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炎症
1.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致炎因子所致组织损伤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病理反应。炎症过程的主要特征和防御的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临床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并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性反应。
.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各种变性、坏死统称为变质,包括水样变性、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等。
3.渗出:是指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或黏膜表面的过程。渗出的液体和细胞成分总称为渗出物或渗出液。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在局部发挥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4.增生: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上皮和其他实质细胞增生。
5.炎细胞浸润:炎症时各种白细胞从血管内渗出,并聚集于局部组织,称炎细胞浸润,是炎症的重要形态特征。
6.假膜性炎:是发生于黏膜的纤维素性炎。渗出纤维蛋白、白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坏死组织等混合在一起,形成一层灰白色膜状物,覆盖在表面,称为假膜。
7.蜂窝织炎: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如皮下组织、肌肉和阑尾)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炎症易于蔓延扩散,一般不伴有明显组织坏死和溶解。常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
8.变质性炎:是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明显变性和坏死,而渗出和增生性变化较轻微的炎症。
9.积脓:炎症过程中形成的脓液不能排出而蓄积在管腔或浆膜腔内。
10.脓肿:脓肿为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伴有脓腔形成,多见于皮下组织、肺、肝、脑等处,主要由金*色葡萄球菌引起。
11.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常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
1.炎性息肉:致炎因子作用下,局部黏膜、黏膜上皮、腺上皮和肉芽组织增生形成突出于黏膜表面的息肉样病变。
13.炎性假瘤:炎症病灶的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增生,形成肉眼特点和影像学改变与肿瘤相似的团块状病变。好发于肺及眼眶。
14.肉芽肿:炎症局部由单核巨噬细胞和(或)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15.肉芽肿性炎: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的细胞增生为主,并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即肉芽肿),称为“炎性肉芽肿”,以肉芽肿形成为特征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根据其病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性和异物性肉芽肿两大类。
16.趋化作用:是指渗出的白细胞沿化学物质浓度梯度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17.炎症介质:参与并诱导炎症发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
18.吞噬作用:炎症病灶的白细胞吞入、杀伤、降解病原物及组织碎片的过程。
19.菌血症:细菌在局部病灶生长繁殖,并经血管或淋巴管入血,血液中可查到细菌,但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
0.*血症:大量细菌*素或*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寒战及高热等全身中*症状,血培养找不到细菌。
1.败血症:细菌入血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素。患者常有寒战、高热、皮肤和黏膜多发性出血点、脾脏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等明显中*症状,血培养细菌阳性。
.脓*败血症:炎症过程中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化脓性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随血流可到达全身各部,在多脏器形成迁徙性脓肿。(易混淆点:菌血症是血有菌;*血症是血有*素无菌;败血症是血有菌有*素;脓*败血症是化脓菌败血症。)
十月银河清浅
赞赏多多,美文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