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在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单糖发酵试验中,具有鉴别意义的单糖是
A、葡萄糖B、麦芽糖C、蔗糖D、菊糖E、乳糖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肠道致病菌一般不分解乳糖,而非致病菌多数能分解乳糖。故选E。
2、题干: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综合征的病原菌是
A、肠产*型大肠埃希菌(ETEC)B、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F、EC)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D.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G、EC)E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
3、题干:对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叙述错误的是
A、均为革兰阴性杆菌B、均为条件致病菌C、鉴别依据生化反应D、鉴别依据抗原构造E、均含有菌体(O)抗原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
4、题干: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肠炎的病原体是
A、福氏志贺菌B、伤寒沙门菌C、结核菌D、大肠埃希菌O:H7型E、轮状病*A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O:H7血清型引起以反复出血性腹泻和严重腹痛为特征的出血性结肠炎,表现为大量血样便腹泻。
5、题干:男,30岁,农民。以高热伴食欲明显减退、呕吐2周入院。实验室检查:WBC3.2×10/L,嗜酸细胞O。为该患者做了肥达试验,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非特异性回忆反应B、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伤寒杆菌感染C、O效价不高、H效价增高提示与其他沙门菌间的交叉反应D、H效价不高、O效价增高提示是预防接种的结果E、O和H效价均增高有助于伤寒的诊断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
解析:机体感染伤寒、副伤寒杆菌后,会在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即O抗体、H抗体、Vi抗体。伤寒抗体常在病后一周左右出现,第3到4周阳性率最高,并可持续数月。病程中应每周复查一次,如病人H与O的凝集价均高于参考值或较原凝集价升高4倍以上,则患伤寒的可能性很大。若H凝集价高而O低于正常值,则可能是以往预防接种疫苗的结果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所致。Vi抗体的检测主要用于慢性带菌者的调查,效价在1:32以上有诊断价值。
6、题干:男,39岁。发热两天,伴畏寒,右上肢剧烈疼痛,有啮齿动物接触史。查体:T39.8℃,P次/分,R22次/分,BP/75mmHg。神志清楚,强迫体位,右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触痛明显,心肺腹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12.4×10/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淋巴结穿刺液涂片染色检查可见G-菌。引起该病的病原体是()
A、伤寒杆菌B、大肠埃希菌C、奈瑟球菌D、鼠疫耶尔森菌E、流感嗜血杆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
解析:鼠疫耶尔森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易酿成大流行,主要累及皮肤和淋巴结,其次为败血症、肺炎、脑膜炎。人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食物而患病。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绀、咯血、胸痛等,辅助检查:血白细胞一般为(10~20)×10/L。痰、血或淋巴结吸出物培养可阳性。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可检测标本中的致病菌抗原,快速,可作为病因诊断。
7、题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喉棒状杆菌从呼吸道侵入B、主要致病质是白喉外*素C、主要致病物质是白喉内*素D、在咽部生长形成白色伪膜E、病后有牢固免疫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
解析:主要致病质是白喉外*素(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原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素)。
8、题干: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TH1:,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
A、伤寒潜伏期B、伤寒感染期C、伤寒恢复期D、曾注射伤寒三联疫菌E、来自疫区健康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因沙门菌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有关抗体,一般伤寒沙门菌O凝集效应小于10,H凝集效应小于1:,引起副伤寒的沙门菌H凝集效价小于10,当检测结果大于或等于上述数值时才有诊断价值。
患者女,44岁。发热10天,稽留热,最高体温39.8℃,伴纳差、腹胀。2天前胸部及四肢出现数个淡红色斑丘疹。查体:T39.4℃,P9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可触及,轻压痛,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示:WBC3.5×10/L,N60%,Hbg/L,PLT×10/L,尿常规:蛋白(++),粪便潜血(+)。
9、题干: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败血症B、伤寒C、急性白血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E、疟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稽留热是伤寒引起的,伤寒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肝脾大、白细胞降低,可伴有蛋白尿,部分患者皮肤出现玫瑰疹,肠出血和肠穿孔为其主要并发症。伤寒最符合题目中描述的症状。故选B。
患者女,44岁。发热10天,稽留热,最高体温39.8℃,伴纳差、腹胀。2天前胸部及四肢出现数个淡红色斑丘疹。查体:T39.4℃,P90次/分。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未闻及杂音,肝脾肋下可触及,轻压痛,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示:WBC3.5×10/L,N60%,Hbg/L,PLT×10/L,尿常规:蛋白(++),粪便潜血(+)。
10、题干:下列检查对明确诊断意义最大的是
A、血培养B、骨髓检查C、血涂片找疟原虫D、肥达反应E、抗Sm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
解析:伤寒杆菌培养阳性可确诊,血培养在病程1~2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上,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高,但适用于已采用抗菌治疗或血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血涂片找疟原虫为疟疾的确诊依据。抗Sm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性抗体。故选A。
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已出!
对答案估分
最新最全版真题答案都在这里!!
立即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