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家里的烧水壶内壁隔一阵子就会挂上一层白垢,即使洗了,没几天又有了。
芽妈以前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毕竟烧水壶只用来烧水,怎么会无缘无故脏呢?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水垢是自来水里所含的钙镁盐等矿物质经加热后析出形成的,这样的水也叫硬水。
有妈妈就会问了,硬水喝了有害吗?喝水也分好坏吗?
没错,哪怕是最简单的白开水,也是有区别的。在喝水这件事上,咱们同样不能马虎。
一、微生物对水的影响
1.军团菌
军团菌喜欢在空调系统和浴室喷头生活,并且在自来水里可以存活1年以上,尤其喜爱30~40℃的热水系统。
对身体的危害: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同时伴有全身多系统损害的军团菌肺炎。
预防措施:军团菌在水温达到55℃以上后就不容易繁殖了。
2.铜绿假单胞菌
这种细菌喜欢附着在饮水机里,比如饮水机内的管道、滤膜、贮水槽以及增压泵。
对身体的危害: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会引起急性肠道炎、脑膜炎、败血症和皮肤炎症等疾病,虽然致病力低,但天然多重耐药。
一旦感染就会比较棘手,需要使用强效抗生素才能控制。
预防措施:只要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量,就能有效避免引发病症。
平时应该经常清理饮水机,除了饮水机表面,还要彻底清理饮水机内部的配件、贮水池等。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不饮用瓶装水或桶装水。
二、喝什么水才合适?
1.天然矿泉水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相信大家都被某矿泉水品牌的广告洗过脑,这也让天然矿泉水留下了一个高大上的印象。
天然矿泉水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者经过钻井采集,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的水。
并且,国家还规定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只要当矿泉水中的锂、锶、锌、硒、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的八项达到指标,才能在保证水源卫生细菌学指标安全的条件下开采和瓶装。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天然矿泉水比较贵,又是从大自然开采的,肯定有什么神奇的功效。
其实,天然矿泉水之所以贵,只是因为水源成本和人工成本高,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天然矿泉水有什么特别的疗效。
所以,咱们花更多钱买的天然矿泉水,其实只是付了“搬运费”而已。
2.包装饮用水
根据国家颁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包装饮用水指的是矿物质水和天然水。
●矿物质水的主要成分是纯净水,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了少量矿化元素。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并没有对矿物质水有质量规定,所以市面上的矿物质水都是生产商自己制定的一套添加标准。
这样一来,这些添加物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大家客观看待了。
●天然水则是从无污染的山泉、溪水中取水,由于水源地不同,矿物质的含量也有区别。
3.纯净水
从它的名字就看得出来,纯净水里面是不添加任何成分的,就是普普通通的纯水。
纯净水一般是通过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头法等加工方式来实现的,一开始作为航天员的饮用水。
目前,纯净水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率很高,大约达到80%以上,中东地区的居民喝的基本都是纯净水。
总结一下,不同的水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矿物质的含量多少。
三、关于水的谣言是真的吗?
Q:水中含或者不含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吗?
A: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因为我们平时所需的矿物质最主要的来源是一日三餐,正常的三餐基本就能满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求,所以即使水中不含矿物质,喝了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Q:长期喝硬水会导致结石吗?
A:有的人会觉得硬水能烧出水垢,那喝进肚子里岂不也会形成结石?
其实,结石的形成并没有这么简单,它有很多因素,比如自身的代谢异常、气候、饮食结构、遗传等。
而水的硬度和结石的形成并没有必然联系,水硬度高的地区不见得结石的发病率就高,同样水硬度低的地区也不见得结石发病率低。
Q:喝弱碱水更健康吗?
A:有些人喜欢喝弱碱性的水,认为这种水比较健康。
其实水从喝进去后,要经历胃部、肠道等消化系统里,这个过程里水的酸碱性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Q:千滚水、隔夜水、蒸锅水可以喝吗?
A:芽妈从小就被告知隔夜的开水、热了好几遍的开水不能喝,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说千滚水、隔夜水、蒸锅水不能喝,主要是怕水里的亚硝酸盐含量太高,喝了会中毒,甚至致癌。
虽然久放、久沸、反复蒸馏的水的确会让其中的硝酸盐转变为亚硝酸盐,但水里本身的硝酸盐含量是很低的,能转化为亚硝酸盐的机会就更少了。
并且亚硝酸盐中毒需要毫克以上,白开水的含量根本达不到。甚至连矿泉水都比白开水的硝酸盐含量高。
所以中毒与否,不仅要看是什么毒,更要看剂量。
四、各类人群建议喝水量
成人
成人每天至少饮水~毫升,如果加上从饮食中摄入的水分(包括食物中的水、如汤、粥、奶等)摄入量应该要达到~毫升。
儿童
0~6个月的宝宝:可以只喝母乳或者配方奶,不需要单独喂水。
7~12个月:除了母乳或配方奶、辅食中的水分外,顺其自然,对饮水量没有绝对的要求。
1岁以后的宝宝:除了奶和辅食,还要额外增加~毫升的水。
除了按照这个标准,妈妈们还可以通过宝宝的尿量、颜色来判断宝宝是否缺水。
如果尿量正常,颜色也呈淡黄色,说明宝宝的饮水量足够了。
关于喝水,妈妈们都了解了吗?