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是年扎克伯格推荐过的,但在疫情反复的当下拿起来依然应景,也是这两年我看过的和疫情相关书影音作品里触动最大的。围绕免疫这一主题,书里谈到了抗生素、疫苗接种、免疫系统等的历史和现在,以及其中所浸透的对个人与社会的深刻观照。和想象中的生物科普书不同,作者比斯的人文背景给文字赋予了强烈的生命感,弥漫在自己的生产和育儿经历、神话小说、历史史料、社会观察、心理想象之中,让人心有戚戚。像“我们的身体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还属于别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心灵鸡汤式的情绪渲染,而是结合了具体叙事后自然而然的流露。书中还联系到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父权、科学进步等话题的思考,虽然某些内容略显跳跃,却是给板结的思维松了土一番,通透了不少,比如如何突破认知偏差筑起来的偏见之墙,警醒被弱科学误导的决策,良心和利益在接种问题上的博弈等等。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除了提供了一种在理性和感性中交错穿梭的沉浸的阅读体验外,作者每章最后的发问更启发了一种关于读书态度上的转变——从摄入知识到觉察问题。我开始认识到翻到一本书的尾页可能只是一个开端。书中关于自我、信心、恐惧、共同体、科学等的诸多思考,也恰好是自己近两年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所触碰的课题。不同的信念体系会撞击到自己固有的信念,继而搅动了大脑的长程思考,促使自己去重整对价值感、意义、爱等重要问题的认识。这种思考是非常宝贵的,帮助我获得一种内在的清醒、自由,以及感动。借这篇文章,我试着整理书中很受触动的部分。
1恐惧和信任
比斯的经历道出了一位新手妈妈如慢性病般的焦虑和恐惧,从怀孕那一刻开始就附着在身上,尤其是在流感肆虐的年份。涂料中的铅,生活用水中的铬,疫苗中是否含有抗生素或各类添加剂,是否遵照接种的标准时间都成为焦虑来源,再加上妈妈群体和网络上的各项假说或思想意识的发酵。当意识到我们可能暴露在各种“危险”中时,比斯焦虑到哭泣,我觉得这背后更多是一种绝望。
比斯的人文背景将历史经济、社会阶级、神话传说等导致的恐惧写的异常立体,其中特别启发我的是她援引的一些学者对风险和恐惧的研究。年,由18位医学专家组成委员会起草了一份关于疫苗不良反应事件的综合报告,这份报告历时2年,评估了对疫苗可能导致的种不良反应,且这份工作是完全无报酬的,委员会中的成员都经过筛选,确保没有利益冲突。委员会检测过的证据都“偏向于否定”当时的麻风腮疫苗会导致自闭症的臆测,但当时一项全国性调查中大约有四分之一的人相信疫苗会导致自闭症,还有半数的父母表达对疫苗眼中副作用的担忧。使用“偏向于”是因为报告也解释说确定疫苗不会导致的后果,要比确定疫苗可能会导致的后果困难的多。
历史学家迈克尔.维尔瑞奇写道,“对于风险的认知——人们对于自己周围世界危险性的直觉判断,能顽固地抵抗来自专家的证据”。虽然风险分析专家向我们保证,接种能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危害,但对疫苗的恐惧依然存在,因为人们还是看到了万剂的接种后还是会出现一例脑炎病例,虽然如此低的发病率都难以确定它和疫苗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不害怕很有可能伤害我们的事物,比如久坐不动,但却对另一些事物焦虑恐惧,比如鲨鱼。法律学者卡斯.桑斯腾观察到人们对于致死的各种风险的认识根本是错误的。我们甚至存在一种“直觉*感”,对“自然”的东西有着谜一般的偏好,而对工业化产品总存有警惕之心,正如我拒斥包装好的鸡胸肉而执迷走地鸡一样。甚至人们连疫苗都喜欢自然传播的,觉得这样可以激发自身自然的免疫力,如某个朋友以打完第三针后强烈的发烧再自愈的体验极力推荐我们打康希诺而不是其他灭活病*。
而克服恐惧之难就在于,可量化认知的风险只是一部分,其中更大部分是不可量化的,因为恐惧由诸多内在和环境的因素造成,比如现代发达的媒体增加了我们认知真相的难度,我会在下一小节更多展开。而且如斯洛维克的研究发现,我们固若金汤的自我信念会让我们在面对新信息的时候,更倾向于怀疑信息,而不是检视自己的信念。桑斯腾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或许更重要的是,并不在于人们是不是认清了事实真相,而在于他们是不是害怕事实真相”,人们为了克服恐惧而采取隔靴搔痒的行为,比如投奔一些贩卖焦虑的产品,而不是去改变自己的信念。就像就像恋爱中女孩子时常寻求对方至死不渝的承诺一样,但这个承诺的效用期可能并不长,也没法儿根本上把自己从患得患失的情绪中解救出来。
恐惧的后果不止是破坏了我们清晰思考决策的能力,更可悲的是,比斯窥探到恐惧带来的扩散性影响,就是我们可能会以“偏见”的方式,把恐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我们也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