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怀孕39周的小周(化名)莫名其妙地高烧了好几天,而让小周(化名)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突如其来的高烧夺去了即将出生的宝宝的生命,而小周自己也差点离开这个世界。
造成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是一块从冰箱中取出的冻肉。为什么一块冻肉会夺命?冰箱中的食物如何存储和摆放才能保证安全?小小的李斯特菌是如何夺命的?生活中应该如何远离李斯特菌?
冰箱里的杀手:李斯特菌
年,科学家穆里首次在病死兔子体内发现了一种陌生的细菌,这种细菌就是后来被称为“冰箱杀手”的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域、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等都曾发现它的身影。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十个菌株,但是真正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只有单增李斯特菌一种。李斯特菌可以通过接触眼睛和破损皮肤进入人体内,不过多数情况下就是吃进去的,它的主要传染媒介是食物,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
最特别的是,李斯特菌还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李斯特菌侵袭力会比正常情况下高出多倍。
被称为“冰箱杀手”,主要原因是李斯特菌能在2~42℃下生存,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此外,李斯特菌的适应性极强,它具有耐干燥、耐高盐环境的能力,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都能适应。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斯特菌会引发人类的生命安全。
下列食物存在李斯特菌污染风险:
◆用未经高温消*的生乳制作的奶酪;◆未经杀菌的蛋*酱;◆提前做好、存放时间较长的三明治;◆未完全煮熟的豆芽;◆外面购买的沙拉包或提前准备好的沙拉。
李斯特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李斯特菌症列为法定传染病监测项目。
这些症状要警惕,小心李斯特菌找上你
李斯特菌感染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有的感染后的症状与感冒类似。感染患者一开始通常会出现腹泻、发烧,几天或几周后会发生严重高烧、脖子僵硬、意识混乱、肌肉虚弱或呕吐。食用携带李斯特菌的食物后,症状3天即可出现,一般是在1至3周左右出现症状,不过有些人会在吃下受污染的食物后2个月才发病。
但李斯特菌更具危险性的是,它可通过血流,进入淋巴系统侵入脑部,脑炎和脑膜炎是李斯特氏症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孕妇,随着怀孕孕程,孕妇的细胞调节免疫反应被抑制,使她的身体更容易受到李斯特菌侵犯。孕妇还会将病菌传给胎儿、新生婴儿,导致流产、胎儿夭折,或引致新生婴儿患上败血症或脑膜炎。
当出现以下症状时,要考虑是否感染李斯特菌:
如果您有上列任何症状,并且已怀孕、年龄较大、有严重躯体疾病或在使用可削弱免疫系统的药物,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如果您的新生儿有以下情况,应联系医生或护士:
●出现发热或其他上述任何症状●行为表现不同于往常,例如比平时进食更少、呼吸更快或看上去更困倦
小心,你可能是李斯特菌的攻击对象!
虽然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也不用过于担心,只有一部分人群更容易感染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感染可引起轻微或严重的问题。它在健康人群中通常并不严重,但它在怀孕女性中可比在未怀孕人群中更加危险。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李斯特菌并出现严重问题的风险?
●孕妇;●新生儿;●年龄较大的人群;●患艾滋病、癌症、糖尿病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的人群;●曾接受过器官移植或干细胞移植的人群;●使用了一些让身体难以抗击感染的药物的人群。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李斯特菌感染?
可通过注意食品安全而降低感染李斯特菌的风险。技巧包括:
●避免摄入未经巴氏消*的奶和乳酪,以及用它们制作的食品;●吃水果和蔬菜前,要充分清洗;●烹饪肉类和海鲜时要保证熟透;●烹饪蛋类时要达到蛋*变硬的程度;●手、刀和砧板接触生食后要清洗。
李斯特菌具有耐干燥、耐高盐环境的能力,它的生命力比较顽强。但是李斯特菌并不耐热,巴氏灭菌、烧熟煮透这些简单的措施就能对付它。
有针对李斯特菌的检查吗?
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相关检查。根据症状,以及是否怀孕或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进行选择。具体的检查包括:
●血液检测;●腰椎穿刺;●检查大便;●脑部影像学检查。
怀孕女性、新生儿和有严重李斯特菌感染的人群采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通常经过静脉输液而给予患者,病情很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消化系统感染李斯特菌但其他方面健康的患者通常无需治疗,该感染通常会在大约2日后自行消退。
相比于其它部位的感染,脑部的感染治疗更困难。脑部感染李斯特菌的症状可能进展更快,更容易直接危及生命,也更严重。需要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对症治疗,一些严重的情况需要去重症监护室治疗。
此外,脑部感染药物选择难度也更大。细菌感染常用抗生素治疗,但是能进入脑部的抗生素种类有限,有时很难在第一时间知道究竟是什么细菌造成了感染。此外,细菌还可能存在耐药性,这些都增加了药物治疗的难度。每种类型的脑炎严重程度不同,但是不论如何,脑炎本身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即便得到有效治疗,病人救治后依然可能留下共济失调、失语、眼球麻痹、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
为健康,
转发给家人、朋友!
来源:央视财经《职场健康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