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首个中国医师节特别专题
医者说
“我是医生,也是母亲,每当我轻轻抱起孩子们时,宝宝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拥向我,这是我当医生最幸福,最骄傲,最满足的一刻,面对着这些小生命,我知道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何莉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何莉
17:30,何莉主任的门诊刚刚结束。
她帮我搬了椅子隔着问诊桌与她对坐,桌上的小棉垫,上一个就诊宝宝的体温尚存。没有寒暄,她说“我先来说一些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吧”。
交谈的语速与内容一直被何莉主任主导,直至结束。我的脑海中不觉想起《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
布罗茨基说:“一个人的模样就是他灵*的样子。”很幸运,从医30年后的何莉依然是少年的样子——单纯,干净,直接。
1
年何莉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分配医院。虽说医院,但它是年由北京医科大学(原北京医学院)医院整体搬迁而来的,20多年后,仍是一医院。
医院的传奇经历,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梅贻琦先生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样,医院的一面旗帜,更是这里的脊梁、砥柱。
回望前医院,回到那个不仅有着浓郁学术气息,还带医院中,何莉开启记忆的阀门,“在老专家没走的4年中,对我的成长帮助非常大”。
那时,医院儿科。科主任王观武是一位北京医疗队下来的老专家,年医院任职,医院解剖室的教学工作。王主任熟悉4国外语,对带教医生的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在工作中被指出不该发生的遗漏或错误,教训也令人终身难忘。
主任每周两次的查房雷打不动。当时,科室40张病床住得满满当当,危重症孩子较多,但他对每个病例的分析都不是脱离实际的泛泛空谈。病人身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以后它将怎样变化,应该给予怎样的治疗,条分缕析,没有丝毫保留。一早上查房下来,年轻人都悄悄偷懒靠在墙边,但主任的身板从始至终笔直笔直的。
学术气氛之浓厚,教学之严格,老师教诲学生之无微不至,使得每一个成长于其中的年轻医生,无时无刻不在汲取着“医道医术”的真谛和精髓。
何莉很快掌握了作为儿科医生的基本功——腰穿、骨穿、侧脑室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白血病血液涂片观片,更懂得了想做一个好医生,不仅需要付出终身的心血来磨练真本事,更要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
此后,做事认真的医院预防保健科、院内感染管理、医务科的工作。岗位的变动,令她职业素养得到很快提升,然而何莉仍然心心念念自己的儿科专业。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遗憾。
2
机缘巧合,年9月的一天,来兰参加同学会的何莉,陪伴同学来到省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上夜班,恰好遇到了仇杰院长前来查房。当得知何莉是儿科出身却丢了专业时,惜才的仇院长抛出橄榄枝,“医院发展吧。”
她的内心动摇了,因为那时医院部分科室已被承包,虽说工资比省妇幼高,但那里的执业氛围总让她不自在。
考虑了3个月后,何莉只身来到了省妇幼保健院,决定“试试看”。
人一旦接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不遗余力忘我地投入。何莉进入新生儿科以后就是这样。
在业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金眼科,银外科,谁也不去小儿科”。儿科是个工作量大、压力也比较大的科室。“小儿科、大世界”,来这的小患者们,不论出处,都一视同仁。在疗区和门诊,时常会遇到小患儿,不舒服了,忍不住吐了、便了……不论是谁都会迅速拿起卫生纸帮忙清理、安慰,没有责备,只有关爱。
有熟识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你为什么也不换个科?这的孩子脏脏的、丑丑的,一点也不可爱。”可何莉却说,看到孩子我打心眼里高兴。这就是喜爱,或者说热爱的力量。
那时,医院基础建设薄弱,新生儿科还在旧楼的二楼上,病源又多,就诊环境不很好,但何莉却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很单纯,同事也都一门心思搞业务,工作起来很顺心。”
忙碌了一个月后,虽然工资不高,可她还是笃定自己的选择,正式调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工作。院里竭尽所能为她调配到北楼宿舍,虽说这间房子冬天透风,晚上盖两层被子睡都不暖和,但她没有怨言。
唯一让她感到愧疚的是对自己孩子无暇照顾,没能给儿子更多的关爱。刚满10岁的儿子跟她来兰读小学,虽说小学就在几百米开外,可她却没有接送过一次。工作繁忙的日子,儿子一个人在宿舍,不能给他做饭,没有人辅导学习。遇到上夜班、出急诊的时候,乖巧的孩子只能独自睡在空荡的房间,孩子说“怕早上睡过头,经常半夜不断醒来看表,又害怕又瞌睡”……
3
转眼到了年,医院成立新生儿救护中心,何莉担任副主任。紧张的节奏还是没有改变,科室的工作没有“8小时之说”。身穿白大褂,每天穿梭在产房、手术室、产科病房,用母亲般的温暖精心呵护着刚出生的婴儿。
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度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BO溶血、败血症、休克……监护室里暖箱的襁褓中都睡满了娇弱的新生儿,周围环绕着各种监护设备和抢救仪器,到处是监护仪器此起彼伏的闪烁灯光和低沉的报警声,医护人员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就是看他能解决多大的问题。为了给疑难病患制订最佳治疗方案,她常常挑灯夜战,熬夜查阅书籍和资料。晚上只要有急救,何莉都会从家中丢下书本赶往病房。遇到周末,偶尔逛街接到急诊电话,都会匆匆打车赶回科室。那时,仇杰院长遇到准备培养的年轻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把他送到新生儿锻炼一下。”话落处,扬起一片笑声。
无数名危重新生儿经过她们的治疗获得重生,看着孩子父母的表情从紧张变喜悦,何莉总觉得繁忙而充实。“我是母亲,每当我轻轻抱起婴儿时,宝宝不由自主地伸出小手拥向我,这是我当医生最幸福,最骄傲,最满足的一刻,面对着这些小生命,我知道我是一个幸福的人。”
4
年9月,何莉调入儿童保健科接任薛灵蝶老前辈的工作。
虽说固定了上下班的时间,但付出的心血并不比之前少。
就拿看门诊来说,患者心情都是一样的,最好前面一个病人马上结束,但自己进来看诊,恨不得和医生谈上一个小时。遇到个别等得太久,进来就抱怨的患者,何莉总是耐心地花时间解释开导,“看专家的门诊是需要有耐心的,请放心,看不完门诊,医生是不会下班、不会去吃饭的。”门诊不断加号,她却从不烦躁,一如既往和颜悦色。在她的带动下,科室的同事都以对待患者的“好脾气”出名,副院长杨兰笑称“你们科室的医生以后都是好婆婆”。
在儿保科经常会遇到焦虑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的问题用纸条记录下一一问诊。何莉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和逐条对照讲解,告知诊断结果,尽量消除他们心中的顾虑。
在她的门诊,几乎保证用在每一位患儿身上的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检查过程中主动询问家长,孩子日常饮食、睡眠等方面的情况。她说,小孩与成人患者不同,不会用言语表达感受,而且发病体征也不明显,为了避免误诊,自己必须要事无巨细询问清楚。
繁忙的节奏中何莉也练就了一门“绝学”——就诊常常被打断,前一个患儿检查单子递进来,正在为别的患儿坐诊的何莉并不被打乱,脑子似乎早就做好了区域划分,随时可以拿来切换使用……接过单子的她,仔细研读后回想当时患儿的问诊情况,以及为何去做检查,马上判别诊断,从无差错。
更可贵的是,她的门诊不主张过度用药。有家长要求开药回家,何莉都会劝说“把药备在家里就是把病备在家里了,我不是开药的医生。”
因为信任这份服务,不少患者提前一个月预约她的号。她将患儿家长出门时的一句“谢谢你”,视为最大的褒奖。
5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服务人群从“我要你保健”到“我要求保健”观念悄然转变,科室从最初的11人壮大到现在25人。已成为甘肃省最权威、规模最大、师资最为雄厚的儿童保健专业技术指导机构、新技术培训中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指导管理中心。
这个集保健、科研、管理、教学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省儿童保健健康事业的发展,长期开展儿童体格、营养、神经发育促进、心理行为、五官保健技术的研究开发,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的保健教育新理念及各种专业技术手段,设备先进,为父母和儿童提供全面的、一流的、系列的健康促进服务,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今年2月,国家卫计委为首批15家“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授牌,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名列其中,成为我省唯一一家“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
儿童保健是经验医学,所用设备少,需要医护人员充足的知识储备。因为有着丰富的儿科经验,何莉将儿科与儿保结合,树立了“全人”的评估理念。比如看到咳嗽,同时要对孩子的体格发育进行评估。
因而她也要求科室成员,不仅要完成基础临床工作,每天学习《儿科大查房》,还要追踪国内外最新医学进展,临床、科研两不误。督促每个人恪守循证医学的证据,绝不放过一个科研项目申报,因为每一个课题的申报都是对能力的提高。在其带动下,科室医护人员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发表的论文数量和申请的科研课题数量较以前大幅提高。
当然,看似轻松的背后,是沉甸甸的付出。为了提升科室人员业务技能,每月她都邀请兄弟科室专家就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业余时间里,何莉几乎不看电视,只看业务书籍。现在科里已形成惯例,不管谁外出学习回来都要给大家讲讲国内外新的诊疗技术,交流最新学到的知识。
什么是优秀的老师?学生都成功了,这样的老师就是优秀的老师。
尽己所能帮助年轻人在从医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是何莉最开心的事。对于自己亲手带教的学生,她更是不遗余力,全力栽培。她给自己定下规矩,每个基层进修、轮转的医生,都要亲自带教半个月。
一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尽心尽力地为之添砖加瓦,才能成为先进的集体,带头人就要带好这个头。在科室日常管理中,她积极调动临床医护人员的热情,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职业理念,让同事们在繁重的临床工作中体会到成长和收获的快乐。
“在科室的日常工作中出现任何问题,都通过每周3次晨会解决。通过公开、透明、公正的制度管好自己,科室协调工作自然不成问题。”
内心单纯、为人正直,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大家对何莉的共同评价。有奖励、荣誉,她从不据为己有,总是尽力提携后学。节假日值班她以身作则,好些年的春节初一、初二她都在工作岗位渡过。
6
今年是何莉主任从医34年,对于一个人来讲,这确实是个不短的年头。
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医学生成长为一个具有高级职称的儿科医生,医院,舍去和医院急救病人,危难中第一批报名去“非典”中心……其中的细节、点滴,让人想起好多倏忽而过的岁月。
可她没有变,身姿挺拔,步态从容,一丝不苟。
她说,“是爱,让我坚持从事这份嘈杂、繁琐的儿科事业,无论是过去的儿科临床,还是今天的儿童保健,在这份工作中,我看到祖国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明天,让我也和他们一起年轻了起来,心在飞扬,在欢唱,所以,往后的日子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汗水尽情挥洒在儿科事业当中。”或许正是因为有内心的纯粹,她才能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
事实上,最简单的、最纯粹的往往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持久永恒的。在这个以梦为马的时代,愿我们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都能不舍初心、保持这份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