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对此菌进行研究,现在已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确定此菌为格特隐球菌ITSC型。目前,隐球菌S菌株已被美国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ATCC(ATCC)、比利时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BCCM(IHEM)、荷兰微生物真菌保藏中心CBS(CBS)等国际著名实验室收录并永久保藏,并向世界各研究机构有偿供应该菌株,价格也从最初的美元/株上升到了现在的美元/株。廖万清表示,国内如果有谁需要这一菌种,他愿无偿赠送,“你在国外花美金买到的菌种还是第二代的,我这里的是原创的,国外各实验室的菌种本来就是我最初送给他们的”,廖万清笑道。
△在实验中
除了隐球菌S菌株,廖万清还发现了多种新菌种: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少根根霉引起的坏疽性脓皮病,该菌种被前世界人和动物真菌病学会秘书长Ch.DeVroey教授、著名真菌学专家M.A.A.Schipper等鉴定确认;首次发现“具多育现象米曲霉引起肺曲霉球”、“聚多曲霉引起阻塞性支气管曲霉病”、“涎沫念珠菌引起股癣型念珠菌病”、“顶孢头孢霉引起白毛结节病”等罕见真菌及其所致疾病并成功治愈。
这些新菌种的发现大多源于偶然。“偶然当中存在着必然性,偶然的出现依赖于平时仔细的工作。没有功底、没有知识基础,即便看到宝也不会认识”,廖万清如是说。由于科研成果突出,年经卫生部批准,廖万清在医院皮肤科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隐球菌专业实验室”,为医学真菌学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为部队做真菌病防治工作是我的责任”
作为一名*人兼医生,廖万清十分重视*队真菌病的防治。“*队由于环境特殊所以容易发生真菌病。*队人多,资源相对少,尤其是海*,环境更特殊,用水需要控制,在训练出了一身汗后,往往衣服还要接着穿,这种潮湿温暖的环境很容易感染真菌。此外,由于整天穿着胶鞋,又要保持*人姿态,很长时间站着不动,这样就容易发生足癣。”廖万清通过对东海、南海舰艇部队、陆*野战部队、空*部队、特种兵部队、海*陆战队、驻岛部队万余人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队各种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为29.5%~60.3%,占非战斗减员的一半多。为此,他专门制定了针对*队真菌病的防治措施,并研制了防癣鞋垫、防癣袜、防癣裤等抗菌装备及复方酮康唑霜、复方奈替芬霜等药物,显著降低了部队浅部真菌病的患病率,有效保障了战斗力。此外,针对粮食霉变引起战士的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廖万清及其团队还发明了专利——食品防霉保鲜剂,防止粮食霉变。廖万清说:“作为一名*人,用我的研究成果为部队解决实际问题是我的责任。”
△医院医疗队为东海潜艇支队服务
其相关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以第一完成人获*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成果奖17项,并荣获解放*总部授予的“中国人民解放*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
“我的事业在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的年,廖万清曾请假去新加坡探亲。当时的新加坡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环境优美、生活优越,他的母亲、姐姐、弟弟的生活已经很好,他们都劝廖万清留下来,并告诉他在新加坡行医待遇优厚,房子、车子、票子都不少。但却被廖万清婉言拒绝了:“我是系着红领巾、戴着共青团徽、穿着*装成长的,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的事业在中国。”廖万清对母亲说:“如果您愿意,可以到中国来,如果您不习惯,总还有我姐姐、弟弟在新加坡照顾您,但我不会留在新加坡的。至于房子、车子、票子,我们以后也会有的,我觉得只要不愁吃、不愁穿,够用就行,不必要求太多。”
正是在廖万清去探亲的年,他还正在写一本书——《真菌病学》。本来按规定探亲有3个月的时间,但为了事业和他的专著,廖万清不到3个月就提前回国了。年,他的第一部86万字的专著《真菌病学》完成。该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真菌病学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介绍了我国科研工作者自己发现的新菌种、在我国出现的各种深部和浅部真菌病以及我国创造的防治真菌病的独特办法,是我国医学真菌领域一本重要专著,并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
★
寄语青年人
“我参*的时候不满十八岁,当我一满十八岁,马上写了入*申请书,但由于我有海外关系一直没能如愿。但我一直都没放弃入*的愿望,仍然屡次申请,直到我45岁那年,我才成为一名共产*员。”“再拿我当选教授来说,我足足花了25年才升为教授,当然有文化大革命的因素,但我想指出的是,中间无论历经什么,我都没有放弃上进心。如果此山望着那山高,或者中途放弃、改行,都不能实现我的理想,我也就不是今天的我了。”
△获总后“一代名师”称号
因此,廖万清院士有句座右铭:“为理想,追求不断,矢志不渝;为事业,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他希望青年人能有这种执着理想、开拓事业的劲头。
廖院士还说:“院士就是战士,我还要继续向前辈、向同行学习,继续拼搏、继续战斗,为祖国、为*队做应有的贡献。”
院士传记
在中国工程院主导下,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廖万清传》,扫码可购,了解更多廖万清院士·医生·战士的成长历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