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健康平安!
中文名称:淋巴结肿大
英文名称:lymphadenectasis
传染性:false
主要病因:感染、肿瘤、反应性增生等
常见症状:广泛性或局限性的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lymphadenectasis)是指扩大的一个或多个淋巴结,可能是源于数量增加的淋巴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或者来源于通常不存在的浸润细胞。这种表现可能是广泛性的(涉及三个或更多的淋巴结组)或局限性的。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象检查、骨髓检查、血清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涂片、淋巴结活检、CT、B超等
门诊指征
1、淋巴结呈进行性肿大、质硬、无红肿及明显压痛,须及时就医排查恶性病。
2、突然出现淋巴结轻到中度肿大,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及明显压痛,持续不消退,考虑急性感染的可能。
3、出现淋巴结轻到中度重大,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等表现,但肿大淋巴结可互相黏连或与邻近组织黏连,淋巴结大小动态改变不明显。考虑慢性感染的可能。
4、出现高热,颈、腋下等处浅表淋巴结肿大,伴有轻度压痛,考虑变态反应性疾病。
5、出现长期反复发热,伴有皮疹或关节疼痛等表现,考虑结缔组织病。
出现上表现须及时于感染科、皮肤科、肿瘤科、内科等科室就医咨询,医生可能建议行血象检查、骨髓检查、血清学检查、淋巴结穿刺涂片、淋巴结活检、CT、B超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均须及时就医。
症状起因
1、感染
(1)急性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急性蜂窝织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风疹等。
(2)慢性感染
结核、真菌感染、丝虫病及性病等。
2、肿瘤
(1)淋巴瘤
霍奇金病与非霍奇金病。
(2)白血病
急性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浆细胞白血病。
(3)恶性组织细胞病
(4)浆细胞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病。
(5)肿瘤转移
鼻咽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乳腺癌、结肠癌、精原细胞瘤等。
3、反应性增生
(1)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2)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3)免疫反应性疾病
药物反应、疫苗接种反应、血清病、Castleman病(血管滤泡性淋巴样增生、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4)风湿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变应性亚败血症、结节病等。
4、其他
(1)组织细胞增生症X(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
(2)类脂质沉积症
Gaucher病、Nieman-Pick病。
检查
1、体格检查
应按一定顺序检查浅表淋巴结。依次为耳前、耳后、耳下、枕后、颌下、颏下、颈部、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触诊时应注意肿大淋巴结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有无压痛等情况,同时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及瘘管形成。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淋巴结肿大者应常规查血常规。当淋巴结肿大时,各型白血病较易经血常规检查发现,此时外周血出现数量不等的原始及幼稚细胞。
①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炎性疾病。
②淋巴细胞绝对数增加应考虑病*感染、免疫性疾病。
③变异淋巴细胞增多超过20%可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④嗜酸粒细胞增多提示寄生虫感染或嗜酸粒细胞肉芽肿。
⑤在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晚期以及许多实体肿瘤晚期,因肿瘤细胞浸及骨髓,可致全血减少。
(2)骨髓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白细胞、浆细胞瘤、类脂质沉积症等疾病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疟原虫、利什曼小体的检出率较高。
(3)血清学检查
嗜异性凝集试验1∶可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疑及钩端螺旋体病、恙虫病和布氏杆菌病应作相关血清学试验;疑及性传播疾病时可做HIV抗体、梅*血清等试验。
(4)特殊检查
包括淋巴结穿刺涂片、淋巴结活检、CT、B超等影像学检查。
诊断
1、了解患者发病年龄、病程、起病方式、伴随症状、发展过程等。
2、儿童、青少年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多因急性感染所致。应注意沿淋巴结引流区域寻找感染灶。青壮年急起多处淋巴结肿大伴疼痛、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应注意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但应除外白血病、淋巴瘤、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等。中老年有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应警惕恶性淋巴瘤及淋巴结转移癌,一般需活检确认。
3、慢性淋巴结肿大往往提示为慢性炎症如结核、真菌感染等,也见于病程缓慢的淋巴瘤、慢性型Gaucher病、免疫性疾病。
4、全身广泛淋巴结肿大可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白血病、免疫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淋巴结肿大患者的伴随症状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5、伴皮肤瘙痒应考虑霍奇金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伴周期性发热多见于恶性淋巴瘤。
6、局部淋巴结肿大伴低热、盗汗、消瘦,提示淋巴结结核、淋巴瘤或淋巴结转移瘤。全身淋巴结肿大伴贫血、出血、发热等,主要见于各种类型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晚期,偶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鉴别诊断
1、急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常呈轻至重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局部皮肤可有红、肿、热及明显压痛,可伴发热及白细胞增高,治疗后淋巴结可缩小。感染性淋巴结肿大,多数由局部感染所致。局部脏器感染常引起相应引流区的淋巴结组群肿大,如面部、五官或头颅急性感染,常引起颈部、颌下、耳后、枕后等多处淋巴结肿大。
2、慢性感染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多为轻至重度肿大,质地中等,有轻度压痛,局部皮肤无红、肿、热等表现,但肿大淋巴结可互相黏连或与邻近组织黏连,淋巴结大小动态改变不明显。如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丝虫病、真菌感染等。
3、肿瘤所致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往往呈进行性肿大、质硬、无红肿及明显压痛,一般亦无黏连和瘘管形成。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瘤、恶性组织细胞病、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淋巴转移癌。
4、变态反应性淋巴结肿大
(1)急性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病
青少年多见,主要表现为高热,颈、腋下、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有轻度压痛,伴有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对抗生素治疗无效。
(2)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
一种病因未明的T淋巴细胞调控失常致淋巴细胞经抗原启动后过渡增生的疾病,部分病例在病程晚期可转化为外周T淋巴细胞瘤或免疫母细胞淋巴瘤。
(3)Castleman病
一种原因不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又名巨大淋巴结增生。
(4)窦性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
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互相融合成巨大肿块,经数星期至数月可自行消退。
(5)反应性淋巴结炎
多种药物,如肼苯哒嗪、甲基多巴、异烟肼、苯妥英钠等可引起变态反应,出现皮肤松弛症巨型大疱或呈红斑狼疮型反应,伴淋巴结肿大,停药后肿大淋巴结可缩小或消失。
5、结缔组织病
(1)变应性亚败血症
儿童较成人多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发热;反复一过性多形性皮疹与关节疼痛;淋巴结、肝、脾肿大;血、骨髓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
(2)结节病
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疾病。
(3)系统性红斑狼疮
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肿大并不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线索。
6、性传播疾病致淋巴结肿大
(1)软下疳
为Ducreyi嗜血杆菌引起的局灶性接触性传染病。
(2)性病淋巴肉芽肿
由数目有限的沙眼依菌属的免疫型所引起,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3)艾滋病
艾滋病相关征群中有一个亚型,表现为顽固的全身淋巴结病,淋巴结肿大常持续3个月以上,而近期并无任何可致淋巴结病的疾病或用药史。
7、类脂质沉积症
对小儿或儿童有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伴有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症状者,应做骨髓检查,若发现特殊的泡沫细胞、葱皮样细胞,可分别诊断为Nieman-Pick病、Gaucher病。
治疗或调理
明确诊断后,如系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免疫反应引起的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如系恶性肿瘤引起淋巴结肿大,可采取外敷中药加内服中药进行调理,实在万不得已再采取化疗和放疗。部分不能明确原因的淋巴结肿大,宜追踪观察及对症处理。
预防调护
预防淋巴结肿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多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拥有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切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注意事项
1、如果患者发热超过38.3℃,不要执意降低温度。
2、如果是细菌或病*感染,必须容忍发热,这可能有助于恢复。
3、如果患者不适合使用退热药,也可用温和海绵浴或者低温毯进行降温。
4、最好获得血液以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沉和血培养。
5、准备其他诊断测试计划,如胸部透视,肝、脾扫描,淋巴结活检,或淋巴造影。如果测试显示感染,请查医院*策。
临床意义
1、局部淋巴结肿大
引起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
(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由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质地软、有压痛、表面光滑、无粘连。
(2)淋巴结结核
肿大的淋巴结多发生于颈部血管周围,呈多发性、质地稍硬、大小不等、可互相粘连或与周围组织粘连,晚期破溃后可形成瘘管,愈合后可形成瘢痕。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硬或有橡皮样感、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如肺癌多向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胃癌或食管癌多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称为Virchow淋巴结;乳腺癌多向腋下淋巴结转移。
2、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可遍及全身,大小不等,无粘连。如急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瘤、白血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看了上面专业人士的描述是不是感觉很害怕呢?来看一下文中的用了金刚酊的效果吧。
(以下图片皆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