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缺少铜元素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39.html第九讲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
——病证概念和“证”实质研究
什么叫“辨病论治”?什么叫“辨证论治”?什么叫做病?证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西医要“辨病论治”,而且一般能够“辨病论治”?为什么一般来说中医只能“辨证论治”?把这些问题解释得自己满意,就不大容易。让别人听得明明白白就更有些困难。
关于这些问题,至今为止,书上没有满意的答案,也没有人讲得很清楚。大家可能觉得这种现状很奇怪,但这是事实。前几年就曾经围绕着“辨证论治”和“证”概念,进行了一番大争论,至今还没有完全停止。笔者也曾经就此写了几篇文章,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证”概念的争论,源于对中医“证”概念的本意认识不清。此种认识不清,主要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出现的“特色”论,给人一种满足感,影响了对证的深入的理论探讨。“证”的概念在中医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自《伤寒论》开始,其内涵即开始放大,有病证并提的趋势。此后,愈至晚近,中医愈重视辨证,证的概念也愈宽。故“证”早已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对象。舍去证的概念,不讲辨证论治,意味着中医自我否定。
显然,要说清“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最好先从“病”和“证”的概念说起。
一、中西医结合论病证
早期的中西医结合重视临床方面,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中西医临床结合的主要模式。近来,对此种模式以及由此而来的“证”实质研究方向发生了争论。下面先讨论一下病和证的概念。
(一)病的概念
病比医学还难定义。由于医学始终是为了对付病的,这里顺便说一下关于医学的概念。《内经》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
换成现代语言定义中医,就是:中医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保证健康长寿的学问。
注意!这个定义,很接近下文将提及的西医的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医学概念。故中国古人对医学的认识曾经是很先进的。后世中医又说:医乃仁术。换成现代语言应该是:医学是救死扶伤的技术和艺术。
关于西医的定义,可以有两个。
一个是:医学是非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在人体生命现象上的应用。
这基本上是生物模式的医学概念。
较新的说法应该是:医学是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在人体生命现象上的应用。这是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医学概念。
当然,还有别的关于医学的定义。比如:医学是人类同疾病作斗争,提高健康水平争取长寿的知识体系。尽管不少人不赞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却很难否认医学从始至终都是为了对付“病”的,即为了解除疾病导致的人类痛苦的。或者说,有病才有医学。
所以,也可以最简明地把医学定义为:医学是防病治病之术。总之,“病”是医学的初始概念。此类概念很难定义。笼统地或一般地讲什么叫病,近乎讨论思辨概念。
医学发展之初,不是先有了病的概念才研究治病方法。相反,古人是在设法缓解具体病痛过程中创建了医学。抽象地讨论疾病的概念,是医学发展到近现代阶段才出现的,至少西医如此。
1.西医的疾病观——重视病因
西医怎样一般地认识病呢?曾经有过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法。比较晚近的说法,是把疾病和健康一起讨论。如果能定义健康,疾病就自明了。可是,健康同样是很难定义的概念。这说明类似阴阳学说的辩证思想,在理解“病”这类概念时是必要的。孤立的“病”和孤立的“健康”的概念都很难定义。
定义健康,要考虑到人的肉体、精神、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四个方面。可以大体上定义如下:
健康是人的生命活动,在肉体和精神两方面,不但内部和谐,而且与自然和社会完全相适应的状态。据此,人体内部不和谐或与外界不完全适应的状态就是疾病。显然,这一定义在临床上很不容易把握。
近年来,提出了“亚健康”概念,结果使疾病概念更难说清了。因为,很难想象有绝对健康的人。但是,又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不健康的。
总之,西医关于疾病的一般概念大多也近乎哲理。只是《内经》时代的中医用阴阳思想说明病。
显然,上述近乎哲理的概念,说不清“辨病”和“辨证”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说清“辨病”和“辨证”最有用而且中西医都遵循过的是下面所说。
西医说:“疾病是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构造和/或功能异常的生命现象。”
中医关于“病”的概念也同样重视病因。伤寒、温病、内伤等本义都是按病因定的病名。不过,最好先不说这些中医概念,因为没有进一步说明,无法说清。
西医如何讨论病呢?
简言之,无论什么病,必然有原因。机体构造和功能异常既然是某种原因导致的,那么,除去致病的原因,机体就能恢复常态——病好了。注意,这当中暗含了两个观念,一是致病因子来自机体外环境,二是疾病的起因始终不变。或者,尽管起因还存在,却不再作用于机体。
其实,这个概念,也不适用于某些疾病。比如,维生素缺乏类或微量元素缺乏疾病,就不是一个多余的外部原因作用于机体,而是机体缺少了必需补充的东西。至于很多疾病起因就在体内(真正的内因只有遗传因素),上述疾病观就更不准确。
那么,为什么西医很钟情于致病因子说呢?主要是因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这多年中,西医首先攻克了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重要营养缺乏疾病。此类病虽然不是人体没有的外因所致,却是单一因素引起的现象。而后,西医又集中攻克了大多数感染性疾病。那时的主导思想,就是找出致病的单一因素。特别是微生物种类很多,西医为此付出了很多人力物力。其疗效又常常相当满意,使西医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
西医至今习惯于这样认识疾病。比如,目前对肝炎的诊断即属此例。知道肝脏发生了炎症,不能算诊断明确。还要弄清是哪一种病*在作乱。现在已知道,不同病*所引起的肝炎,临床表现有所不同。总之,尽管至今治肝炎还没有特效药,预防手段也不满意,西医还是不懈地寻找肝炎的准确病因。对流感的诊断更是这样,每发生一次较大规模的流感,病因学诊断都要达到分子学水平才算准确。尽管这不是对普通医生的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的防疫部门却要随时做出病*学的鉴定。
显然不能否定这种疾病观,它在人类认识并战胜许多感染性疾病,和部分非感染性疾病方面很有成就。但是,不能不指出,这种观念确有局限性。它不能解释为什么疫病流行时,不是所有的人都发病,多数情况下也不是大多数人发病。也不能解释许多人身上有致病微生物,却不得病。其中有些人没有特异免疫力。所以,其中必然漏掉了某种因素。
当前,危害人类生命的一大类疾病叫癌瘤。西医至今仍在集中力量寻找致癌原因。不过,总地来说成绩不够满意。为什么?这涉及到科学方法问题。至今为止,分析方法仍然主要对认识单一因子过程或现象特别有效,对多因子过程或现象则力不从心。由于当代软科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明,当代科学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解决多因素问题。在医学方面,中医的思路和方法是应该借鉴的。
2.中医的疾病观——注重阴阳思辨
中国人关于病的概念,最初是很形象、很直观的。试看我们最熟悉的疾病两个字。病框的本意指人躺在床上。病框本身就是一个字,而且是“病”的本字。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说:“疒,倚也,人有疾痛也,像倚箸之形”。段玉裁似乎认为病框只能解做倚,爿字不能理解为床。笔者认为,中国人早在汉代之前已不像日本人那样睡榻榻米,而是睡在床上。病框就应该指床上躺着一个人。《说文解字注》的贡献很大,段玉裁对病框理解却很难服人。甲骨文已经证明,病的本字就是病框,对此不必多说。
但要知道,它是个会意字,因而不是独体字,凡会意字至少要用两个字素组成。独体字的初文,大多象形。病这种复杂而又抽象的概念,不可能用一个独体象形字来表示,最初就是通过人睡在床上来表示,当然,不可能表达得全面而抽象。疾病二字又加上新字素,特别是加上丙字,我看是把天干配五行的思想拿来而且代替了疢字。
早在许慎之前,凡表示疾病或重要症状的字,大都有病框。至今,我们最熟悉的是“疾”、“病”、“痛”、“疼”四个字。
矢是箭的象形字,故“疾”表示躺在床上的人受了箭伤。在疾字中,矢同时有表音作用。疾的发音,近于箭和镝。许慎说:矢,式视切;疾,秦息切,与今读音略异。
病当中的“丙”字,应该是从天干配五行而丙属火的意思来。故“病”可以指烧伤,也可以表示这个人在烤火,也可以是正在接受灸法。说是患了伤寒病,也不算牵强。《内经》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丙”字也可以理解为在发烧。总之,意思宽泛了。“病”中的“丙”字同时表音。
痛是个形声字,和它接近的是“疼”。它们的表音部分很好看出。这样含义和发音很接近的两个字,很可能像吾、我那样,因为不同的方言形成的。
许慎说:“疾,病也。”“病,疾加也。”疾加重叫做病,故病字应该后起。《说文解字》中还有疢、瘏、瘣、疴、痡、瘽、瘵、瘨、瘼、瘝、疭等字泛指病。可见,造字的古人曾经通过很多字素结合表达病,而终于表达不清。至今最常用、最为人熟悉,含义也最广的病字,很可能与认识热病有关。今商务版《古代汉语词典》就解疢为热病。
至此,也许有必要提一下《尔雅》。
《尔雅》说:痡、瘏、虺颓、玄*、劬劳、咎、顇、瘽、瘉、鳏、戮、癙、癵、痒、疷、疵、闵、逐、疚、痗、瘥、痱、瘵、瘼、癠,病也。
又说:痯痯、瘐,病也。
又说:伦、勚、邛、敕、勤、愉、庸、瘅,劳也。
显然,《尔雅》对病的概念把握不准确。第一句把引伸义的使动用法如咎、闵等和病的本义相混。第三句则把瘅和它的病因混同了。
总之,现存最早的词典和字典,都不能给我们一个关于病的满意的概念。
那么最新的标准词典呢?
《新华词典》说:(病)“指生物体发生的不健康现象,也指发生病。”
这样解释,明显有逻辑上的毛病——循环定义,等于没有解释。到《内经》时代,中国古代医家的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很强。但是,《内经》没有给疾病下一个通俗或具体的定义。
中医也曾经想先定义“平人”,即健康人,而后定义疾病。说:
“平人者,不病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说正常人便是无病的人,属于循环定义,是无意义的。
《内经》中还有用阴阳说定义平人的论述。说: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
这句话是讲脉诊的,不能算对平人的定义。好在《内经》还有进一步论述。说: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
有人说,这段话是探讨男女关系的,也许本义如此。不过,后人多认为这是关于健康和疾病的一般论述。
于是,“阴平阳秘”、“阴阳匀平”、阴阳和,是“圣度”,即理想的健康状态。“阴阳离决”,是生命结束的状态。二者之间是疾病状态。后世习惯上称为“阴阳失调”或“阴阳平衡失调”。这显然是一种哲理性的疾病概念。
阴阳是否能够维持绝对平衡呢?《内经》这样说: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就是道家修炼的理论依据。其前提是“天地”的阴阳循环“无有终时”,所以,这种推论有漏洞。先秦思想家,认为天地是有开端的。《素问·天元纪大论》就说:“太虚寥廓,肇基化原,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
按阴阳思想,有始必有终,则有生必有死。修炼家可以说“道”无始无终,但是,这样的“道”只是抽象的绝对本体,具体的人不可能无始无终。所以只能说,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相对的平衡,有一个“正常”范围,在此范围内,属于健康,出此范围,即为病态。
3.中医病因学略评
为了说清病证问题,有必要回头再说一下中医病因学。
我们的祖先,也清楚因果关系。他们也力求找出病因。然而,在古代条件下,人们不可能发现微生物这类病因。微量元素,维生素、就更难发现。那么,古人怎样认识疾病的原因呢?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六淫七情说。
六淫七情能致病毫无疑问。直觉或生活常识足以证明这种观念。比如,每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一旦突然受寒,马上就会想到要感冒。这时,当代西医传染病专家也不必用微生物病因学来推断。
然而,六淫病因学说确实也漏掉了一大类在暗中起作用的病因。
所以,中医认为,六淫致病时,起始原因是变化的。病的起因是寒,最初也是寒象,后来却常常出现热象。如何解释呢?阴阳转化思想有了用武之地——热可化寒,寒可化热。由此可见,若没有阴阳思想,我们的古人就无法创造辨证论治体系。中医最基本的“证”概念,都是成对的,便知它们来自阴阳思想。西医则没有这类概念。
至此,读者也许能够初步理解,为什么西医要辨病,中医要辨证了。
病的抽象概念,和具体治疗没有关系。必须探讨一下可以做出具体诊断的病。
笔者做医生之前,就听人说“病怕无名,疮怕有名”。这句俗语是在强调明确诊断的重要性。患内科病而无名,就是医生诊断不清,自然施治盲目;患外科病——疮而有名,必是严重的疮。所以,医家和病家都有这两怕。
毫无疑问,治疗是基于诊断的,对医患双方都很重要。到底怎样诊断呢?中西医走到这里开始分道扬镳了。
(二)证的概念
明清以来,整理出了作为纲领的“证”的概念。“证”本意有两个。一是辨证论治时所得之“证”,是对患者当时的病位、病性或病理的综合判断,即病的目前正邪斗争反应状态,也就是医生要治的对象。二是作为纲领的“证”,是中医的最基本的病性或病理概念。
近年来,关于什么是“证”的争论特多,大有愈争愈晦之势。这说明,中医界和中西医结合界,正在重新认识自己。总地来说,这是件好事。
多数人认为,“证”受到特别重视,主要是由解放后特别重视“辨证论治”而起。下文主要从中医角度讨论“证”的概念。
大约因为“证”走入误区,近来有人提出,用“审机定治”取代“辨证论治”,似乎“辨证论治”原来就是误区。
其实,所谓审机,就是辨证。古人最重病机者,无过刘完素。他在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主要论《素问》病机十九条——中说:“大凡明病阴阳虚实,无越此法。”
“证”的概念,实际上是关于临床思维的对象是什么。本文先从中医临床思维的对象说起。
1.“证”是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对象
所谓临床思维对象,就是医家要治的对象,亦即中医诊断的目的。中医治病治什么?人们可以说治的是“本”,是“因”,是“人”,是“病机”,等等。但是,怎样求本、求因、求人呢?就是靠辨证。岐伯论病机说:“诸胀腹大,皆属于热”,即是在辨证。笔者已经说过,中医临床要治的,就是疾病当时的正邪斗争反应状态,也就是辨出来的“证”。辨不出“证”来,中医无法施治。这种“证”的概念,固然不是从中医初创时,就清楚而且成熟了。但是,在《内经》中已表达得相当清楚。试看经文。
“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有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素问·至真要大论》)
其中难道不是有了后世所谓“八纲”“八法”的主要内容。
张仲景怎样论“证”,留待下文。据笔者所知,自仲景而下,流传至今的方书,没有一家论病、论治不辨证,而且愈至晚近愈讲究辨证。也许《肘后方》之类的土单验方集是例外。我不相信当代中医主张按图索骥,从《肘后方》那样的书中,任选一方治病而不治“证”。
其实,说明中医必须辨证才能论治,很容易。比如,辨不出寒热虚实,就得不出温清补泻治则;辨不出气滞血瘀,就得不出理气活血治法。中医岂能不辨证!
总之,不承认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对象就是“证”,就意味着中医自我否定。古人有这种思想的只有吴有性,他说:“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那是西医的基本思维方式。
2.从词义或字义说“证”
有人说“证”概念走入误区的原因之一,是擅改字义。根据是,《汉语大字典》说“证”乃“證”的简化字。又引吴有性的说法,谓“证”乃“證”的省文,“症”乃“证”的变文。此三字形异实同。此乃大半无根据的说法。请看《说文解字》。其中“證”与“证”完全是两个字。
“證,告也。从言,登声。”
“证,谏也。从言,正声。读若正月”
不过,清代人段玉裁的注解中说:“今俗以证为證验字”。显然,我们不能把清代的俗用法推广到汉代或以前去。吴有性是明末人,那时“證”已常省作“证”。至于“症”,既已加上特殊符号,更不能说与另外两字实同。“症”作为专用字,字义最准确,外延最小。我意以为,辨证论治的“证”字,原是“證”。试看明代人王肯堂作《證治准绳》,清代人唐宗海作《血證论》可知。
总之,“证”字的本义是证据、据以验证之义。不过,字的本义不能否定其引申义。科学研究中常常创造新词义。比如“藏府”二字,先秦人不会一见它们,就往肚里想。看看“证”在中医史上的演变,更能说明问题。
3.中医“证”的概念演变
洪钧按:本标题直接采用一篇旧作:“证”概念的演变——从中医说“证”概念。此文曾刊载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摘要:“证”概念的争论,源于其不断演变而多歧。《内经》中的“证”字义为证验。自《伤寒论》开始,“证”的内涵加深,外延也开始放大,有病证并提的趋势。此后,愈至晚近,中医愈重视辨证,“证”的概念也愈宽。舍去“证”的概念,不讲辨证论治,意味着中医自我否定。
明清以来,整理出了作为纲领的“证”。
“证”的含义有四个。
最浅层的“证”的概念,就是症状;辨证论治时所得之“证”,是对患者当时的病位、病性或病机的综合判断;纲领“证”是最基本的中医病性或病理概念;“证”还可以代替病。
近年来,关于“证”概念的争论特多,有关见解常常非常玄奥且众说不一,大有愈争愈晦之势。
大约因为“证”走入误区,近年有人提出,用“审机定治”取代“辨证论治”,言下之意是用“病机”取代“证”(1)似乎“辨证论治”原来就是误区。
还有的人,不承认“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说他们从来没有证的概念,看病时从来不讲什么辨证论治。假设如此,不但持续数十年的“证”实质研究要全盘否定,流行半个多世纪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说也要彻底推翻。看来,很有必要自纯中医角度讨论一下“证”概念及其演变供各方面参考。
(1).“证”的最浅层概念
为使问题简化,本文先从最容易取得共识或最容易说清的“证”说起。
试看当代《中医内科学》教材目录列有咳嗽、自汗、盗汗、心悸、不寐、呕吐、腹痛、泄泻、便秘等等,显然这些都是症状或病人的主诉。这无疑是最容易说清的或最浅层的“证”概念。就是说,疾病过程中,机体的一切机能和形态异常引起的自我感觉和他觉异常都可以称作“证”。
统编《中医内科学》无疑代表着主流中医界的共识和权威。洪钧认为,对上述目录所列不必做什么玄奥的、学究式的解释。简言之,这些“证”就是症状。
可能有人说,上举目录所列不见“证”字,其实目录中还有哮证、喘证等。显然是因为哮、喘各一个字,才加上“证”字以便念起来顺口,而咳嗽、呕吐等都是两个字,习惯上不再加证字,实际上还是证。
看看《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的目录,情况和《中医内科学》也差不多。
其实,把症状称作“证”和病一起来讨论是中医临床奠基作的传统。试看《金匮要略》的目录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疸病脉证并治、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
即便自纯中医角度看,以上所列也只有肺痿、肺痈、胸痹算是病,其余都是症状,也就是证。
(2).《内经》和《难经》中的“证”
当代《中医内科学》目录中的“证”就是症状,不等于中医典籍中最早出现的“证”字,也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症状。
今《内经》中,只有一个“证”字,见于“七篇大论”的《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全句是:“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2)文中气、病、证、治并举。王冰注此句就以表里证解“证有中外”。不过,今学界公认唐代之前的《内经》没有七篇大论,故可以说,唐代之前《内经》中没有“证”字。不过这不等于说那时的《内经》完全没有“证”概念。比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3)其中就提到了血实、气虚,只是没有加上“证”字而已。
《难经》第十六难专讲辨证,说:“持其脉须别其证”。其中不用“辨”字,而用“别”字,而且只讲五脏病的内外证。”“辨”和“别”义通,当代汉语常用“辨别”一词。
文中所说“证”,指什么呢?试看其论肾:
“假令得肾脉,其外证面黑,善恐善欠;其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其病逆气,少腹急痛,泻利下重,足胫寒而逆。有是者肾也,无是者非也。”
对照其余四脏的内外证,外证指面色和表情。内证指切腹所见的动气和疼痛部位。总之仍指症状,但不是各病的全部症状,也不是病性判断,而是重在医生诊察(特别是切腹)所见。
(3).仲景的“证”概念
《伤寒论》出现以前,已有《平脉辨证》(见仲景自序)专书。“辨证”成为中医术语约从此始。“证”也从此受到空前重视。
今《伤寒论》各篇,均冠以“辨XX病脉证并治”。所以,说仲景首创辨证论治体系,毫不勉强。辨证论治的本意就是仲景的本意,即辨病、辨脉、辨证、辨治。把“辨治”改为“论治”,也很通。现在常用“辩论”一词。古时“辩”与“辨”可通用。
“证”在《伤寒论》中是何含义呢?请综看其中含有“证”字的条文。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16条)
“证象阳旦……病形象桂枝”(30条)
“太阳病,桂枝证……”(34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1条)
“二阳并病……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48条)
“下之后,复发汗……无表证……”(61条)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74条)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条)
“……柴胡证仍在者……(条)
“……此本柴胡证……”(条)
“……此非柴胡汤证……”(条)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条)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条)
“……外证未去者,柴胡汤主之。”(条)
“……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条)
“……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条)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条)
“病如桂枝证……”(条)
“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条)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也。”(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条)
“阳明中风……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汤……”(条)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条)
“伤寒六七日……无表里证……”(条)
“病人无表里证……”(条)
“……柴胡汤证罢……”(条)
“少阴病……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条)
笔者不避繁琐之嫌,将有“证”字的条文全部引出。
分析上述经文中的“证”字,含义已开始变化。与脉并提的“证”应指我们今天所说的除脉象之外的各种症状。此外,不少证字也指症状,不必一一指出。但是,桂枝证、柴胡证的说法,已不是指单一的症状,而是指适合桂枝汤等治疗的脉象证候群。
用当代术语说,这种症候群代表了疾病的特定病理状态。“柴胡汤证罢”等说法,准此。“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中的两个证字应该不同。前者含义即如桂枝证之证。
仲景还有外证的说法,这是未清除的内难术语。表里证之说,已和内外证不同,特别是表证,已与太阳病等价。
仲景书中已有病证并提的趋势,如“太阳病证”、“太阳证”、“柴胡汤病证”等,于是证可以代病,病证可以混用了。
再对看《金匮要略》也常常病证和症状并提,则不必讳言中医的病和证概念都不精确。特别是“证”的概念多歧。
《伤寒论》六经病纲领中,只有“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病性判断,其余都是列出一组脉象或症状。完全按《伤寒论》辨证,多数情况下只能死记硬背地有是证用是方。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是对证和方有了理性认识。比如:“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很好遵循,却不能据以理解柴胡证的病机是什么?柴胡汤的药理、功用是什么?为什么但见一证便是?就是伤寒第一证——桂枝汤证也是到了宋代才有许叔微首次说:“脉浮而缓表中虚,有汗恶风腠理疏”,(见《伤寒百证歌·表里、寒热、虚实歌》)揭示桂枝汤证的本质是表(寒)虚。
不过《伤寒论》毕竟为辨证论治和证概念深化打下基础,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乃至八纲这套重要“证”概念的提出,都和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医家不懈地研究《伤寒杂病论》分不开。
(4).巢元方的“证”概念
隋代人巢元方作《诸病源候论》,后人证候并提成一词,应从此来。
巢氏所谓“候”,常非指单一症状,而有病或证的意思。他论“伤寒内有瘀血候”说:“夫人先瘀结在内,因伤寒病,若热搏于久瘀,则发热如狂;若有寒,则小腹满,小便反利,此为血瘀。宜下之。其脉沉结者,血证谛也。”(4)此说综合仲景三条经文而成。是一个辨证过程,最后得出“血(瘀)证”。
所以,说“证”即“证候”,亦无不可。已有教材这样用。拙见以为,古人极少这样用,莫如尽量统一使用“证”字,以免术语混乱。
(5).宋元以后的“证”概念
自仲景而下,特别是宋元以来,流传至今的方书,没有一家论病、论治不辨证,而且愈至晚近愈讲究辨证。
也许《肘后方》之类的土单验方集是例外。我不相信当代中医主张按图索骥,从《肘后方》那样的书中,任选一方治病而不治“证”。
其实,说明中医必须辨证才能论治,很容易。比如,辨不出寒热虚实,就得不出温清补泻治则;辨不出气滞血瘀,就得不出理气活血治法;辨不出表里,就得不出解表攻里治则。中医岂能不辨证!
读者试随手取一本宋代以后的方书,稍事流览便知辨证之重要。笔者真的随手取了两本书。
其一为李东垣的《内外伤辨》,书名即辨证之义。该书卷上目录为:辨阴证阳证、辨脉、辨寒热、辨外感八风之邪、辨手心手背、辨口鼻、辨气少气盛、辨头痛、辨筋骨四肢、辨外伤不恶食、辨渴与不渴、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其二为徐灵胎的《杂病源》。目录为:阴阳、命门、君火相火、六要、表证、里证、寒热、寒热真假、虚实、治法、气味。
单看以上目录,即知中医舍“辨证”便不能论治。“证”概念自然十分重要。
又无意中取出徐氏的《杂病证治》,书名就是辨证论治之义。其中论每一病的次序是:内因、外证、辨证、辨脉、辨治、用药、选方等。
可见,若说中医不该辨证论治,而要审机论治,岂非要遍改或废掉大半古医书!再看徐氏论暑、湿、燥、火病竟直称暑证、湿证、燥证、火证。则病证通用矣。
由此可知,在证概念深化的同时,其外延也更加宽泛。于是病证二字可以混用,因而常常以证代病。于是中医称看病为“临证”;具体的病可称“汗证”(以自汗、盗汗为主证的疾病);外感这样一大类病被称作“感证”;难治的病被称作疑难杂症(证)。此种放大“证”内涵的影响早已波及民间。
笔者常遇见朋友或乡亲(自是年稍长、阅历稍多者,但不一定读过书)问:先生今天看了几个证儿?再过二十年,普通人大概不会再这样发问。近来那么多人争论“证”是什么,原因恐怕是人们不熟悉旧时中医怎样说话,又没有认真读些古书。
至于那些说自己从来没有证的概念,也从不辨证论治的人,大概从未读过中医古书,也没有受过现代中医教育。换言之,他们完全不懂中医。本文不厌其烦地讨论“证”概念及其演变,也许对一些人认识“证”有所帮助。
(6).纲领的“证”的提出
延至明代,出现了由博返约、提纲携领而又深入浅出的成套中医术语。其中在“证”概念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后来发展为“八纲”说的“两纲、六变”说。
先后指出“八纲”内容的明代医家有,楼英、张三锡、孙一奎、张景岳等人。由于《景岳全书》流传甚广,他的“两纲、六变”说影响深远。他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
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5)此说至清代程钟龄总提为“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6),成为近代人祝味菊提出“八纲”说的源头。“八纲”和“辨证论治”一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府提倡并广泛组织“西学中”,在中国医界大普及,至今为中医熟知。
今人称“八纲”为辨证的总纲,是正确的。试看六经、脏腑、经络、气血等辨证方法能离开“八纲”吗?
正如有人发挥“八纲”说:“中医证型无不是多个生理、病理概念的组合。辨证愈细,加入组合的概念愈多。但无论怎样组合,中心词总是寒热虚实(气滞、血瘀、痰饮积聚等亦可纳入广义的虚实)。这说明寒热虚实是最基本的中医病理概念。”(7)
总之,作为纲领的“证”,又和“辨证论治”时辨出来的“证”概念不同了。“证”概念容易把人引入误区,看来不很奇怪。
(7).证概念的定义
怎样定义“证”概念呢?应表达如下:
“证”的最浅层概念,就是症状;辨证论治时所得之“证”,是对患者当时的病位和病性的综合判断;作为纲领的“证”,特别是阴阳虚实寒热,是最基本的中医病性或病理概念;“证”可以代替病。
读者很可能问:为什么前一个“证”当中没有病因判断?简单的回答是:中医施治的对象,常常不包括中医所说的病因。
“证”的后两种含义,基本上不见于西医理论。有人可能不赞成用“病理”二字。笔者认为,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用这个词,没有什么不妥。
或再问:作为纲领的“证”,是中医最基本的病性或病理概念。这不是还没有说清“证”的概念吗?是的。不过,进一步说清,只能是怎样自西医角度说明,阴阳表里气滞血瘀寒热虚实燥湿逆陷厥脱积聚等,是何种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含义。这正是“证”实质研究的主要目的。
西学中研究“证”,无可非议。成绩满意与否,是具体思路与方法问题。不可因结果不理想,而否定此方向。中医讲发扬,也应该研究它们。发扬之前,最好先弄清前人关于“证”的本义。不然就会一误再误,愈争愈不明白。
参考文献:
(1)成肇智.用“审机定治”取代“辨证论治”.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3(6);—.
(2)《*帝内经?素问》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帝内经?素问》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8.
(4)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岳峙楼藏版影印本,卷一,;18—20.
(6)程国彭.医学心悟.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2.
(7)马堪温.赵洪钧.伤寒论新解.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二.关于证实质研究
关于证实质研究,由于近20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研究积累的关文献太多,专业性又很强,做一个简单的综述也很困难,更因为对这个问题需要重新认识,找到新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此处不想多讲。
比如,证实质研究应该看作病理研究,然而,不少权威却否认“证”是病理概念。这暴露了很多人没有吃透中医。“证”不属于病理范畴,还能用什么西医理论和手段去研究呢!
又如,中医辨证的依据无例外的是整体宏观指标,辨证结果自然是整体宏观综合判断。西医早已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整体宏观手段和指标,研究证实质应该重视而且一开始先从宏观方面着手。这样才能基本上保证初步研究不犯大错误。然而,许多人热衷于高新尖的手段和指标,一开始就想从分子学的水平说清证实质。结果逆向综合时常常自相矛盾,更不要说用以深入阐述传统理论。
在总体把握上很不足,具体研究就难免误入歧途。总体把握是大方向把握,把握不准,就用得着一句古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结果是中西医结合界自己对以往20年的工作也很不满意,于是招致本来就对中西医结合有异议者的各种非难。
需要说明,所谓“吃透中医”不是要求有关人员达到“纯中医”理论家那样的水平。既然是在探讨中西医结合,学习中医时永远是随时联系西医。笔者所谓“吃透中医”,就是要求首先在基本理论方面,对中医把握是全面而准确的。为此,有必要系统地重新研究经典,对新一代学者尤其如此。否则,无论西医水平多么高,都不可能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不过,在如何看“证实质研究”方面,笔者的态度是明朗的。那就是:证实质研究必不可少,新一轮研究势在必行,已经做过的工作成就也相当可观,只是距离理想结果比较远。
或许还须指出,对中西医结合有异议者的中医理论水平大多也不能令人满意,因而多数有关文章对“证”实质研究的批评也没有切中要害。
洪钧按:欲进一步了解拙见的读者,请参看《赵洪钧医论医话选》中的“中西医结合论阴阳”一文。
三.辨证论治特色论
——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
洪钧按:本标题照用了一篇旧作:中西医结合看“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此文发表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第1期。
摘要:“证”概念的争论,源于对“辨证论治”的认识不清。此种认识不清,主要是由于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出现的“特色”论,给人一种满足感,影响了深入的理论探讨。
辨证论治,不是理论。在辨和论两方面,中西医并无不同,都是运用理论,处理所得信息。中西医诊断,都有辨病。中医关于病的概念,在外感方面只有类概念。这种概念不足据以施治。中医制法立方的依据是“证”,辨不出证,就无法施治。西医临床思维,也离不开类概念。但西医的理想诊断,首先是病因确切。施治要招,是消灭病因。病因不明,治疗就是盲目的。中医辨出之“证”,不必或没有病因要素。中医施治,主要不针对病因,而是针对病证。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靠四诊所得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其核心步骤或最终目的是辨出“证”,“证”是中医具体施治之对象。
本文的题目是一个老问题了,似乎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说,其实不然。试看近来对“证”实质研究的反思,集中在对“证”概念的争论,大有进入误区,不能自拔之势,足见最初没有说清什么是“辨证论治”。换言之,“证”概念进入误区,是由于对“辨证论治”的认识还没有走出误区。粗查文献也可知,当初有关文章太少,深度也不够,今天有必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
鉴于“辨证论治”最初就是和“辨病论治”中西医结合讨论的,现在仍然以结合讨论更容易说明问题,所以本文题目不是为了勉强结合。
或问:“证”的概念还不统一,怎么能说清“辨证论治”呢?笔者以为,直接从“证”说起,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一个参照系,总是更方便些。况且,“证”概念的争论,就是由于引进这个参照系,才发生的。换言之,倘至今没有西医,大概不会有“证”概念的争论。辨证论治的大普及,始于特色论的出现。本文从这一提法的出现说起。
1.辨证论治特色论的出现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通过批判一些人的错误思想之后,确立了保护中医药的*策。自上而下,号召并组织西医学中医,中西医之间开始全面交流。交流的主要热点,就是“辨证论治”。很快就出现了“辨证论治”中医特色说。
中医理论家们,最初说不清什么是辨证论治。
最早撰文介绍的秦氏说:“‘辨证论治’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从认识证候到给予适当的治疗,包含着完整的极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1)任氏则说:“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注意于生体病变的全身证候,务使生体的生活机能恢复其正常状态,也就是说要把病体整个病理机转一变而为生理机转。”(2)
以上两说显然不能令人满意。但是,秦氏有一句话很重要,即“辨证论治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1)在此提醒读者,辨证论治不但不是中医的最高理论,也不是一般的理论。它不是理论,故不是规律。近来还有人说“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华”(3)就是错误理解。辨证论治本身不是理论,它只是对理论的运用。旧时要求中医病案包括理法方药四部分,故辨证论治需要运用全部中医理论。
秦氏还有一句话,可以说明中医界那时很担心人们的误会。他说:“中医辨证是不是光靠症状?这是一般所想提出的问题。”(1)看来,最初中医担心的是,西医把辨证论治理解为西医的对症治疗。所以,着力说明具体的辨证论治方法和过程。
总之,一开始西医不了解辨证论治,中医不能用西医容易接受的术语和理论说明辨证论治,又不愿意说辨病为中医所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其中的辨病内涵。
西学中学者中,最先提出特色(特点)说的是孙氏。他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学和治疗学的基本原则。以证为对象进行治疗,反应了中医在诊断和治疗学上的特点;现代医学则是以病(病源)为对象进行治疗的,也可以说是‘辨病论治’。中西医在诊断和治疗学体系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别。”(4)
可见,熟悉“辨病论治”的西学中,很快从较高水平上看到中医特色。这就是最早的辨证论治特色说。
特色说一出现,立即有人提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并补充说:“中医虽然也讲究辨病,虽然通过辨证也联系到病因病原,但不同于西医的辨病论治。反之,西医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纠正全身的机能状况,但其诊断关键和治疗中心,究属还是着重在消除致病因子。所以,用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来概括中西医诊断和治疗体系的不同,一般来说是有其代表性的。”(5)又有人说:“中医的辨证论治是针对机体各个部分,以及整体的功能状态与病理活动,给予综合的评定,提出恰当的处理。”(6)
就当时的背景和认识水平来看,上述看法并无明显错误但没有说深说透。
当时有人对上述看法提出商榷,认为:“不能用‘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来区别中西医之间的差异。”(7)他们认为,西药对病、中药对证再加上对症治疗的“高级复合治疗”只不过是中西医疗法的机械凑合。据笔者所知,商榷者只此一家。
笔者不赞同商榷者的看法。商榷意见也没有阻止“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思路实施。随着结合思路轰轰烈烈地实施,“辨证论治”特色论很快普及并得到确认。可以说,这一思路一直持续到今天,而且是证实质研究的先声。
到目前为止,辨证论治仍被视为中医特色之一。由以上简单回顾可知,辨证论治特色论是西学中先提出来的。
辨证论治是否中医特色呢?是的。笔者对此毫无异议。但是,特色不等于内涵。
又须知,特色说的出现有特殊的背景。特色(最初用特点一词)从一开始就暗示,她等价于完美的优势,因而没有给批评和讨论留下余地。人们普遍感到满足,实际上留下不少问题。
2.特色论遗留的问题
上文已指出,辨证论治特色论者的看法没有明显错误。但是,特色论意味着要把“辨证论治”当作整理和发扬中医的重点或方向,本来应该对她做一番深入的理论探讨。由于当时的背景和学者人数还少等原因,大家匆匆往“辨病与辨证临床结合”的方向走,遗留了一些理论问题。现在有必要加深认识。
从本质上看,遗留问题主要还是怎样认识“病”和“证”。以下谨就有关问题逐一说明浅见。但本文不直接讨论“证”,而且浅见以为,应该先从中医角度说清“证”,详说见另文。
2.1.怎样认识病的概念?
一般地讨论病,在中西医都是很抽象的概念。本文暂不讨论。
在一般的病概念之下,还有大体上三个层次的病的类概念。如西医内科病有感染性疾病一大类。此类下又有病*、细菌、立克次氏体等至少三类。细菌类下又有球菌和杆菌感染性疾病两类。中医分病为内伤、外感;外感中有伤寒、温病;伤寒下有六经病等。至此,中西医的病都是病的类概念。
注意!提出病的类概念,对深入讨论辨证与辨病很有用处。
2.2.对病认识到哪个层次才能施治?
凡就诊者,自己已经认为有了病,医家的责任是弄清他得的什么病,以便治疗。
人们可能认为,只有得出西医所谓确切诊断,如肠伤寒(即病因、病位、病理都明确)时,才能治疗,而且很快就能得出这种诊断。实际上,不是这么容易。医生的思维和处理过程,常常不是这样简单。中医辨病诊断过程先不说。以西医而论,五十年前,确诊肠伤寒一般需要两星期。确诊前莫非不治!很多情况是,西医也要先做出类诊断,并开始治疗。所以,病的类概念也是重要的。临床思维一般不是直接得出确切诊断,而是先做出类诊断。从大类到小类,逐步逼近具体的病。比如,大体确信是球菌感染时,治疗的针对性就已经很强。当然,西医诊断的最终目的是得出确切诊断,特别是确定病因,这是西医临床思维的基本方式。但往往闹不准,况且有的病至今原因不明,医生治不治?
2.3.中医怎样辨病?
在辨病方面,中医基本上只有类概念。比如先辨内伤、外感两类中是哪一类。假如是外感,再辨是伤寒或温病;若是伤寒,再辨是何经病。至此,所得还是病的类概念诊断,而且是中医所说的“病”。再辨,就是辨“证”了。因为最终目的是辨出“证”,上述过程都叫辨证。
应该指出,中医辨完病,还完全不能据以施治。这与西医不同,西医辨病到一小类,往往可有针对性比较强的治法。有人会说,不是可用小柴胡通治四时感冒吗?现在也有那么多非处方药。这仍然不能否认,中医必须辨出证,才能施治。
2.4.为什么中医辨病只有类概念?
这是由中医病因学决定的。特别是在外感方面,伤寒、温病之别,也不是因为病因根本不同。因此,中西医诊断之不同,在这方面最明显。或问,中医不是也有疟疾诊断么?是的。中医一般能认出这个病,但是对其病因的认识,仍然不出六淫。所以,要承认辨病是中医所短。
2.5.这样我们方可理解中医为什么要辨证,因为无法由特定的病因来区分众多的病。中医辨完病,对其特殊性的认识,还不能决定治则。辨证是短于辨病逼出来的。这主要得益于阴阳思想。
2.6.所以,辨证得出的诊断中一般不包括病因,外感尤其如此。初病时,可以勉强说有病因诊断。一旦传变,“证”就和病因的性质没大关系了。比如,风寒暑湿都可见温病卫气营血证。初始的寒因,却导致里热燥实的大承气汤证。等等。
2.7.中医不认为病因始终不变。如伤寒大承气汤证,风寒变成里热燥屎。所以,也可理解为,一旦传变,初始病因就不再起作用。诊断只以眼前脉证为据。现在我们知道,风寒暑湿等“诱因”消除之后,病仍不愈,是微生物在作怪,却不能这样要求古人。
2.8.西医认为病因不变,而且存在于疾病的始终。
2.9.中医对能认出的、与西医诊断相同的“病”,如疟疾等,也要辨证论治。
2.10.西医也有类似“证”的概念,如休克、心衰、败血症等,意指它们可因多种病因引起。但西医诊断证的时候,还是要弄清病因,如感染中*性休克、大肠杆菌性败血症等。中医对西医的“证”,还要按中医理论辨证。所以,两家的证,仍是不同概念。
2.11.西医辨病的终极目的主要是病因,论治的核心对象自然是病因,而且一治到底。
2.12.“证”是中医制法立方的依据,从理论上讲,中医辨不出证来,就无法施治。
要而言之,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之不同,不在“辨”上,也不在“论”上。中西医诊断,都要辨和论。二者的根本不同在于最后辨出的对象不同,施治的主要目标不同。
至此,还没有说完特色论遗留的问题。以下继续说,但着重中西医互补,故另立题目。
3.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互补性
3.1.由于历史原因,中医的外感病因说限于六淫。六淫是否病因呢?是的。但是中医漏掉了更为重要的微生物病因。西医把六淫看作诱因,特重视微生物病因,对正气则比较忽略。所以,在人体正气、微生物和六淫这三个制约外感病的因素中,中西医认识各有长短。
3.2.西医认识众多的微生物,固然好。但是,若闹不清病因或闹清之前,就无法施治或者说没有病因治疗。换言之,治疗是盲目的。
3.3.中医不能仔细区分众多的感染性疾病,固然是其所短。但是,有一定数目的症状和脉象等,中医总能辨出证并立即施治。
3.4.辨证论治,治的不是病因,至少不是初始病因,而是“证”。病初可勉强说有治因的成分,如伤寒用辛温,温病用辛凉。过此以往,所治便与始因无关。
3.5.以病因治疗为主的西医方法,常常很有效。但是,有时病因诊断确切,治疗却无效。此种情况,主要是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忽略了一个方面,即正气的作用。中医辨证,则始终抓住正邪斗争状态不放。当正夺为疾病的主要矛盾方面时,辨证论治往往更有效。
3.6.中医方法中有无西医所说的病因治疗呢?有,不过是暗含的。辨证论治的要妙,不在她暗含有抗微生物病因治疗。如,中医有抗疟、抗痢疾杆菌等特效药,但还是要辨证论治。所用方药,可以没有抗微生物作用,却可治好病。
至此,大体说清了“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遗留问题。不必满足于中医也辨病,西医也辨证或中医重辨证,西医重辨病的模糊的特色说了。中西医的互补性,也大体说清。
关于内伤病,中西医对病因的认识并无本质不同。全面讨论,过于复杂,本文从略。
4.辨证论治的定义
上文涉及一些西医诊断理论,但是,定义西医辨病论治,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不过,得出辨证论治的定义之后,辨病论治的定义基本上就自明了。
辨病也好,辨证也好,都是诊断过程。治疗是基于诊断的,但西医的诊断和治疗之间,逻辑联系不如中医紧密。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过程。如虚寒用温补,实热用寒下等。
怎样用比较简明的语言,给辨证论治下一个定义呢?笔者认为应表述如下:
辨证论治是按照中医理论,靠望闻问切所得的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其中包括辨病,但此所谓病,属于类概念,不能据以施治。故其核心步骤或目的是辨出“证”。“证”才是中医具体施治的对象。
不知读者如何看以上表述。关于“证”概念的其余拙见,见另文。
参考文献
(1)秦伯未.中医“辨证论治”概说.江苏中医,,(1):2—6.
(2)任应秋.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江苏中医,,(4):19—21.
(3)危北海.有关证的实质研究.中国医药学报,,(4):6.
(4)孙士荃.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问题.中医杂志,(1):2—5.
(5)蔡景高.辨证和辨病的结合.中医杂志,,(9):31—33.
(6)朱良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及其关系的探讨.中医杂志,,(4):16.
(7)郁存仁.刘雨亭.高益民.危北海.关于“辨证论治和机体反应性问题”一文的意见.中医杂志,,(4):14—15.
四.辨病和辨证初探
辨证论治,不是理论。在辨和论两方面,中西医并无不同,都是运用理论,处理所得信息。中西医诊断,都有辨病。中医关于病的概念,至少在外感方面只有类概念。这种概念不足据以施治。中医制法立方的依据是“证”,辨不出证,就无法施治。西医临床思维,也离不开类概念。但西医的理想诊断,首先是病因确切。施治要招,是消灭病因。病因不明,治疗就是盲目的。中医辨出之“证”,不必或没有病因要素。中医施治,主要不是针对病因,而是针对病证。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理论,处理四诊所得信息,做出诊断并定出治则、方药的思维过程。其核心步骤或最终目的是辨出“证”,“证”是中医具体施治之对象。
上文说过,古今中医书中找不出关于病的精确概念,只有阴阳失调这样一个近乎哲理的概念。
在这个概念之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外感、内伤、伤寒、温病等病的概念了。不过,医生看病时,显然不能说:你的病是伤寒,就按伤寒处方吧。为什么呢?因为诊断到这一步还完全不能据以治疗。只辨出外感或内伤,对具体治疗更没有什么意义。那么,中医诊断到什么地步才能施治呢?就是要辨出证。
西医方面也有许多不直接指导治疗的病的概念。比如感染性疾病或传染病等。这是把具体的病归类的结果。西医诊断到什么地步才能施治呢?就是要辨出具体的病。
怎样才算辨出了具体的病呢?就是辨出病因、病位、病理等,特别是病因。因而可以说:辨病就是辨病因。
至此,似乎说清了辨病和辩证。特别是西医的辨病更清楚些。中医的辨证,还没有讲深、讲透,因而不好理解。
五“辨证”和“辨病”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
笔者以为,说一下“辨”字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对深入理解“辨证”和“辨病”是必需的。有了上述理论准备,再讨论“辨证”和“辨病”的认识论和逻辑学意义,可以先这样提出问题。
知道一个人不健康或有病,能够施治吗?显然不能,因为这种病的概念太宽泛了。
那么,知道一个人得的是外感病或西医说的感染性疾病,能够施治吗?显然还不能,因为这时知道的还是关于一大类疾病的概念。
再进一步,知道一个人得的是中医所谓伤寒或西医所谓细菌感染性疾病,能够施治吗?显然还不能。
看来“辨证”和“辨病”的最终目的不是得出上述概念。不过这不等于说这些概念没有用处。中西医都是用这些大概念统帅小概念的。不然,教科书就无法编写了。
下面再说有关认识论和逻辑学的问题。
“辨证”和“辨病”都要“辨”。“辨”字意义很清楚,就是“辨别”或“辨认”,即用已有的知识认识未知的事物。
专业哲学书和心理学书,讲认识论很复杂。为了本讲的需要,笔者把认识过程简化,大体分为四个水平或阶段,即感知、表象、概念和按已有理论用概念推理。
最低的认识水平是感知。尽管不同动物感知到的对象的信息多少很不一样,却是一切动物都有的认识能力。
表象属于相当高级的认识,没有高级视觉的动物,不能形成表象。概念是只有人类才有的认识能力。有了概念,对事物就有了理性认识。不少人认为,动物也可以有概念,我们不必纠缠,动物至少不会形成抽象的病的概念。
按已有理论用概念推理更是人类才有的认识能力。“辨证”和“辨病”就是按已有理论用概念推理的认识过程。
稍微高级一些的动物,都有某种程度的辨认事物的能力。很多高等动物的某种辨认能力,甚至比人类高得多。但是,除了人类之外,一切动物都不会形成概念,比如,它们不会有“人”的概念,更不会有“病”和“证”的概念。
动物认识的局限性,更在于它们不可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人类在钓鱼、打猎时常常使用某些手段迷惑猎物。一般说来,那些手段不会迷惑住人,但动物总是上当。所以,动物即便有概念,也不清楚、不准确,更不能通过现象看本质。
那么,概念有哪些种呢?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普遍概念、类概念和具体概念。
在思维过程中,什么概念最重要呢?对此不可一概而论。假如研究的是哲学,讨论的往往是普遍概念。比如“气”、“物质”、“矛盾”、“阴阳”“变化”都是普遍感念,而且很抽象。研究它们往往要靠思辨。对这些概念把握得越普遍或全面,说明水平越高。
数学方面和哲学类似。理论自然科学也有些类似。比如,物理上的自由落体、匀加速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质能守恒定律等就是普遍概念而且能用公式表达。它们的出现,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应用科学则不同。上述三方面理论科学为它们提供了普遍概念。它们的使命是使用有关普遍概念解决应用问题。
不过,应用科学还要有自己的普遍概念、类概念和具体概念。对医学来说,病显然是最重要的普遍概念。
不过,辨出这个病来,不能据以治疗。那么,辨出病的类概念来呢?比如,辨出了“感染性疾病”。显然,仍然不足以具体施治。
不少西医大夫,常常拉大网。凡是怀疑感染,就用上几种抗生素和其它抗菌药施治。似乎只要感染原因落在这个网里,就会有效。实际上会出现很多问题,见下文。
故只有辨出具体概念——即含有对象特定本质的概念,如浸润型肺结核,才能具体施治。
西医治疗此病的主要手段,就是抗结核药。尽管也常常用维生素B6、鱼肝油、钙剂等,都是辅助性的。
须知,抗结核药治疗结核病,不完全是锁钥关系,故不像卤水点豆腐那么灵。不但不很灵,抗结核药对某些非结核菌也有作用,更有副作用,这是医生不想要的。只是,完全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即发明除了对抗病因外,没有任何其它作用药物,非常困难。可以说,在外感病治疗上,西医至今没有这样的手段。希望西医朋友时刻记住这一点:一切抗生素治疗感染,都不是百分之百的锁钥关系,要时刻注意不想要的那一部分作用会有害处。
以上说的是西医辨病。
至此,中医为什么要辩证,就好说了。中医自然有病的普遍概念。不过,辨出“阴阳失调”显然不能具体施治。辨出内伤和外感这种略为具体的类概念呢?显然还是不足以具体施治。同理,辨出伤寒或温病,仍然是类概念,无法具体施治。
上文提及,伤寒和温病的取名,是以病因为准的。
为什么不能直接针对寒温施治呢?伤寒一律用热药,温病一律用凉药,不是说得通吗?显然不是这样,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寒温不是真正的病因,至少不是热病的全部病因。
再往下辨,伤寒分为六经病,温病分为卫气营血证。于是在温病那边,已经辨出证来了——虽然还不很具体。伤寒这边还是病的类概念,仍然不能具体施治。
简言之,中医没有可以直接指导治疗的具体的病概念。于是,只好辨证。
六.中西医结合论治疗
一旦说清中西医辨病和辨证的问题,讨论中西医治疗就比较容易了。
1.西医治疗学的长处和不足
西医怎样治病呢?很简单。凡是弄清病因的,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即使用所谓特效疗法。其余就是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对症疗法有无中医辨证论治的意思呢?答案是基本上没有。支持疗法有无扶正的意思呢?应该是有的,但还不能称为辨证论治。这种治疗学或治疗思想有无长处呢?当然有。
集中对病因进行治疗的长处是:假如该病是典型的单因素或准单因素现象或过程,这种治疗思想就非常有效。西医对这些问题解决得非常好。比如对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缺碘、缺铁等,解决得很成功。甚至,一旦弄清病因,这些病就基本上消灭了——因为同时有了可靠的预防手段。感染性疾病可看作准单因素现象,西医解决得也比较好。特别是预防方面,有很多成熟而可靠的手段。
反过来看,西医治疗思想的短处有二:
一是凡病因不明,就只能对症治疗,一般再加上支持疗法,于是疗效不好。
二是对多因素所致疾病,疗效不好,有时出现很多副作用。比如对癌瘤的化疗和放疗,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多数情况下,笔者不赞成化疗和放疗。不过,也不能说西医处理此类疾病毫无长处。比如高血压病(按:严格而言,高血压是症而不是病),西医疗法至少简便、经济而且有效。中医没有高血压概念,其疗法也有效,却很不方便,也不经济。
西医有无“证”呢?也有。如休克、心衰、过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就是西医的“证”。西医怎样处理这些问题,不是本文要讲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西医处理这些“证”时,同时重视病因治疗。即治证的同时还要辨病因,治疗病因。
2.中医治疗学的长处和不足
中医怎样治病呢?就是治辨出来的“证”。它主要不是针对病因治疗。从理论上讲,它不针对中医的病因,更不用说西医的病因。它针对的是病性、病理(有人称为机体反应状态)或正邪斗争状态。中医有无对症治疗呢?也有。试看经方加减,就是对症治疗。
辨证论治当中,是否有西医的病因治疗呢?有的。不过那是暗含的,不是中医理论的本意。很多情况下,中医疗效不能从其中有所谓西医病因治疗得到满意的解释。
即便对西医的“证”,中医治疗时,也要再按中医理论辨证。
讨论至此,对是否要中西医结合论治,或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否可取长补短,应该没有疑问了。
可否举一个例子呢?例子不胜其多。举简单的。
疟疾是中西医都能明确诊断的病。西医疗法不再说,中药也有常山、蜀漆等自西医看来有明显抗疟作用的药物。但是,中医治疟一般不是单用这些药,而是往往不用这些药。其代表方,在实验室中可以没有抗疟作用,却可治好疟疾。即中医对疟疾还是要辨证施治。即便在引进西说,知道疟原虫之后,仍然不是只用常山、蜀漆治疗。西医的所谓特效疗法治疟疾,无效的情况并不很少见。那么,中西医结合治疗,不是更好吗?
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比如牙痛,西医诊断为牙周炎或根尖周围炎。目前治疗习用抗生素加止痛药。有效没有?大都有效。不过,无效或疗效不满意的情况也不很少见,而且常见现副作用。中医治疗时就要辨证。假如是实火,可用清热泻火法,治以复方。为简便,可以单服生石膏或芒硝治好。有些病人自己服用大量凉白开加白糖,或者多吃几个梨子,也可以很快就好。自西医看,这些“土方”既无抗菌作用,也无止痛作用,不应该治好炎症而且迅速止痛。但是,自中医看,它们能泻实火,自能治好。对牙痛这个病或证,单用西医或单用中医都治不好时,中西医结合一起治,不既是实用选择,又是理性选择吗?
为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疗效呢?
从上述举例可知,中西医方法是从不同环节上纠正疾病状态。
至此,基本上说清了中医为什么要辨证,西医为什要辨病以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好处。希望本讲对一切研究中医的同好都有所帮助。
附:表证实质初探
摘要:表证至今仍是临床上最常处理的问题之一。但是,近数十年来的“证”实质研究和中医基本理论研究,都不大重视表证。一些医生没有表证概念,热病初起便大用清热制剂,造成许多偏差。复习并分析中医文献,得出表证的必见症或诊断标准就是恶寒、头痛和/或身疼。按中医理论,除急则治标外,有表证当先治表。“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之说,至少自中医看来根据不足。
西医承认表证事实,却没有表证概念。但是,由已知的西医病生理,可以大略说明表证的病理实质。恶寒和发热是由于免疫过程中,吞噬作用产生致热源,引起体温波动所致。头痛、身疼是由于血流重新分配,导致大脑、脑膜、躯干肌肉、关节筋膜供血不足,酸性代谢产物堆积的缘故。
西医也承认,任何微生物都不能必然使人得病。感染而不病,是外感的第一种状态,即最好的状态。这时无证可辨。多数人感染后仅出现表证状态即愈。故表证是比较好的抗病状态。医家应力求在表证阶段促使病愈。
表证之后,仍可有剧烈体温波动,为什么一般不再见恶寒、头痛和/或身疼并存?本文未作解释。
表里之辨在中医原是非常重要的,试看八纲中无气血而有表里就足以证明它曾经比气血辨证还重要。然而,在近二十多年来的证实质研究中,表证似乎无足轻重。
1.被冷落的表证
中医理论分疾病为内外伤两类,内伤病均属病在里,所以,表里之辨只适用于外感病。
当代社会的疾病谱发生了大变化,外感病不像半个世纪、一个世纪以前那样重要了。这似乎可以说明,为什么表证在当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本理论研究中不大受重视。然而,关于表证的研究之少,仍足令人诧异。笔者粗查近四十年证实质实验研究文献,竟未见一篇正面或专门研究表证的文章。专就表证进行非实验探讨的文章也很少。
需知,表里之辨的重要性完全没有降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相反,当代基层医生处理的问题仍然以外感为多。处理外感自然先要辨表里。患者也多在表证阶段即已就诊。可叹的是,很多人没有表证概念,外感初起便大用特用抗生素、激素以及中药清解方或制剂。倘患者发热较高,不少医家竟不知双*连、清开灵之外,中医还有何法。如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成为当代医界(特别是中医界)的一大耻辱。西医滥用中医清解制剂,或情有可原。中医岂可如此孟浪。因此,本文之作,并非完全出自理论兴趣,主要目的是希望帮助一些同道纠正上述常见的临床偏差。若此文能引起更多的表证理论研究,则抛砖引玉者尤感欣慰。
2.表证与里证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比较特殊,我们不可能用几个症候说清里证。原因是,初看表证与里证概念对称,似乎外延也会对称,实则二者的外延极不对称。里证的外延远比表证大。说清二者的外延本来是个难题。古人采用了先限定表证外延的办法,于是问题简化。但是,真能把握表证的传统概念并结合现代医学弄请其实质并非易事。
笔者曾经说过:“表证……是八纲中外延最清楚的概念,里证则外延不清。我们应把里证视作负概念,非表证便是里证。”
“现代西医承认表证事实,但至今没有满意的理论解释,故表证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里证外延不清,不宜选作实验研究课题,而应通过逻辑处理。非表证就是里证。因为从逻辑上说这正是里证的来路。”(1)
笔者至今对上述拙见不悔,所以尽管自己不具备实验研究的条件,仍想根据对有关文献的理解和临床体会探讨一下表证的实质。
3.表证外延的演变
古人所谓表证,原意即谓邪在人体表层。《内经》说:“寒气客于皮肤,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寒栗。”(《灵枢·口问》)“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素问·骨空论》)“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灵枢·刺节真邪》)“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灵枢·热病》)
综合上述经文,已可得出《伤寒论》的表证概念。
仲景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病纲领。但伤寒学家又说太阳病也有里证。于是这个纲领似乎又不能算表证纲领。笔者不想把这个问题弄复杂,故先放下太阳是否有里证之说。因为我们至少可以说太阳病纲领重在表证。
读者多知道,仲景又提出了太阳伤寒和中风两个代表证,即后人说的表实证和表虚证。下面列出《伤寒论》中的代表经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12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汤主之。(35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具紧者,名为伤寒。(3条)
上举三条经文中竟无项强。对此怎样解释呢?首先,笔者的临床经验和自身感受都可肯定,热病初起确有项强者,而且并非脑膜炎或破伤风等。不过,项强确实不如恶寒、头痛、身疼等常见。若说这是为行文顺口之故,虽非全无道理,仍有替仲景掩饰之嫌;若说古今疾病表现有别,同样不能完全服人。我们宁可存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内经》和《伤寒论》所讲的表的范围已包括头项、四肢和躯壳。在《伤寒论》中,膈上属太阳,因而表还隐含着肺。
到温病理论形成,表证的概念又发生变化。
叶天士说;“伤寒之邪流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2)
吴塘说;“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又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3)
总之,温病家径说温病起于肺,肺主气,属卫,合皮毛,故也有表证。这样一来,头项、四肢、躯壳不属于表。
于是,温病初起的头痛便不好用皮毛受邪来说通。至于微恶风寒,也不很通。既然是温邪致病,为什么还要恶风寒呢?莫非,温邪一犯人体先寒化吗?又说温邪化热最快,莫非温邪本属风寒吗?否则何必化而成热呢!
温病与伤寒之别,给后人限定表证带来了困难。我们不妨看看当代诊断学怎样说表证:
“表证是指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正邪相争于表的外感病初发阶段。病程短,起病急。临床表现有发热与恶风寒齐作、头痛、鼻塞、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凡是具有上述症状的即可称为表证。”(4)
这一限定同时照顾到伤寒、温病两家之说,虽然有待推敲,总算没有大错。同书中关于表里的发挥却容易造成混乱。如说:
“表里之区分并非绝对。如躯壳为表,脏腑为里。以躯壳而言,则皮肤为表,骨肉为里……又如经脉,太阳、阳明为表,少阳为半表半里,三阴为里。其中又分表里,如太阳为表中之表,阳明为表中之里。里亦分表里,太阴为里之表,厥阴为里之里等。”(5)
此种发挥确有古今人提过,但表里之区分与表证里证完全是两回事。表里辨证的核心问题是辨清表证。因为除非紧急情况(急则治标时),外感病必须先治表。急则治标之后,仍然要再治表,凡是表不解,热病必不愈,不唯不愈,还会变证百端。上述关于表里的相对区分无助于认识表证,倒可能引起概念的混乱。
4.表证的诊断标准
大多数人不必学医就有过多次外感表证的切身体会,按说,认识表证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然而,生活经验并不直接导致理性认识。只有在理论上弄清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总结经验体会。学过中医的人常常忽视表证,可见理论不是很容易掌握好。为深入说明表证。我们试看一下怎样规定表证的诊断标准。
拙见以为,今诊断学教材综合伤寒、温病两家之说并非就算得出了表证诊断标准。
教材所列表证的临床表现有:
①发热;②恶风寒;③头痛;④鼻塞;⑤咳嗽;⑥脉浮;⑦舌苔薄白(即舌苔正常)。我们不能说必需七者全备才能断为表证,也不能说它们的诊断价值一样大。此外,本文认为教材所列的表证临床表现不够全面。
据笔者的读书和临床体会,表证临床表现的诊断价值以次为:
①恶寒;②头痛;③身疼;④发热;⑤脉浮;⑥舌苔薄白;⑦病初起。
以上七个表现没有列出教材所说的鼻塞和咳嗽,却多了身疼和病初起。为什么不取鼻塞呢?很多人都会说鼻塞和喷嚏是感冒(最常见的外感病)的最早信号。拙见以为,在鼻塞和喷嚏时还不能说已发生外感,况且鼻塞和喷嚏也不是外感特有。咳嗽没有列入的道理略同。
“病初起”是外感表证暗含的诊断标准,这一点似乎无人提出过,故把它明确列出。
为什么加上身疼?读者大概会同意这样做。外感初起出现头痛或身疼的机会大约差不多。有的人具其一,有的二者全备。不学医的人也有这种经验。
那么,是否一定排除鼻塞和咳嗽呢?也不是。它们应视作或见症。
否笔者所列七个临床表现都是必见症呢?也不是。浅见以为,发热、脉浮和舌苔薄白也不是表证的必见症。如果再略去暗含的病初起,表证的必见症就是:①恶寒;②头痛和/或身疼。
此外都是或见症。它们出现的愈多,愈有助于诊断表证。但必见症则缺一不可。而且但有必见症,没有任何或见症,也足以诊断表证。
读者很可能批评这个标准不重视脉象和舌象。回答是:脉象和舌象可能比鼻塞、咳嗽重要,却不如发热重要,不过,本文也不把发热看作表证的必见症。表证患者见典型脉浮、舌苔薄白者也许不到百分之六十。有些正常人(没有自觉症状)脉总见沉象,舌苔不正常(即不薄白)。这些人患外感初起脉不浮,舌苔不薄白。这时可以怀疑有旧病,做进一步诊断,却不能否定表证。总之,古人说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有一分头痛和或身痛便有一分表证是正确的。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外感病有一分恶寒、头痛和/或身疼,便有一分表证。
为什么不把发热作为表证的必备条件呢?因为,西医所说的发热就指体温高于正常,而中医所谓发热主要指患者自我感觉。自然,在外感病,这时必已体温升高。其实,恶寒时体温已在上升,即恶寒暗含了西医的发热。所以不一定把发热作为必备条件。
那么,表证若失治或误治可以持续多久呢?仲景所论有十日以上者。笔者经验所及,有持续(有其他兼变证)近一月者。所以,表证虽然多见于外感初起,但初起并非诊断表证的必备诊断条件。或者说,病程较久不能排除表证。
5.表证与表邪
中医原意,表证就是邪在表所致(有兼变证亦不否定尚有表邪)。伤寒表证,就是邪在表毫无疑问。温病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似乎温病初起,邪就在肺。若问,既然在肺,何以先见卫分证?创此说的叶天士也只好说肺主气,其合皮毛,故有表证。
我们最好理解为温邪犯肺时,也犯皮毛。否则,温病不应有卫分证,叶氏不必用汗法,吴氏不必用桂枝汤。至于陈平伯论风温,直说“邪在表也”(6),则温病初起邪在表,毫无疑义。
然而有人据杨栗山之说,撰文论“虽有表证,实无表邪”(7),使表证病机难明。拙见认为,栗山之说,不过是一偏之见。试问,即便温邪由里透表,则邪至表时何无表邪?
本文并非着重说表证之邪在何处,读者认为温病无表邪亦无不可。鄙见以为,温病家对传染病受病途经的认识,接近西医。西医虽然也承认皮肤是人体免疫的第一屏障,却不认为微生物一犯体表就得病。问题是不可因而忽视表证。因为,果然无表邪,即便有表证,解表便无助于驱邪,何必解表!表证之说即为多事。本文岂非无病呻吟。
6西医对表证的描述
半个多世纪以前,西医对许多外感病疗效不好。那时医家常见外感病的自然病程。对外感病的临床表现观察很细,有关描述颇近于中医。目前,很难看到旧时的西医书。不过,仔细读一下当代西医书,仍然能发现有关表证的描述,只是没有表证概念。下面抄几段有关描述。
流感:“临床上可有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其它呼吸道病*性疾病:“鼻病*是人类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发热、畏寒、头痛、咳嗽、全身酸痛者,可予以退热镇痛药物对证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骤,有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羞明、视力模糊、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肝炎:“多数起病缓慢,可有畏寒发热,主要症状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有些病例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类似感冒。”
伤寒和副伤寒:“病程第一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上升,于五至七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明显。”
流脑:“上呼吸道感染期,约为一至二日,大多数病人无症状………败血症期,患者突然高热、畏寒、寒战,伴头痛、食欲减退及神志淡漠等*性症状。”
以上所抄均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十版。
据以上描述,得出西医所谓传染或感染性疾病初期,十之八九有中医所谓表证是无疑的。此时诸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畏寒(往往同时提发热)、头痛、身疼等,即上文所说的表证必备症状。也就是说,西医完全承认表证事实,而且很多疾病的病因此时就在人体表层,可是西医没有表证概念。
7.自西医看表证实质
如何自西医角度解释表证呢?大体上说清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它主要涉及免疫与免疫相关的体温调节以及相关的代谢病理。
医院校所用的病理教材中,有关于头痛、身疼和周身不适等症状的粗略解释。笔者以为其说法大多错误。故不引用。
西医认为,在外感病免疫过程中,抗原就是致病微生物。表证阶段,尤其如此。这时以非特异免疫反应为主(有典型特异免疫反应者,即对该病有了特异免疫力,不会病)。即各种吞噬细胞吞噬微生物后,产生的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波动,出现恶寒和发热。所以,恶寒及其暗含的发热很容易解释。
然而,免疫及相关的体温波动存在于外感病始终,为什么恶寒、头痛和/或身疼是表证的特有症状呢?上述解释未能说清。
西医也知道,除个别病种外,自外感病中期开始,患者一般即不再有恶寒与头痛、身疼并存的表现。这里不再抄西医书。看来,尽管西医的免疫及有关病生理如此复杂,它在总体把握认识热病现象时却有明显的不足。以下试提出笔者关于表证实质的西医解释。
⑴任何致病微生物,包括鼠疫杆菌、霍乱弧菌都不能必然使感染者发病。带菌而不发病者,必然因为其正气足以抗邪。西医明确肯定这一点。以乙脑为例,西医就说“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8),有典型脑炎表现者仅少数人。接触且感染微生物而不病,可看作外感的第一种表现。在中医,这时无证可辨。
⑵另有较多数人感染后症状较轻,即不表现为典型病例。所谓症状较轻,在此类病即出现中医所谓表证后便痊愈。若非有较大规模流行,这些病人往往被认为患了感冒。读者应知道,几乎所有传染病轻证都类似感冒。典型病例的前驱期也类似感冒。读者可查一下感冒症状群是否中医所说表证。
⑶无症状感染状态自然最好,但他们不被视为病人,一般也不会就医。所以,表证状态是比较好的机体抗病状态,也是最先表现的状态。医家应该力促在表证阶段结束病程。
⑷为什么表证状态最足以抗病呢?因为外感初起机体尚无消耗,人体抗病的能力最强。
⑸为什么表证必见恶寒、头痛和/或身疼呢?这是由于免疫及其必然伴随的体温变化导致血流重新分配所致。为升高体温,血流优先供应内脏(心、肺为主)和躯干肌肉,以快速产热。皮肤血流锐减。为减少散热,皮肤血流减少的同时又紧闭汗腺。患者自觉恶寒,恶寒的极端是寒战。这时肌肉供血也相对不足,肌肉快速耗氧,酸性代谢产物堆积,便有全身酸痛。血流重新分配的基本原则是:凡肾上腺能神经支配的末稍血管灌注区都增加。
至于此时大脑的供血情况,笔者曾经观察过颅脑开窗手术后的患者,一旦发热,颅骨缺损处即见膨出,显然这是由于脑内充血,颅内压增高,故头痛、头昏。至于这是脑供血状态如何,还有待实验研究。关节、筋膜等本来血供不佳的部位则应以缺血为主,故骨节烦疼。
⑹以上是典型的表实证状态。表虚者,反应不如此严重,但原理一致。
⑺典型表证,特别是表实证,同时又是机体的一种应激状态。肾上腺髓质以及所有相关内分泌器官,参与反应。机体血流重新分配,免疫反应加强,代谢的异化过程加强,都不单单是微生物*素或吞噬细胞碎破产物作用于机体的直接结果。
⑻恶寒和发热是体温升高过程不同阶段的自我感觉。恶寒时体温必然在上升。一旦不再恶寒,体温就升至顶点。一旦自觉发热,便将出汗,随之体温下降。从恶寒、寒战,到发热出汗,是正邪斗争的一个回合。胜负如何,当再辨证。
⑼寒热是外感病的第一症状,也是最重要的宏观或整体病理反应。中医称外感病为热病或寒温,就是抓住疾病最主要的表现而言。西医症状学以发热为第一症状,尽管发热也见于内生疾病,却说明发热是中西医都最重视的外感病症状。发热既是自觉症状,也容易为他人感知。在微观诊断手段发明之前,宏观地掌握发热的病理意义非常重要。对热病或外感来说,尤其重要。总之,体温升高为抗病过程必不可少。除非过高热而且过久,高体温必然促进免疫过程、增强免疫能力。这已为西医病生理证实,只不过强调不够。故治表证不可以退热为首务。
⑽麻*汤治表实,是为强化表证反应(主要通过麻*素的类肾上腺素作用)。代价是快速消耗机体能量。桂枝汤治表虚,是补充能量供消耗。可能也轻微加速消耗。故伤寒家治表证,全在调动机体抗病能力。
⑾温病家治表证,用桂枝汤时,与伤寒治表虚意略同。用辛凉法解表时,近乎西医用抗生素加退热药。
⑿凡苦寒药,包括西药抗生素,用量过大,都会减缓代谢,同时削弱免疫过程。故用清热药剂当适可而止。伤寒家治表证用之颇慎重。温病初起即大用清热方,亦为传统所忌。
⒀那末,为什么表证之后不再见恶寒与头痛和/或身疼并存呢?至今尚难用现成的西医理论解释。显然我们不能认为这是体温不再剧烈波动的缘故。中医的少阳证有寒热往来,却不见头痛、身疼,就很难说清为什么。此外,表证后还可出现寒战、战汗(战后不厥逆必大汗,中医称战汗)、高热而厥逆(即中医的热厥),均不一定伴随头痛、身疼。本文暂不解释。
参考文献
〔1〕赵洪钧.八纲辨证研究中的逻辑问题.医学与哲学,(10):25.
〔2〕南京中医学院编.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吴瑭.温病条辨.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3-14.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英汉对照中医本科系列教材,中医诊断学.第一版北京:学苑出版社,..
〔5〕南京中医学院编.温病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6〕匡萃璋.论“虽有表证实无表邪”.中医杂志,(1):11-13.(2):10-12.
〔7〕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十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赵洪钧文集收录(一)
胡世杰▏《赵洪钧医学全集》序四
朱荃▏《赵洪钧医学全集》序三
蔣文跃▏为理性与勇气喝彩《赵洪钧医学全集》序二
张洪林▏我对经络学说的认识-序《赵洪钧医学全集》
赵洪钧▏绪论《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一讲气与气化学说的当代阐释《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二讲阴阳学说的哲学内涵和科学潜能《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三讲五行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四讲脏腑学说与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触《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五讲经络的原意和现代研究者的困惑《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六讲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和小心《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七讲望闻问切、视触叩听和仪器检查《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第八讲 中西医病因学汇通《中西医结合二十讲》连载
赵洪钧简历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年生,年毕业于原第七*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
自年左右开始,研究方向侧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主要著作有:
1.《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内部,安徽科技出版社,年学苑出版社)
2.《内经时代》(内部,年学苑出版社)
3.《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内部)
4.《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河北科技出版社)
6.《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安徽科技出版社,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7.《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年安徽科技出版社)
8.《医学中西结合录》(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9.《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年12月人民*医出版社)
10.《赵洪钧医学真传》(年9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1.《赵洪钧医学真传(续)——方药指迷》(待出版)
12.《赵洪钧医论医话选》(待出版)
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40篇。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有美国宾州大学席文教授作的英文摘要。
《内经时代》和《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撰文评介。
年10月应特邀出席东京第6次国际东洋医学会,作“近代中医在中国”报告。
~年在英国行医1年半。
年之后主要在故乡行医。
年12月至年1月,应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院等地讲学。
近年在网上发表的文字,大多可以直接搜索赵洪钧查到。
个人博客:赵洪钧医学传心堂。堂上有个人邮箱。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