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心脏内膜和心脏瓣膜的急性、亚急性炎症病变,多伴有赘生物形成,赘生物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心脏瓣膜最常受累,心脏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也可累及。临床特点是发热、心脏杂音、栓塞现象和血培养阳性等
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除了赘生物局部,感染还可扩散到瓣旁组织,形成脓肿。其损害可引起瓣叶变形、穿孔或腱索断裂,心脏传导组织破坏,甚至心脏腔室之间的穿孔、瘘管,从而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化脓性心包炎。
2.赘生物碎片栓塞动脉栓塞导致组织器官梗死,偶可形成脓肿;动脉血管壁的滋养血管栓塞或栓子中的细菌直接破坏动脉壁,均可引起动脉壁坏死,形成细菌性动脉瘤。
3.血源性播散持续的菌血症可使感染播散到心外其他部位,形成迁移性脓肿。
4.免疫系统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制均被激活,可引起脾肿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急性者呈暴发性败血症过程,有高热寒战,常伴突发心力衰竭。亚急性者起病隐匿,发热较低,很少超过39℃,午后和晚上稍高,不伴寒战。老年人、严重衰弱、心力衰竭、肾衰竭患者可无发热或仅轻微发热。此外可伴有头痛、背痛、肌肉关节痛以及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导致多个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现心脏的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瓣膜关闭不全引起,并且主动脉瓣受损患者最容易发生。其次是二尖瓣和三尖瓣,如果瓣膜发生穿孔或者腱索断裂,导致瓣膜急性关闭不全时可以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另外,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可以引起心肌脓肿,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化脓性心包炎、心肌炎等。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容易引起细菌性动脉瘤、迁移性脓肿,还会侵犯神经系统,引起脑栓塞、脑出血、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脑病等。
剩余39%未读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