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本次降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降雨强度千年一遇!
7月20日16-17时,1小时降雨量达.9mm,超过我国陆地小时降雨量极值。按照公开资料简单换算,相当于在这一小时中,有个西湖的水被倒进了郑州!而过去24小时,郑州的降雨量已达毫米!
在洪灾和暴雨气候下,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伤口感染,可能导致疟疾、霍乱、破伤风等感染,临床医务人员还需注意可能发生的钩端螺旋体病和创伤弧菌感染。
1.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多变的人畜共患病,由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中致病的螺旋体引起。该病的同义词包括Weil病、Weil-Vasiliev病、猪饲养员病、稻田热、水传热、七日热、砍蔗员热、沼地热、泥土热、斯图加特病和犬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分布广泛且流行的动物源性感染病。温带和热带地区均可发生此病,但热带地区的发病率约为温带地区的10倍。该病的漏报率较高,且目前尚没有可靠的全球发病率数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钩端螺旋体病疾病负担流行病学组所建立的模型估计,每年全球病例数约为,例,死亡病例数约为48,例。
多种哺乳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天然宿主,人类在暴露于动物或环境后偶然被感染。
人类感染常常是因为暴露于环境传染源,如动物尿液、污染的水或土壤,或感染动物的组织。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包括皮肤的切口或擦伤、黏膜或结膜。罕见的情况下,摄入尿液污染的食物或吸入气溶胶也会感染钩端螺旋体。关于钩端螺旋体是否能够穿透完整的皮肤,目前仍存在争议。
在热带地区,钩端螺旋体病主要在贫困地区(包括教育水平低、居住条件差、卫生设施缺乏及收入低)呈地方性流行。
该病可通过职业暴露感染(从事自给农业),也可因居住在啮齿类动物猖獗、洪水多发的城市贫民窟而被感染。累及数千人并致数百人死亡的大规模暴发也屡见不鲜。这些大规模暴发常常与降雨增加或洪水有关;人们推测,降雨增加或洪水可增加个体接触污染水体的风险。
泰国-年间曾发生过一起极大规模的钩端螺旋体病持续暴发,由一株生态学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克隆播散引起。
有何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可轻可重,部分患者几乎没有症状。
如出现症状,通常迅速发作。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
●寒战
●肌痛
●头痛
其他症状包括:
●眼白变红
●干咳
●恶心、呕吐、腹泻或腹痛
●关节或骨骼疼痛
●咽痛
●皮疹
某些人病情严重,肺部、肝脏、肌肉和其他部位可发生严重问题。
可以预防吗?
以下方法可降低感染风险:
●远离可能被污染的水或土壤,如:
水不太流动或水面有浮渣的水坑、池塘或湖泊
可能含有动物粪便的水–例如,从农场或牧场排出的水
农场或牧场的土壤
●防止大鼠和小鼠进入房子和院子
●不触摸大鼠和小鼠
●让食物和饮料远离动物
●尽量给您的动物接种抗钩端螺旋体病的疫苗
●钩端螺旋体可感染多种野生和家养哺乳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牛、猪、狗、马、绵羊和山羊。动物感染后可以无症状,也可出现致命的临床感染。动物储存宿主可能会终生在尿液中间歇或持续排泄钩端螺旋体,引起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水的污染。
●人类最常通过伤口或擦伤的皮肤、黏膜或结膜暴露于环境污染源而被感染,如动物尿液、受污染的水或土壤或受感染的动物组织。
●该病的临床病程多变。钩端螺旋体病可表现为:亚临床性疾病,随后出现血清转化;自限性全身性感染;严重且可能致命的疾病,伴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有明显临床表现的钩端螺旋体病患者中,75%-%表现为突然发热、寒战、肌痛和头痛。对于有非特异性发热性疾病的患者,如果出现结膜充血,临床医生应考虑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如下图)。
●大多数钩端螺旋体病病例呈轻度至中度。然而,病程中有可能并发肾衰竭、葡萄膜炎、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肺出血、心肌炎和横纹肌溶解。
●由于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和实验室发现均不特异,这就需要临床医生保持高度警惕,才能根据流行病学暴露和临床表现做出诊断。临床医生最常通过血清学检测结果做出诊断,但分子诊断方法也有用,并且越来越普及。显凝试验(MAT)是参考标准试验;由参考实验室进行,如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尚未得到实验室确诊的情况下,进行经验性治疗是合理的做法。
2.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是革兰阴性菌,可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败血症和腹泻,并且是美国贝类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创伤弧菌导致的感染最常见于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其中肝病或血色病患者的风险最高。
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江河入海口(如,盐水沼泽/盐水湿地、河口)或海洋环境中独立生存的细菌。
哪些人群易感?
如有易诱发感染的躯体疾病,即使皮肤轻微刺破也可导致严重伤口感染。存在下列状况的人群发生创伤弧菌严重感染的风险增高:
●酒精性肝硬化(31%-43%的原发性败血症患者存在该疾病)
●包括肝硬化和慢性肝炎在内的基础肝病(24%-31%的患者)
●酗酒但无已确诊的肝病(12%-27%的患者)
●遗传性血色病(12%的患者)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重型地中海贫血、慢性肾衰竭和淋巴瘤(7%-8%的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似乎远高于女性,尤其是年龄较大的男性。
一项报道显示,一名患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鱼孵化场管理者在皮肤刺破后,发生了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推测其皮肤遭受了污染;另一报道显示,一名31岁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在纹身8日后暴露于海水,结果发生了致命的菌血症和脓*性休克。
可以预防吗?
鉴于创伤弧菌感染的死亡率较高,高风险人群应避免食用生的或未熟的贝类,尤其是牡蛎。采取捕获后处理措施(轻度加热处理、冷冻和流体静压)可减少生牡蛎中创伤弧菌的数量,从而有可能降低疾病风险。对创伤弧菌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的人群,也应避免有可能造成江河口相关伤口的情况。一旦出现这样的伤口,除了基本的伤口处理外,没有专门的预防措施。
然而,应嘱咐患者以下内容,尤其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和肝脏疾病患者:如出现感染的任何症状或体征(如,发热、红斑、压痛或分泌物),应立即联系医生或就诊,以接受进一步评估和启动抗菌药物治疗。
●当水温超过20℃时,从切萨皮克湾和墨西哥湾美国沿岸地区捕获的几乎所有牡蛎中都可分离出创伤弧菌。超过90%的“原发性”创伤弧菌性败血症(即,败血症无明显来源,如伤口)患者报告在发病前食用了生牡蛎。
●在人血清中,创伤弧菌的生长情况与转铁蛋白结合铁的饱和度相关。创伤弧菌的*力与铁的关系,也许能解释血色病患者对严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然而,大多数严重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铁水平及铁饱和度正常。
●伤口感染通常是由于伤口暴露于含有该细菌的咸水或淡咸水,且最常发生于处理海鲜的情况下或与水上娱乐活动相关。在高风险人群中,感染可能迅速播散,引起重度肌炎和坏死性筋膜炎,类似于气性坏疽(如下图)。
●原发性创伤弧菌性败血症是严重疾病,死亡率很高。约1/3的原发性败血症患者会发生休克或在入院后12小时内出现低血压。3/4的患者具有特征性的大疱性皮损(如下图)。血小板减少较常见,患者常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证据。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任何患者,都应推定诊断为创伤弧菌性败血症:发热、低血压或提示脓*性休克的症状、特征性的大泡性皮损,以及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通过非培养方法或传统培养来验证;创伤弧菌易于在标准培养基上生长。从粪便中分离该菌通常需要使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即硫代硫酸盐-柠檬酸盐-胆盐-蔗糖(TCBS)培养基。
●对于推定诊断为创伤弧菌性败血症的患者,在等待感染的实验室验证结果期间,应立即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并在ICU中积极处理。我们建议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Grade2C)。
●对于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轻微伤口感染通常对局部治疗和口服抗菌药物反应良好;我们建议使用四环素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Grade2C)。
本文内容来自UpToDate临床顾问《创伤弧菌感染》及《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临床表现及诊断》等专题,仅供学习交流之用,不可作为临床诊疗依据。
您可点击阅读原文,登陆UpToDate临床顾问查阅完整专题及更多相关内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