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周热词传染病隐喻重重的历史ldq [复制链接]

1#

全医药学大词典每周热词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

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已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留下了大量痕迹,所有人的染色体中都含有大量的病*基因碎片。

感恩节——11月第4个星期四,正是大快朵颐烤火鸡、南瓜派的日子,人们在深秋的色彩中,庆贺着一年的丰收。可在这激情洋溢的节日背后,却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故事的主角,正是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印第安人。

年,名英国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抵达了美洲大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手把手教他们狩猎、捕鱼、耕种南瓜、饲养火鸡,让欧洲的星火得以在美洲延续,感恩节也由此诞生。殊不知,这些印第安人也是另一场灾难中寥寥无几的幸存者。是谁在短短年中,杀死了95%的印第安人?答案正是——传染病。

文明的衍生品——瘟疫

从农业出现开始,从人类定居开始,与满仓的小麦同样疯长的,还有跳蚤、老鼠和蚊蝇。农耕造就了文明,也造就了瘟疫,推波助澜的则是城市与战争。在人类历史中,瘟疫永远头戴黑兜帽,偶一现身,数百万人就此丧命。

年,黑死病席卷欧洲,夺走了万人的生命。后来我们知道黑死病是由啮齿动物沙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导致。但在当时,人们相信黑死病是神对世人的惩罚,或干脆怪罪在犹太人身上。感染者的组织坏死后,会变成黑色,故名“黑死病”,多数人得病后7天内死去。黑死病重创过后的欧洲,复兴人口花费了年之久。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百废待兴。然而美国*营中传出的一种病,却在数月内造成了全世界约10亿人感染(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保守估计有2,~4,万人丧生,是一战死亡人数的2~4倍。这就是可怕的“西班牙流感”。

还有“白人坟墓”*热病、“世纪噩梦”霍乱、“白色瘟疫”结核病……这份长长的名单,书写了人类与传染病抗争的历史。

揭开传染病的黑色面纱

说到底,瘟疫就是大规模的传染病。传染病的特征是“四有”——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有感染后的免疫。从定义上讲,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病*、病*、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想要构成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病原体、人体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可以说病原体只是“外因”,人体的免疫力才是决定是否发病的“内因”。传染病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尘、水、食物、苍蝇、日常用品接触、吸血昆虫、体液、土壤等,可以说病原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有无数机会入侵人体。

传染病种类虽繁多,但症状多重叠存在,如发热、皮疹、*血症、败血症等。常见的以发热伴皮疹为表现的传染病就包括麻疹、风疹、水痘、传染性红斑、猩红热、手足口病、川崎病等,不胜枚举。

21世纪传染病:死灰复燃,还是横空出世?

进入21世纪,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每年有1,万人死于传染病。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个角落突然“冒出”了许多新型传染病,包括我们谈之色变的AIDS、SARS等。40年间,新发现的新病原体多达40余种,这些“不速之客”多以动物为宿主,如埃博拉病*、汉坦病*、SARS病*、弯曲杆菌等等。

人类之所以能在上个世纪就彻底消灭天花,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人类是天花病*的唯一宿主;而其他病*可就没这么“专一”了,跨种属传播是病*传播的常态,所以真正要消灭一种传染病,近乎于天方夜谭。

“躺枪”之后,谁来拯救?

如果不幸感染上了传染病,该怎么办?治疗传染病不仅要治眼前的个体,更要斩断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治疗上,一方面要有的放矢,进行病原和免疫治疗,消灭病原体、中和*素,斩草除根;另一方面要循循善诱,进行支持、对症治疗,如降温、纠正酸碱失衡、半流质饮食、镇静止惊等。

病原与免疫治疗包括抗生素疗法、免疫疗法、抗病*疗法和化学疗法。免疫疗法中的抗*素,专门针对白喉等外*素引起的疾病,而免疫调节剂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也对某些病原体有抑杀作用。抗病*药可通过阻止病*进入细胞、阻止病*复制、抑制病*基因发挥疗效。而针对原虫和蠕虫感染,就常用到化学制剂了,如磺胺类、喹诺酮类等。

抗生素之殇:阳光背后的阴影

作为病原治疗中的主力*,抗生素使人类在细菌性传染病大战中站稳了脚。如今,因肺炎、流感死亡的人数已不到4.5%。然而硬币总有正反面,抗生素的疗效立竿见影,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抗生素耐药性。一项世界规模的宏基因组研究显示,含耐药基因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那么,应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最好是一箭穿心、一刀毙命。最忌讳的就是“拉锯战”,如果抗生素使用剂量不足,就给了敌人“养精蓄锐”的时间,病原体慢慢习惯了抗生素,长期下去就会产生耐药性。

假如病人不幸“中招”,身陷多重、重症感染住进了ICU,其他抗生素治疗都无效,这时还有最后一线机会。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等)是一类抗菌谱最广、抗菌活性最强的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为“终极”抗生素的代表,它们更像“敢死队”,疗效独特但有一定的风险。如果这道防线都被击溃,病人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从《十日谈》到《霍乱时期的爱情》

“瘟疫”一词自带悲剧效果,无需多着墨就渲染出死亡的气氛,因此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匠,都热衷于描写传染病。在瘟疫的底色下,人性中的善与恶都成倍放大。

在阿尔贝·加缪的《鼠疫》一书中,鼠疫成了法西斯的隐喻。他写道:“人始终受到死亡的威胁,生活在焦虑的状态中”。最后人们与鼠疫搏斗的胜利也只是暂时性的,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只是沉睡于衣服、手帕、皮箱、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着,酝酿着下一次厄运。

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虽未直接描写传染病,但以佛罗伦萨大瘟疫为背景。10个正值青春的男女为了躲避瘟疫,住进郊外如画的别墅中。瘟疫的晦暗与桃源的美丽形成巨大的反差,个貌似喜剧的故事,也在浮华中显露出悲剧的本质,越是及时行乐,越是压抑恐惧。

还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鲁迅的《药》、萧红的《生死场》……作家笔下的传染病,在病痛之外还背负了太多隐喻。

尾声: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

事实上,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已通过传染病,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留下了大量的痕迹,所有人的染色体中都含有大量的病*基因碎片,它们可以大声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这些基因印记,是死去同胞的墓志铭,也是幸存者的回忆录。

纵观整个生物界,被传染性病原体“灭族”的事件屡见不鲜。感恩节之际,在缅怀印第安人的同时,我们也要感恩造化,让人类幸运地延续至今。

本文内容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

本周热词相关词汇

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

朊病*prion

病*virus

衣原体chlamydia

细菌bacteria

真菌fungus

致病力pathogenicity

变异性variability

皮疹rash

发热pyrexia

*血症toxemicsymptoms

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immunity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

获得更多医药学词汇权威注解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和下载《全医药学大词典》!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