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精彩回顾e连线保驾护航淋巴瘤MDT会 [复制链接]

1#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17687.html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所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属于化脓性脑膜炎的一种,在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中居首位。这种病多发生于冬春季,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4月是流行季节,儿童发病率较高。

1

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哪些人易感染?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空气飞沫传播,流行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以上。病人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染期不超过发病后10天,经治疗后细菌很快消失,故病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远不如带菌者。

流脑经呼吸道传播,病原菌主要是通过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病原菌在体外生存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如玩具、毛巾等间接传播的机会很小。2岁以下的婴幼儿可通过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奶、接吻等方式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6个月以下婴儿可自母体获得免疫而很少发病;成人已在多次流行过程中经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故儿童发病率高,以5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2

流脑的发病机理

病原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一方面取决于细菌的数量及*力强弱,更重要的是与人体防御功能有关。如免疫力强,则入侵的细菌迅速被消灭;如免疫力较弱,细菌可在鼻咽部繁殖而成为无症状带菌者,或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可获得免疫力而不治自愈。

少数人因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力强,则细菌自鼻咽部进入血循环,形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皮肤可见出血点,如进一步发展,病原菌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引起化脓性炎症和其它部位的化脓性病灶。

3

有哪些临床表现?

此病潜伏期一般为2~3日(1~10日)。按病情分为以下各型各期:

普通型

此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

1.上呼吸道感染期:多数病人可无此期表现。可有低热、咽痛、咳嗽及鼻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持续1~2天。

2.败血症期: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伴头痛、浑身不适、精神萎蘼等*血症症状。此期重要的体征是,约70%~90%的病人可有皮肤黏膜的瘀点或瘀斑,从1~2毫米至1~2厘米,开始为鲜红色,以后为紫红色,持续1~2日后进入脑膜炎期。

3.脑膜炎期:此期症状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剧烈的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可因神经根受刺激而出现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及抽搐,病人经治疗通常在25日内进入恢复期。

4.恢复期:经治疗后病人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症状逐渐好转,神经系统检查正常。约10%的病人可出现口周疱疹。病人一般在1~3周内痊愈。

暴发型

少数人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如不及时治疗可在24小时内危及生命,病死率高,儿童多见。又可分为:

1、休克型。旧称华-佛氏综合征。起病急,高热伴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及意识障得。全身皮肤粘膜广泛瘀点、瘀斑,可迅速融合成大片伴中央坏死。可以出现循环衰竭,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末端发凉、口唇发青,脉搏细快甚至触摸不到,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

2、脑膜脑炎型。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除高热、头痛、呕吐外,意识障碍加深,并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可有反复惊厥,可有血压升高,瞳孔改变(忽大忽小或一大小),眼底检查可见静脉迂曲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等脑水肿表现。严重的脑水肿可发生脑疝,常见的是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表现为昏迷加深、瞳孔改变、肌张力增高,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

3、混合型。以上两型临床表现同时或先后出现,病情极严重,病死率高。

轻型

病情轻,临床表现为低热,轻微头痛及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皮肤粘膜可有少数细小出血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可无明显改变。

4

婴幼儿流脑的特点

婴幼儿颅骨骨缝及囟门未闭合,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及拒食、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烦躁不安、尖声哭叫、惊厥及囟门隆起,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5

诊断依据及检查方法

根据流行季节多为冬春季,儿童多见。临床表现发病急,出现高热、谵妄、昏迷或惊厥、头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唇周及指端青紫及脑膜刺激征。

血象:白细胞数显著增高,最高可达4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涂片可找到细菌即可确诊。

为了明确流脑的诊断,需要做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做检。可见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明显升高:4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90%以上;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及氯化物明显减低。但发病开始1~2天或败血症休克型患者,脑脊液检查除颅内压增高外,其他检查均可无明显改变。

24小时后,再复查脑脊液,以免漏诊。脑脊液离心沉淀后做涂片染色或皮肤瘀点处刺破挤出少量组织液涂片染色,细菌阳性。对颅压明显增高的病人,腰穿检查应小心,注意防止发生脑疝,可先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颅压后再操作。

腰穿时应使脑脊液缓慢流出,以免流出过快、量多致颅压急剧下降,必要时穿刺针芯不要完全拔出。操作后应平卧68小时。

6

怎样治疗及预防?

强调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一旦发现或可疑流脑,医院隔离治疗,以避免感染播散。常用药物主要有:

青霉素青霉素在脑脊液中的浓度一般为血浓度的10%~30%,注射普通剂量不能使脑脊液内含量达到有效杀菌浓度,但注射大剂量能使脑脊液内药物达到有效浓度,治疗效果满意。如诊断确定,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耐药者可选用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可与氨苄西林或氯霉素连用,对青霉素或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

氯霉素氯霉素较易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脊液中,且脑膜炎球菌对之亦很敏感,因此当患者对青霉素过敏时,可改用氯霉素治疗。

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研究应用较多者为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疗效良好。这类药物*性低,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且脑脊液内浓度较高,故对病原诊断尚不明确者可以应用。

磺胺药在耐磺胺率低于10%的地区仍可应用。成人采用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或针剂,儿童按磺胺甲恶唑(磺胺甲基异恶唑)口服、肌内或静脉注射。亦可采用磺胺嘧啶加甲氧苄啶治疗。有肝、肾疾病,对磺胺药过敏或有*性反应者均不宜应用。

甘露醇20%甘露醇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直至呼吸恢复正常,瞳孔两侧大小相等,血压恢复正常及其他颅内高压症状好转为止。甘露醇亦可和高渗葡萄糖交替应用,后者为50%溶液。肾上腺皮质激素亦可同时应用,以降低颅内压。

对神志不清者应加强护理,如保护角膜以防溃疡形成,保持皮肤清洁及经常改换体位及拍背,以防止褥疮和呼吸道感染。呕吐时防止吸入;惊厥时防止舌咬伤;呼吸困难时给氧。头痛可酌用可待因、阿司匹林,或用高渗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

高热时可用乙醇擦浴或小剂量安乃近肌内注射。惊厥时可用副醛肌内注射或用10%水合氯醛灌肠。

对中*性休克患者,除积极的抗感染外,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维持血压,保护心肌功能。并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应在肝素化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者,应用脱水剂,防止脑疝。

患病期间应注意膳食多样化、营养均衡。如宜多吃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还应多进食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口味宜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及高盐的食物,如咸菜、腌肉、精制糖等。总之,科学合理的饮食能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预防重于治疗,首先要把防范放在首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早期发现病人,医院隔离治疗,不少于5~10天。

(二)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在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三)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所有孩子从出生后即应按照一定的免疫程序去接种疫苗,包括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

(四)尽量减少儿童去人多拥挤场所的次数,特别是不宜带孩子逛商场、游乐园等场所,避免其与患病人员的接触。

(五)适当进行身体的锻炼,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往期热文推荐

1.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难题不能再拖了,亟需多部门支持!

2.全省在岗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比照村干部执行,3月2日前必须落实

3.村医监测体温敷衍了事被吊证、罚款,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反思!

4.别让拍照留痕伤了乡村医生的心

5.好消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啦!恢复不力将被问责!

6.防控还未结束,公卫和家医签约任务又来,乡村医生哭了!

7.全国大督查开启,基层医疗机构重点查这些内容!

8.村医注意!四月份警惕农村这些常见疾病!

9.不能输液,基层医生要找新出路了!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